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专家网开设“对话医院CIO”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医院CIO进行一对一访谈,揭示他们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角色和贡献,分享他们的职业经历、工作状态、成长感悟,以及对医院信息化的未来洞见,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和启发。
本期栏目,我们十分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周国鹏,并在他的带领下参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新建院区——大兴院区,随后进行了深入交流。
HIT专家网:请问您近两年完成的印象深刻的医院信息化工作任务有哪些?
周国鹏主任:我的工作经历可能特殊一些。我是临床专业背景,2001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2011年至2017年,我担任过6年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2017年医院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全科医学科,我被调任科室副主任,分管医疗、教学和体检业务。2022年11月,当健康管理中心和全科医学科业务比较稳定之后,我又回到医院信息中心。
近两年印象比较深刻的工作,是医院大兴院区的建设和顺利开诊。2022年12月底,大兴院区还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地上只有水泥柱子,很多区域连墙都没有。满打满算,距离2023年12月18日顺利开业的任务节点只剩下一年的时间。
2023年3月到10月,我们突击新院区网络调通、系统优化、人员培训以及各种改造工作。在筹备建设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原来的信息化规划存在问题,需进行调整:系统配置比较旧,采取多个系统“大拼盘”模式,难以支持新院区资源化、一体化的业务思路,需要创新和改变。
在系统建设方面,新院区使用了一体化信息系统。由于很多医生对一体化信息系统并不熟悉,我们只能边建设边培训。新院区系统每上线一个科室,都是提前两周左右进行培训,开放科室的使用权限,逐步完成新系统上线。
在PICU(儿科重症学病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SICU(外科监护室)、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C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等接入重症监护系统并启用前,则提前一个月左右进行调整,提前一两周开始试用。
当时,几乎每天都在启用新病房,这种频率持续了一个多月。在病房启用了80%左右之后,新院区的临床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
大兴院区注重管理创新,在床位、诊室、手术室等医疗资源的精细化运营管理中引入了“共享服务”的理念。
比如,通过全院一张床模式,实现护理单元的资源化、一体化,由护理部统一管理、培训,护士垂直管理,在不同科室轮转;引入床位资源化概念,科室按需申请床位资源,打破科室壁垒,高效合理调配床位,缩短患者等待时长。
类似的管理创新还体现在:建立重症护士ICU间轮转制度,突破重症护理资源瓶颈;诊室共享化,依据科室门诊量动态分配诊室;手术中心实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等。
2023年10月,新院区网络调通。2023年12月,新院区开诊,日门诊量最初有1500人次左右,一个月后增长到3000多人次,目前稳定在4000-5000人次左右。
见证新院区系统上线过程是很难忘的经历,值得回味。整个过程工作强度很大,需要各部门配合,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为使重症监护系统兼顾不同科室业务要求、指标统计甚至操作习惯的差异,加速系统上线,我们和临床、医务、护理等部门成立了“重症管理小组”。各类需求经过管理小组评估之后才会推进,这种看似慢的模式实则加快了系统上线的步伐:保证业务需求的合规性,减少“建完再改”的可能;过滤意义不大的需求,避免做无用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门诊区域部署了多台医院主导设计的智能化患者自助终端
HIT专家网:您是如何进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这种身份转换背后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周国鹏主任:我是心血管内科专业的,1991年入学首都医科大学,1996年继续攻读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为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临床博士。
