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家庭是这样一步步走向失控的——

学术   健康   2024-10-14 18:31   重庆  

特别提醒:
10月14日晚8点,第六期涛哥和他的教授朋友们直播分享ADHD儿童如何做正念训练,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即可预约或者加入直播。


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涛哥,一个研究ADHD的ADHD涛哥用什么方法“治疗”ADHD的?毕业两年再分享——

父母一:“养育有多动症的孩子压力是真的大啊,一般父母是真的很难理解!

有时候我已经很努力让自己不要向ta发火了,但是最后往往还是控制不住。我原本并不是一个容易生气的人,现在一看到ta我就会自动化地无能狂怒了......”

父母二:“这个可能和你本身容易急躁有关吧。如果你能够降低期待也许就不那么容易生气了吧。”

以上,是我们社群里的两位家长关于养育多动症ADHD儿童对家长自身影响的看法。

到底养育多动症ADHD儿童会不会让人变得暴躁,容易发疯,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影响家长们的?

这背后的危害,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可能会让你的家庭一步步走向失控。

1.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影响其实是双向的



在一个家庭中,儿童并不是完全的“被影响”的一方。

他们在接受着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同时也在塑造着父母的教养行为。

就儿童的多动症症状而言,父母更多的控制性,更多过于严厉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症状的加重,而更为敏感的教养方式,则能预测之后更低的症状水平。

但与此同时,儿童的多动症其实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例如,一项追踪研究表明,儿童的多动症会广泛地降低父母对积极教养方式的使用,而且进一步在儿童的多动症和父母的愤怒之间发现了双向的关系,也就是儿童出现更多的多动症ADHD症状,就会导致父母更多的愤怒;

同时父母更多的愤怒,也会导致儿童更多的多动症ADHD症状。

所以,其实消极的教养方式和儿童的多动症ADHD症状更像是一种互相加重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根据我们的经验,很多的多动症ADHD孩子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都是“相爱相杀”的。

2.孩子和父母的抑郁并不全是“对方的锅”



大家都知道,多动症ADHD儿童和他们的父母都相比于普通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当然其中重要原因大家都会想到:

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多动症ADHD儿童更多的行为问题,他们更可能受到父母的严厉惩罚,同时儿童因为注意力问题所承受的学业压力,都会让儿童更多地出现抑郁等情绪问题。

对于父母而言,抚养多动症ADHD儿童的压力远比抚养普通儿童更大,也更容易在抚养的过程中体会到失望等负面情绪。

但是另一方面,儿童和父母的情绪问题,并不完全是由对方行为所带来的压力导致的。

就像曾经有好几位群友所提到的,多动症ADHD和抑郁是有基因上的重叠的,与多动症ADHD相关的风险基因也加大了个体患上抑郁的概率。

所以多动症ADHD群体本身其实就有更高几率出现抑郁症状的。

同样的,我们知道,儿童所携带的与多动症ADHD有关的基因是来自于他们父母的,所以他们的父母也带有更多与多动症ADHD相关的风险基因,这会让父母也有更大概率出现抑郁症状。

由于最终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且儿童的基因是来自父母双方的。

所以会出现,“有抑郁但无多动症”父母的子女是多动症ADHDer的现象,但这个现象依然有部分是归因于遗传的。

此外,父母和儿童通常也在同一个社区和家庭生活,像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样的不良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导致父母抑郁,同时加重儿童多动症ADHD和抑郁症状的原因。

所以他们同时出现的精神症状并不全由彼此的特征或行为所带来,也可能是共同所经历的不良环境的锅。
 
回答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

1. 多动症ADHD儿童的父母有更高比例抑郁,是因为养育压力大吗?

养育压力确实是导致这个现象的其中一个因素。但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例如遗传,共同的不良环境,也可能导致了这个结果。

2. 多动症ADHD群体所经历的不良教养方式和他们本来的特征无关,只和他们“靠运气”遇到了怎样的父母有关吗?

多动症ADHD群体会得到怎样的教养方式,确实和他们遇到了怎样的父母有关。但是,他们本来的特征确实也会塑造和选择父母的教养方式。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父母更多对子女有愤怒情绪、更多发生争吵等行为本身,也是和多动症ADHD症状有基因重叠的。

所以,无能愤怒的父母和有多动症ADHD症状的儿童同时出现,有部分原因就是遗传。

涛哥说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可能会有多动症ADHD孩子的父母感叹道:“这也太难了,要不我干脆躺平算了。”

其实,我们写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大家,与多动症ADHD儿童相处有多难。而是想要让大家全面系统客观地了解这个问题。

只有全面客观了解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并做出改变,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我们完全有可能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主动斩断恶性循环的锁链。

各位家长们如果想走出家庭的恶性循环,十分推荐大家进行正念训练。

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觉察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帮助我们改善和孩子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经过长期的训练,慢慢的就能够从过去负面的惯性模式里面走出来,建立新的、积极的互动模式。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也不必要觉得沮丧,因为无论何时开始改变,这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决定我们将来的,不仅仅是过去我们经历什么,而更在于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过去,以及我们接下来的行动!

冲呀!!!

(国庆期间,去巫峡拍的
全文完!

注:第十期儿童青少年ADHD正念训练营招生正式启动,第十期儿童青少年ADHD正念营3.0版开始招生啦!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Brikell, I., Larsson, H., Lu, Y., Pettersson, E., Chen, Q., Kuja-Halkola, R., ... & Martin, J. (2020). The contribution of common genetic risk variants for ADHD to a general factor of childhood psychopathology. Molecular Psychiatry, 25(8), 1809-1821.

2.Demmer, D. H., Puccio, F., Stokes, M. A., McGillivray, J. A., & Hooley, M. (2018). The influence of child gender on the prospec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and child ADHD.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6(1), 113-125.

3.Lifford, K. J., Harold, G. T., & Thapar, A. (2009). Parent–child hostility and child ADHD symptoms: A genetically sensitive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0(12), 1468-1476.

4.Kendler, K. S., & Karkowski-Shuman, L. (1997).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genetic liability to major depression: genetic control of exposure to the environment?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7(3), 539-547.


另外,涛哥为大家整理了10000字的4月、5月日记群ADHD干货文档,公众号很多不能说的,都会在日记里分享,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领取。

ADHD互助联盟
19年确诊ADHD的心理学硕士(专业Top5),从事多动症ADHD基础与干预研究 。咨询+V: adhd212。提倡ADHD精神:真诚、理想主义、创新、坚韧。我们一直在进行专业有温度的儿童、成人多动症科普;提供循证的多动症心理干预课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