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 | 流感不是“大号感冒”!中医教你避邪气养正气,防患于未然

健康   2025-02-04 19:02   广东  


开栏语:

肺主一身之气,内蕴其精,外合其气,合为呼吸。肺为“娇脏”,喜润勿燥,又易感外邪,寒热皆所不宜,故肺系病最为常见,亦为民众所困扰。肺腑之言专栏将定期推送肺系疾病的预防、治疗、调护及肺康复等科普知识,为您的“轻松呼吸每一天”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肺腑之言 第一百六十六讲

近日,台湾明星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新闻令人唏嘘,也让“流感”再次成为焦点。它看似熟悉,实则暗藏玄机:流感≠感冒,肺炎≠绝症。流感凶猛,但不必恐慌,中西医结合防治,既能科学阻击病毒,又能固本培元防患于未然,关键在于“知风险、懂预防、会调理”。







1、流感为何可怕?

高变异性:流感病毒每年变异,疫苗研发常滞后于病毒进化(如2023年甲流H3N2亚型曾引发多地爆发)。

免疫风暴:病毒攻击呼吸道后,可能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导致肺部炎症、缺氧甚至多器官衰竭。  

高危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如哮喘、糖尿病)易进展为重症肺炎,死亡率可达1%-5%。







2、流感VS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张图秒懂:






3、为何有人“中招”,有人却安然无恙?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正气=免疫力+自我修复力;外邪=病毒、寒湿等致病因素。流感肺炎高发,本质是“正气不足”遇上“外邪炽盛”。

正气虚:长期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节者,体内“肺卫”正气不足,病毒易乘虚而入。

外邪盛:流感属中医“时行感冒”,与气候异常(如冬春寒湿)密切相关,病邪更易深入肺腑。

中医讲“肺为娇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若出现持续高热、痰中带血、呼吸急促等症状,提示邪已入里,可能变成重症,需紧急干预。  







4、感冒了,什么情况要赶紧就医? 

(1)绿灯(居家观察):低热、轻微咳嗽、食欲正常,可尝试葱白姜汤(葱白3根+生姜5片煮水)驱寒。
(2)黄灯(及时就医):高热超3天不退,或退烧后再次发热;
呼吸频率>20次/分钟(正常成人12-18次);口唇发紫、痰中带血丝。

(3)红灯(转危重症):意识模糊、抽搐(西医提示病毒性脑炎可能);剧烈胸痛、咯血(中医辨为“邪陷心包”或“血热妄行”)。







5、中医防流感:三招“固本培元”,把病毒挡在门外

(1)食疗防疫:厨房就是“第一药房”

日常预防:黄芪防风茶(黄芪10g+防风5g+红枣3颗,煮水代茶饮),补气固表防外邪;

咽干预警:罗汉果菊花饮(罗汉果1/4个+菊花5g),清热润肺防“温病”;

禁忌:舌苔厚腻者忌阿胶、鹿茸,避免“闭门留寇”。

(2)外治妙招:穴位按摩激活“防御盾”

风池穴(后颈发际线凹陷处):拇指按压2分钟,缓解头痛、驱风散寒;

合谷穴(虎口肌肉最高点):每日揉按3次,提升免疫力,尤其适合易感冒儿童。

足三里(膝盖下3寸):每日按压5分钟,健脾胃、补气血;

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旁开1.5寸):艾灸或热敷,温通肺气。

(3)生活调节:细节决定“正气值”

避邪气:流感季戴口罩不仅是防病毒,中医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避风寒:冬季护好大椎穴(围巾遮挡)、涌泉穴(穿袜保暖);

养肺气:晨起深呼吸时轻拍云门穴(锁骨下窝),宣通肺气; 

调情志:焦虑伤肺,可练“六字诀”中的“呬(sī)”字功(长呼气发“呬”音,疏泄肺浊)。

忌熬夜:子时(23点-1点)务必入睡,此时胆经当令,熬夜最伤正气。 


预防流感
守护健康

误区粉碎机

(1)喝板蓝根能防流感:板蓝根仅适用于风热证,体质虚寒者滥用易腹泻伤阳气。 

(2)发烧立刻吃退烧药:适度发热可提高抗病毒能力,驱邪外出,体温<38.5℃且精神好时,可多喝水,暂观察,或辩证服用中药。

(3)过度依赖抗生素:流感是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滥用伤脾胃,易引起耐药。

(4)流感康复后要大补:康复期脾胃虚弱,宜先用小米粥、山药泥“清淡养胃”,再循序渐进进补。




面对流感,西医的疫苗与抗病毒药是“精准武器”,中医的扶正祛邪则是“护城河”。建议高危人群在接种疫苗同时,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进行个体化调理。当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30次/分)、指氧饱和度<93%时,务必立即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日常养护正气,发病时科学用药,康复后循序渐进,才是远离重症的关键。
《素问》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面对流感肺炎,既不能迷信"扛一扛就好",也无需过度恐慌。掌握"避邪气、养正气"的中医智慧,配合现代医学手段,才是抵御疫病的根本之道。


【往期推荐】

肺腑之言 | 咳喘病慢病管理,为呼吸慢病开启健康新航道

肺腑之言 | 吹口气就能诊断疾病?肺功能检查的这些事你要知道

肺腑之言 | 背部刮痧气血通,呼吸顺畅坐立宁


咳喘病慢病管理门

咳喘病慢病管理门诊位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八楼,每周二至周五均有专家及专科护士团队出诊,并专设肺康复门诊,为慢阻肺、哮喘、支扩等慢病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肺康复、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全程指导及管理,为咳喘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注:未标注为研修楼八楼慢病门诊出诊



医学指导:许银姬

执行编辑:查冠琳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广东省中医院
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