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代谢性疾病,正悄然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它不仅会引发痛风,导致关节剧痛、畸形,还会增加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呢?答案就是——从“治未病”开始!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远离高尿酸血症的关键一步。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避免疾病的侵袭。
对于高尿酸血症而言,“治未病”的理念意味着在症状出现之前,甚至是在尿酸水平刚刚开始升高之时,就应积极介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蟹贝类、烧烤、肉汤、酒精及果糖饮料等。同时,增加乳制品、富含叶酸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的摄入,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尿酸在体内的沉积。
戒烟忌酒、坚持体育锻炼也是预防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手段。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助于尿酸的排出。
情志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影响尿酸的代谢。
因此,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控制高尿酸血症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旦高尿酸血症发生,我们应积极应对,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多与 “湿邪” 相关,其病机关键在于湿之来源内外相因。
外湿:常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侵袭人体;
内湿:多由素体亏虚、嗜欲无节、寒热不调、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而生。
湿邪郁久,会酿生痰浊、瘀血,这些病理产物相互胶结,蕴结体内,进一步加重病情。在治疗上,应谨守病机,培本清源,调和肝脾肾气机。
✔补肾: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谢。通过补肾固本培元,可以增强肾气蒸腾之力,开阖有度,可使尿酸的生成和蓄积减少。
✔健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通过健脾顾护中州,可以促进水湿的运化,痰饮水湿不再停聚,湿浊则减。
✔疏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过疏肝调畅气机,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使内湿不易滞留,减少痰浊的生成。
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则是高尿酸血症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高尿酸血症进入间歇期或恢复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黄闰月医生表示,这时余邪仍留于体内,正气尚未彻底恢复,处于正虚邪恋状态,若不加以注意,疾病极易复发。
此时,我们应继续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结合中医体质辨识理论,根据患者体质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调理,通过健脾益肾、调畅情志等方法,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也是确保高尿酸血症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
如需线上问诊、线下挂号指导的患者,请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添加小助手,我们会拉您进风湿病友群互动交流。
【专家介绍】
黄闰月
中医内科学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首届“全国中医药青年国医精英”获得者。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后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欧洲风湿病中心之一的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现为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研究团队主任、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等风湿免疫病。
福利项目来啦:
健康人群免费体检
▇ 只要您符合以下条件,欢迎前来咨询:
1.年龄在35~70岁;既往身体状况健康
2.男性;
▇ 针对满足以上条件并自愿参加者,我们将提供:
1、尿酸、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Cr、Urea、eGFR)、肝功能(AST、ALT)、心酶(LDH、CK、CK-MB)、血脂、血糖等体检项目。
2、您参加本次研究不需要支付任何相关的花费,且配合完成研究后项目组将给予您200元的交通补助。
报名请致电:
樊医生 18588755489
地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温馨提示:上述电话仅供符合条件者评估报名,谢谢合作!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冯博,王昕冉,齐庆等.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尿酸血症的防治[J].西部中医药,2022,35(12):96-99.
来源:“风湿闰月说”公众号
执行编辑:查冠琳
审核编辑:王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