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拉磨的心态,还是用快乐的心态?程序员工作的究极驱动力是心流

文摘   2024-10-17 09:12   浙江  



这两天看完了一本新书叫做《驱动力》。这本书的比较薄,只有300多页,差不多花了两三个小时就能够看完了,推荐给大家。


顾名思义,这本书的名字叫驱动力,讲解的就是驱动力的来源。


作者把驱动力分成了三级。


第一级驱动力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也就是我们获取维持生命特征最基础能量的动力,简单来说就是生存的需要。


比如为了在人类很长的一段历史里,为了生存下来,必须要去早出晚归劳作,春种秋收。这个也很好理解,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求生欲望,也是最低级,最原始的动力。


在农业文明的时候,这种驱动力是最为显著的。当然在这个层面上,人和动物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不去干活可能就会被饿死。


在这个阶段很长的一段历史里,人人都为一口饭奔波,谈不上特别幸福快乐,更谈不上高阶文明和快乐。


第二级驱动力起源于来自于工业文明。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备奖惩机制。人人会知道明确的规则,如果干的好,那么奖励会多,如果做的差,那么会有惩罚的风险。


作者用一个很流行的“胡萝卜加大棒”来表示,即干得好,发胡萝卜,干得不好,就大棒来抽。以表示奖惩分明。


很有意思的是,我在钉钉的时候,当时隔壁组的总监敖润老师,我非常尊重和佩服的一位P9,也提过类似的激励服务商的概念。


每个人都仿佛按上了发条,不知疲倦的追求物质财富。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奖惩条件,追求更多的食物,更多的薪资和奖金,我们动力十足。同样的,如果我们旷工或者业绩很差,那么就会被克扣奖金等等。


所以这个是我们第二级的动力,第二级的动力我们明显已经看到相对最原始的需求来说,我们有了作为人类的一种贪婪和渴望。


第一级的驱动力是很不好管理的,因为来自于我们最基础的需求,往往单兵作战,去树上采果子,独自都能完成。但是第二级需求来自于大规模的人类协作,为了能够规范和统一人类的行为,提升效率,产生出了管理。


在第二级驱动里面管理的本质是规范大家的行为,促进更好的协作,提升效率。通过奖惩的方式最大化鼓励高产出,淘汰低效率。


目前在整个全球经济体里面,第二级驱动力是最主要的。


如果努力工作达到公司的业务目标,那么你的奖金就会很丰厚,反之你的奖金就会非常少。


我们当前的几乎所有产业都这样的模式,比如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会按“计件”来算工资,所以理论上只要动作越敏捷,那么产出就越多,奖金自然也就更丰厚。


在服务业里面也是一样,如果你送外卖的单子越多,那么得到的回报也就越丰厚。


所以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下,我们认为通过奖励能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提升整体的协作效率。


那么作者想要说的是第三级驱动力,也是他认为在未来的终极驱动力,是心流。


第二级的驱动力有什么问题呢?在机械时代里面用奖惩的方式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是奖惩的驱动力模式不太适合创造力为主的业务。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是机械式的任务,那么只要奖金越高产出一定是线性增长的。但是到了大规模需要创造性的产业里面,需要人类的想象力,需要人类的投入度,面对不确定确定性的业务,这一套奖惩机制反而就失效了。


书里面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来证明,在大部分需要创造力的行业里面,如果强调奖惩,反而产出是更低的。


其根本原因就是奖惩机制会扼杀创造力,会使人类的思维的宽度变窄。


同时这种奖惩机制好很像毒品一样,容易形成强依赖,最终导致敏感度疲劳而失去激励效果。


所以作者推荐在需要创造力的行业里面,需要营造快乐和心流的工作环境,而并非使用奖惩机制。言下之意是让在这一类环境里面工作的从业人员喜欢上工作本身,而非强依赖外部的刺激才努力工作。


当然,这个仅限于对部分有效,对于另外一小部分人来说,就应该用奖惩的方式。


这个让我想到了网飞公司也正式有这样的工作方式。他们的薪资在整个行业平均是最高的,但是奖金却不会那么丰厚。然后每个员工都是被充分授权的,能够灵活的处理公司的各种类型的业务。


国内的米哈游也是类似的激励模式。


总而言之就是让员工喜欢这份工作,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快乐的源泉。通过充分授权的思维和结果导向来衡量员工的产出。


第三级的驱动力我觉得是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并不代表未来所有的产业都会升级到第三种,这是不现实的,我们社会在几百年内,还是需要第1级和第2级的驱动力。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第3级驱动力也会变得越来越热门,因为在我们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完善之后,我们大部分人类是希望自由和享受工作带来价值感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一直做牛马。


所以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创造力,那么很多人也不会完全再考虑钱的问题,而更多的会考虑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成长感以及工作本身是不是让自己更加的快乐。


那么对我来说也是一样,我觉得在我现在的工作里面,我更加追求一种工作的心流和快乐。很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想做的事情,我希望是能够得到充分授权的,那么对我来说,我也更想做对客户,对公司有价值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的投入度反而是最高的,而不仅仅是止于上班的8个小时,甚至我可以加班加点去做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著名艺术家陈丹青也说过,他喜欢工作,但是不喜欢上班,说的是一个道理。


当然这块在国内目前还比较艰难,整体的管理思维和心智还是不成熟的,更多的是把人当成了一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就可以随意调度,随意安排,和牛马没什么区别。


反正套上绳索,就可以拉磨,胡萝卜加大棒来驱动。


而未来的社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人为人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每个公司也是一样,在价值产出和员工成长和快乐之间选择一个较为适当的平衡。



ali老蒋说
前钉钉技术Leader,6项国家授权专利,20+阿里巴巴内部创新,钉钉亿级用户系统技术负责人,专注于分享创新发明专利、程序员成长、SaaS及ToB业务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