临床上我重点关注心血管疾病和老年重症,而与医疗信息化的结缘是在2003年左右。抗击非典疫情时,我全程参加医疗队并管理非典病房。我记得当时在病房污染区最大的信息化设备就是一台多功能复印机,用于接收通知传真,医生写病历或对资料进行总结非常繁琐困难。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05年左右,我去法国参加灾难医学培训,看到他们的信息化已经做得很好了。那时我们医院正处于手写病历和打印病历切换的过渡期,打印病历当时还被认为“不是手写的,法律不承认”。这种反差给我带来的冲击比较大,于是萌生了开发电子病历的想法。
当时我在医院内科病房工作,自学了VBA编程语言,将Office Access作为轻量数据库,开发了一个比较初级的电子病历书写工具,实现病历查询、病历书写续打等基础功能。在当时的大内科主任支持下,我们把这套软件部署到内科所有病房,系统功能虽然简单,但有相当好的实际效果。
此后至2012年,我担任病房主治医生管理病房。领导觉得既然我对信息化很感兴趣,不如轮岗到信息中心当副主任。之后我主要推动电子病历系统、无线网络、电子医嘱等建设,算是正式入行了。那时医院信息化还处于缺什么建什么的阶段,系统化的交互与整合较少,数据信息交换、集成平台的概念刚刚兴起。
2017年,我被调回全科医学科任副主任。这段经历很充实,通过对全科医学概念的学习、与社区老师们的沟通,加深了我对健康数据的理解,增强了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宏观整体观念。同时,我对慢病管理及基层信息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慢病管理、随访管理,甚至医保政策、商保条款,都离不开数据和信息手段的支持。
2022年,我又回到医院信息中心,不久便投入大兴院区的建设筹备工作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信息中心机房
HIT专家网:从一名医生到一名医院CIO,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如何发挥临床医生的优势来推进全院信息化工作?
周国鹏主任:改变主要体现在看问题的角度或思路上,从“一人一事”变成从一个面上系统地考虑问题,对医疗的观念也不再限于针对个体诊治,而是针对群体干预。在临床和信息化两个领域之间转换,这两方面工作其实是彼此促进的,启发我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赋能临床,在临床诊疗中思考如何优化信息系统。
在新院区系统刚上线时,我给自己排了一个门诊,扮演患者的是我们医院软件科科长。只有从医生角色出发,亲自体验流程,才能更清楚地向临床部门解释:这里为什么不能改,那里为什么要那样设计。我是新系统的第一个医生用户,只要能正常叫号、开药、取药,新系统就基本跑通了。
这样的身份转换,让我能更深刻地认识信息化对公共卫生的支持作用。在中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治疗、长期管理及老年危重症治疗中,重症感染的老年人死亡率很高,其治疗特点是不惜代价的抢救,采取“重锤猛击”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开销大、效果差,资源利用效率不够高。如果能将同等资源用于面向几万人的大范围健康教育或慢病管理,可以降低发病率或延缓严重病症的出现。因此,面对老龄化导致的诊疗需求转变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巨大工作负荷,信息化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在减负的同时更加高效地诊治患者,让更大范围的人群获益。
临床背景带给我的优势,是在和临床科室对话时能够拥有一定的主导权。比如我之前提到组建“重症管理小组”,由于熟悉医疗安全和管理规定,可以直接筛掉很多不合规的需求。我可以从临床制度和经验角度分析:如果这么做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帮助临床科室发现核心需求,这样就减少了系统建设“绕远路”或是更改需求的情况,沟通起来也比较快。
临床科室有时不理解医院信息部门的工作,觉得信息系统应该让他们的工作更简便,但实际上信息化首先考虑管理的安全性、低成本,管理的合规性、关键节点和流程控制是摆在第一位的,之后才会考虑操作是否简便、快捷。
这种合规性要求,从手写病历到打印病历再到电子病历的沿革中是始终不变的。对于目前一些大模型书写病历的应用,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写病历这个看似机械的工作,是培养临床思维必须经历的过程,训练医生拥有“看到症状就反应出可能风险、检查检验方案、初步诊断”的职业本能。
周国鹏,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信息化相关工作,擅长全科常见疾病诊治,未分化疾病诊治,老年内科疾病诊治及老年共病管理。
寻求“商务合作”,长按二维码可快速与我们取得联系
投稿:gong_chen@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HIT专家网和原作者所有。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文章内容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