近年来,在国际仲裁和跨境诉讼中,中方证人被仲裁庭或法官评价为“不可信”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这就是最近一个中方企业输了十几亿美元的境外案件中,法官对于双方事实证人的评价:
对于外方证人的评价:
acted commercially reasonably, honorably, and in the bests interests of ......
对于中方证人的评价:
X‘s testimony was not credible and wa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ontemporaneous documents adduced at trial
为什么在不少案件中,中方证人的证言会被认为不可靠?这种评价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文化、制度和法律差异?更重要的是,中方企业和证人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提升自身在国际争议中的可信度?
中国文化中强调含蓄、谦逊以及对权威的尊重,而这些特质在国际仲裁和诉讼中可能被误解为不直率、不坦诚:
间接沟通:与西方文化中直接、清晰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证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模糊语言,以避免激化矛盾或冒犯他人。这在仲裁庭上常被视为回避或隐瞒事实。
对权威的敬畏: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员工出于对上级或企业的忠诚,可能倾向于迎合公司的立场,甚至回避对企业不利的陈述。这种行为在西方法律体系中可能被解读为偏袒、不公正或缺乏独立性。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中方证人更倾向于从集体利益的角度作出陈述,而西方法庭更重视个人对事实的独立叙述。
对证人的角色认知差异:在中国法制体系中,证人证言的地位相对较低,书面证据和合同文本的权重更高。中方证人对“在庭上作证”这一角色的理解和国际仲裁中的标准存在差距,导致其表现可能不符合仲裁庭的预期。
缺乏交叉质询的经验:在普通法系国家,证人需要经历激烈的交叉质询,这对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以及心理抗压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然而,中国的诉讼程序较少涉及交叉质询,中方证人在这一环节容易显得不自信甚至不可靠。
翻译失真:证人通过翻译作证可能导致语意失真或误解。例如,中文中常见的语气词和礼貌表达可能被误译为模糊不清或避重就轻的态度。
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即使是英语流利的中方证人,在面对复杂的法律语言时,也可能因为表达不当而被认为不可信。
怎么整呢?可能需要从以下这些方面去提升,以增强中国企业证人的可信度啥的:
深度模拟交叉质询:律师应通过预先演练交叉质询场景,让证人熟悉国际仲裁或诉讼的规则和节奏,增强其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强化证词逻辑:帮助证人梳理证词内容,确保其叙述的逻辑性和一致性,减少在质询中被“揪住漏洞”的可能性。
心理建设与文化差异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帮助证人认识文化差异对仲裁结果的影响,并学会在庭审中用符合西方标准的方式表达自己。
选择专业法律翻译:聘用熟悉法律术语且了解仲裁文化的专业翻译,以确保语言的精准传达。
双语证人更具优势:鼓励具备流利英语表达能力的证人参与庭审,减少因翻译产生的误解风险。
结合书面和口头证据:针对国际仲裁中对口头证据的高要求,中方企业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书面材料来支撑证人证词,增强证词的可信度。
第三方独立证据:引入独立第三方的报告或证明文件,可以有效提升中方证人证言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为法律团队和证人提供跨文化培训:帮助中方律师和证人深入了解西方法律体系的期待,减少误解和不当行为。
聘请熟悉中西法律文化的专家顾问:在仲裁前为团队提供文化和策略指导,确保整个案件的处理符合国际仲裁的最佳实践。
鼓励企业法律团队国际化:通过招募国际化法律人才或与国际律所合作,提升企业应对跨境争议的整体能力。
积累国际仲裁纠纷诉讼经验: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仲裁,逐步建立经验库,为未来争议打下基础。
在国际争议解决的案子里面,中方证人的可信度直接影响案件的结果及企业最终利益。通过系统性培训、提升翻译质量、加强证据链条建设等方式,中方企业可以逐步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同时,国际仲裁员也应当加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避免因偏见或误解对中方证人的评价失之偏颇。当然,要是仲裁庭里面有更多的对中国文化熟知的仲裁员,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得到一些避免。
只有通过企业、律师和仲裁机构的共同努力,中方证人在国际仲裁中的形象才能实现从“不可信”到“可信”的转变,进而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