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手册:呼吸机的基本设置

学术   2024-12-17 00:01   浙江  

一名30岁的男性患者因发热、呼吸困难3天以及自晨起意识改变来到急诊科。他处于呼吸窘迫状态,呼吸频率为34次/分钟。他昏昏沉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且发热(102°F)。脉搏110次/分钟,血压116/78 mmHg,颈静脉压正常。他被立即插管并进行辅助通气。

机械通气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当他们无法维持足够的氧合和/或清除二氧化碳时。任何通气模式都不能治愈疾病过程。然而,它支持通气,直到解决可逆的主要问题。机械通气不应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开始,因为气管插管和通气与显著的并发症相关。

步骤1:初步复苏(参考第二卷相关章节)

任何来到急诊科的患者都应快速检查,以评估氧合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复苏应立即开始,无需延迟。

所有呼吸窘迫的患者都需要立即关注气道。

他们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设备补充氧气(设置流量>4升/分钟,或在指征处使用高流量氧气装置(流量40–60升/分钟)(HFNC))。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开始低流量(1–2升/分钟)氧气,以将血氧饱和度(SpO₂)提高至88–92%。

如果患者需要通气,则必须决定是使用有创还是无创机械通气、选择哪种通气模式以及初始通气机设置。

如果患者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应进行插管和通气。

通过输液维持循环。如有心脏功能障碍的临床证据,应谨慎给予液体。

步骤2:选择机械通气的设置

机械通气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呼吸。若呼吸由呼吸机启动、控制并结束,则称为强制呼吸。若呼吸由患者启动,但由呼吸机控制并结束,则称为辅助呼吸。若呼吸由患者启动、控制并结束,则称为自主呼吸。

呼吸机提供的机械呼吸包括四个阶段——触发、限制、切换和呼气阶段。呼吸类型由三个变量决定——触发、限制和切换。呼气是被动的,在所有类型的呼吸中都是相同的。

触发

呼吸机需要知道何时开始一个呼吸。这被称为触发。呼吸机的一个呼吸可能由患者触发(当自主呼吸时)或由呼吸机触发(在设定时间后)。由患者触发的呼吸总会在基线以下有小的压力时间曲线偏移,表示患者的吸气努力(气道负压),这有时难以察觉。机器启动的呼吸则不会有这种初始的负偏移。

呼吸机使用来自呼吸机回路内不同部位的信号。触发信号可以在近端气管内管、吸气支管或呼气支管中感应。触发信号可以是压力、流量、时间和神经信号。

  • 压力触发:这需要患者产生小的负吸气压力(通常为-1至-3 cm H₂O)。呼吸机感应到这种负压力后,开始吸气并提供下一个呼吸。

  • 流量触发:在这种情况下,呼吸机回路中总会有至少10升/分钟的流量(偏置流量)。当患者/呼吸机系统中的流量传感器感应到流量的变化,即流量进入气道开口时,就会发生流量触发。通常流量触发设定在2升/分钟。这是自主呼吸患者首选的触发模式。

  • 时间触发:当患者未能启动呼吸时,呼吸机在设定时间后提供呼吸(取决于设定的呼吸频率),这称为时间触发。这是没有自主呼吸努力的患者(例如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的患者)的默认设置。

  • 神经触发:目前开发用于最小化大脑生成呼吸信号(通过膈肌肌肉信号感应)与呼吸机实际提供流量之间的延迟间隔。

限制或吸气阶段

这是由呼吸机提供的呼吸的一个阶段,从呼吸开始到呼吸机停止吸气流量结束。在吸气阶段,吸气阀门打开,呼气阀门关闭。吸气阶段期间,气流由称为限制变量的变量决定,这些变量可以是压力或流量。限制变量不会终止吸气;它允许吸气继续,直到达到切换标准。

切换:从吸气到呼气

这被称为“切换”。切换定义了呼吸机如何识别吸气阶段结束,呼气开始,并打开呼气阀门。呼吸机可以在达到特定潮气量(设定的吸气潮气量,体积切换)、吸气时间(时间切换)、流速(流量切换)时切换(转为呼气)。压力控制通气是时间切换,容量控制通气(无暂停)是体积切换,压力支持模式是流量切换。

在呼气阶段,吸气阀门关闭,呼气阀门打开。

一旦确定患者需要机械通气,下一步是选择适当的机械通气模式。模式指定了机械呼吸的提供方式。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的特征总结在表5.2中。辅助控制机械通气(ACMV)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表5.2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的特征

模式特征
辅助控制通气(ACMV)最常用的模式,可以是容量控制或压力控制。
容量控制通气(VCV)提供预设的潮气量,忽略吸气压力的变化。
压力控制通气(PCV)应用固定的吸气压力,潮气量由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决定。
压力支持通气(PSV)患者主导呼吸,呼吸机提供预设的压力支持。

表5.3 容量控制与压力控制模式的区别

项目容量控制通气(VCV)压力控制通气(PCV)
潮气量预设固定由设定压力、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决定
流速固定,无法随患者需求变化流量无限制,匹配患者需求更好
患者-呼吸机不同步可能因固定流速导致不同步更好地匹配患者需求,减少不同步
漏气处理漏气会导致通气量丧失某些漏气补偿可能,通过增加流量以达到设定压力
风险如果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下降,可能导致严重的通气不足固定流速可能无法满足所有患者需求

根据使用患者努力触发呼吸机的不同,通气支持可以是完全控制的强制通气(CMV)或辅助控制的强制通气(ACMV)。

在CMV中,患者的通气完全由呼吸机控制,患者无法触发呼吸机,而在ACMV中,呼吸机既提供控制的呼吸,也辅助患者触发的呼吸。

ACMV是最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可以用于提供容量预设或压力预设的通气。

  • 容量预设ACMV:无论吸气压力如何,都会提供预设的潮气量(VT)。

  • 压力预设ACMV:对呼吸系统施加固定的吸气压力(Pinsp)。潮气量由肺和胸壁的顺应性、气道阻力以及设定时间决定。

压力控制通气的缺点是,如果在预设压力和时间下气道阻力增加或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可能会发生严重的通气不足。

容量控制通气的缺点是流速固定,无法随患者需求随时变化,可能导致患者与呼吸机不同步。另一方面,在压力控制通气中,流量不受限制,导致更好的流量匹配。

在VCV中,存在漏气会导致通气量丧失的问题。而在PCV中,可以通过增加流量来补偿部分漏气,以达到设定压力。

尽管容量预设和压力预设的ACMV都能实现相同水平的通气,容量预设ACMV更为常用。

步骤3:设置呼吸机参数

各种正常肺功能患者的初始通气设置见表5.4

表5.4 初始通气设置

参数设置值
吸入氧气浓度(FiO₂)1.0(初始设置,可根据需要逐渐降低以维持目标氧合)
正压呼气末压(PEEP)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呼气末压(PEEP)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平均气道压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每分钟通气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这些设置可以根据患者临床状况的进展进行后续调整。

启动通气后,低血压是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增加的胸内压(包括自动PEEP)、呼吸窘迫缓解、镇静剂的作用以及先存的低血容量或其他心脏功能不全。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并应通过输液预防或初步治疗。FiO₂可以初始设置为1.0,因为可能不知道患者的氧气需求,随后可逐渐降低至最低以维持目标氧合。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氧合由FiO₂、PEEP和平均气道压决定,PaCO₂由分钟通气量决定。

步骤4:设置报警

需要设置以下报警:

  • 峰压报警:高/低,设置值为峰吸气压的上下10–15 cm H₂O

  • 每分钟通气量报警:高/低,设置值为设定通气量的上下50%

  • 低呼出潮气量报警:设定值为实际提供潮气量的50%

  • 高呼吸频率报警

  • 无呼吸报警参数

步骤5:将呼吸机连接到患者

将患者连接到呼吸机。

步骤6: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和调整

应密切监测患者。平台压应至少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在容量控制模式下每次潮气量和PEEP变化后测量。

在压力控制和压力支持通气模式下,应定期检查实际提供的潮气量。

应根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阻塞性气道疾病的机械通气》第一卷第5章和第6章中的描述调整通气设置。

部分患者难以与呼吸机同步,并持续表现出高呼吸工作量。自动PEEP(动态过度充气)可能是阻塞性气道疾病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添加外源性PEEP以近似平衡自动PEEP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外源性PEEP应设置为自动PEEP的约80%。

如果存在触发无效,除评估自动PEEP外,还应检查触发设置是否不敏感(增加触发设置)、高分钟通气量导致呼气时间缩短(通过减少潮气量、呼吸频率或增加流速纠正)或压力支持中过度辅助(减少压力支持)。

双重触发是另一种常见的不协调现象,由于患者在下一个呼吸启动前过早吸气,导致呼吸叠加。可以通过降低触发灵敏度或增加吸气时间来最小化。另一种方法是增加分钟通气量,尽管这会加重自动PEEP和碳酸氢盐流失。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仔细寻找可能导致患者呼吸频率高于理想值的原因(例如,酸中毒、胸腔积液、呼吸机设置不当(如低流速或低设定潮气量)和疼痛)。

如果患者在这些调整后仍继续进行显著的吸气努力,则建议进行谨慎的镇静处理。

如果频繁出现高压报警,应检查支气管痉挛、气胸、肺不张、分泌物阻塞气管内管、右主支气管插管等情况。

一旦患者情况改善,呼吸肌得到充分休息,患者应开始承担部分呼吸工作,并评估是否可以断开机械通气。符合断奶标准的患者将被拔管。

步骤7:监测和管理并发症

通气过程并非没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应被诊断和管理(见表5.5)。

表5.5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步骤8:从呼吸机断奶(参考第一卷第9章)

从基础疾病中显著恢复的患者应每日评估断奶的准备情况(见表5.6),符合标准的患者应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

患者在满足断奶评估标准后可以进行SBT,并在5分钟内监测是否有SBT失败的迹象(见表5.7)。成功耐受SBT试验的患者应延长SBT试验至30–120分钟,如果成功,可以拔管。如果SBT试验失败,患者应重新连接到呼吸机。

表5.6 评估患者断奶准备的标准

表5.7 定义SBT失败的标准——在SBT期间监测的各种参数


步骤9:拔管后监测

拔管后,应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的症状,因为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断奶失败,可能需要重新插管。

选择性使用非侵入性通气(NI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以及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对其他高再插管风险的患者已被发现有助于改善预后。


总结

机械通气的每一个步骤—from 初始设置到拔管后的监测—都需要仔细的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最佳治疗效果。通过遵循系统化的步骤和持续的监测,可以有效地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EMCrit
急危重症权威指南,综述。最新研究进展。招募临床研究分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