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非言,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
今日A股普通股仓位55%,股息、债券类仓位19%,外盘ETF仓位24%;现金仓位2%。
外盘股票仓位:英伟达 0%;谷歌21%;拼多多21%,LVMH 11%,现金47%
我的人生预估还有9503 天。
门前冷落车马稀: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是从倒数一万天开始在公众号写这个投资日记的,不知不觉,投资日记每天写,我已经写了将近500天,也就是一年又一个季度了。但是投资日记我并不是每天都在公众号发布,尤其是最近两个月以来,我写的公众号文章越来越少了。跟大家汇报一下,并不是我变懒了,也不是我在今年夏天割肉了很多A股踏空了难受,更不是因为我在10元清仓了东方财富之后它走出来翻倍的走势让我后悔不迭。真正的原因是我能拿出来大家感兴趣的内容越来越少了,我最近半年工作的重心是搞清楚了美股期权的仓位、收益、久期的配置,以及从纳指基金的对冲交易得到一个稳定的回报,对大部分A股读者来说,这些都是大家不感兴趣的话题。转型与突破:
我是2005年4月把积蓄都存进股市,正式开始投资的。从2005年到2020年,我的投资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这造成了我的路径依赖,我喜欢分散、投小盘股、投成长股。在满仓穿越了2018年的熊市之后,2019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投资的六层空间》,当时的我志得意满。2024年,与以往的五次熊市我满仓死扛不同,本轮熊市最惨烈的时候,我已经减仓了一半的股票仓位,从而错失了本次大反弹的一半收益。但是我不后悔,因为这次撤退,促进了我踏入股市十九年来最大一次转型和突破。经过2021年到2024年三年多的熊市教育,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当下以至于未来,都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我的投资,也应该做出十九年来最大的调整。我把2019年我理解的投资的六层空间,精简成投资的三层空间。最近半年,有两本书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是瓦格纳的《如何解决复杂问题》,另外一本是经济学家王珞写的《升维》,在读这两本书之前,我对投资是复杂系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我以为,世界上的复杂问题都是相通的,解决一个复杂问题的方法,适用于解决其他的复杂系统。这两本书对我最大的提升是,不同的复杂系统是有显著差异的,解决方法也不能通用。当我认识到复杂系统的差异化之后,我最自然的推论就是,投资的第一层空间,应该选择优秀的、被长期证明有良好回报的市场,而不是把复杂的A股等同于美股。统计发现,最近几十年,回报最好的市场是纳指100指数,甚至巴菲特晚年都没有跑赢纳指。纳指的长期走牛,有其背后的法律体系、投票机制的优势,在这里我就不更多展开了,大家可以自行体会。好在我们A股也可以买纳指ETF基金,因为利益相关,我持有一些纳指ETF的国内基金,我就不推荐给大家代码了。
投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知道很多股民喜欢把投资简单化,用简单粗暴的交易来应对股市的涨跌,追涨杀跌乐此不疲。以前,我应对复杂系统的方法,是用复杂来应对复杂,包括我发明的6+1交易法,以及我分散买入20多个股票来分散风险。
过去三年,以复杂来应对复杂,我的操作可以说是一团乱麻。2024年春节之后,我开始逐步减仓,减少持股,增加防御仓位,我逐步从关注市场的一团乱麻中解脱出来。高瓴资本的张磊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深以为然,然后我也一直觉得我是一个严肃的投资者,有投资的道德洁癖。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最近五年,我已经先后持有过二百个以上的股票,那我就不是一瓢饮了,而是二百瓢饮了,由于饥不择食,我还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炎,被市场摧残的面黄肌瘦。用复杂来应对复杂不对,用简单来应对复杂也不对,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呢?受到投资大师段永平的影响,这个月我恍然大悟,应对复杂的方法,是找到这个市场中一个非常小的局部,然后用简单、可复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局部中存在的需求。段永平深谙此道,比如他常年卖出苹果公司的期权,期权分为看涨期权的call和看跌期权的put,他向市场卖出call,就相当于给其他股民提供了看涨苹果的博彩服务,他向市场卖出put,相当于提供了下跌保护的保险服务。最近段永平在卖出腾讯控股的put,他戏称,自己的腾讯保险公司开张了。
今年3月之后,向段永平学习,我也开始每星期卖一些英伟达、谷歌、拼多多、LVMH、港股的中国电信的期权,收点金融服务费。同时在A股,我也在围绕着ETF基金做一些简单的申购和做市交易,相当于开了一个交易中介服务公司。我现在不再定位自己是一个投资者,我认为自己是一名金融服务者。应对一个复杂投资世界的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一个非常小的局部的利基市场,然后找到一个简单有效的专业化方案,用我们的金融服务,提升这个局部市场的定价效率,这就是我们的能力圈,这就是我们投资的价值所在。我做金融服务一年的收益,比不上持有英伟达一个月的收益,但是英伟达的这种暴利是可遇不可求的,在120美元清仓英伟达之后,我就失去了这种暴富的机会,未来我也完全没有把握能遇到下一个英伟达。向市场提供金融服务的收益,每年赚的收益不高,可能也就是10%到20%的年化收益,但是胜在稳定,当我把自己限制在非常有限的三五个股票,然后围绕着这些股票卖期权,我终于理解了什么是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它建立在金融服务的收益之上。对于A股的普通股民,不能买美股,也没有大额的资金参与ETF的申购,那该如何投资?我的观点是,普通股民可以买纳指ETF和标普ETF的A股基金。它们远比A股的风险要小得多。2021年到2023年,我曾经选择了深入研究光伏,布局了光伏全产业链最有代表性的几家公司的股票:弘元绿能、捷佳伟创、金博股份、晶盛机电、美畅股份,我还投资了新能源的容百科技、璞泰来、万润新能,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新能源的财务、业务数据、技术进步,但是我却遭遇了一场惨败。惨败之后,我清仓了以上所有的股票,我用巨大的亏损,换来了一个宝贵的教训,由此我受益终生:清仓光伏股之后我才知道,光伏行业并不具备好的商业模式,因为它们陷入了同质化的竞争,而且竞争的焦点是比同行更低的价格,这是最差的盈利模式。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差异化、不打价格战,具有市场垄断地位,具有产业链的支配权。比如美股的苹果、英伟达,中国的贵州茅台,都具备以上属性。
有人说,我翻遍了中国的上市公司,没有找到这样的好公司,在大众追求健康,戒烟戒酒的情况下,很多人也不愿意买贵州茅台,那投资怎么办?长期空仓应对吗?还是短期先研究几个热门的股票,先赚点快钱?
我的看法是,不要赚这种快钱,不要以想买的心态,或者以等一等再买的心态来研究公司。
如果找不到心仪的公司,那就买纳指ETF吧,如果觉得纳指涨太高了,就买标普ETF,如果不敢买历史新高的美股ETF基金,也可以买走出老年化困境的日本东证ETF基金。一种以5%到10%的年收益开始的投资之旅,它很慢,在这个很慢的基础上,我们用三五年的时间,耐心的研究A股有哪些商业模式有机会的股票,比如腾讯、宁德时代、中国电信、京沪高铁、迈瑞医疗、安踏体育、海底捞。最近两个月,我几乎不看行情,不看财经新闻,我只不过是耐心研究了谷歌、腾讯两家公司的财报,相当于一个月研究一个股票。
当然,还有一个股民臆想中的投资世界,比如十年赚100倍,每年赚30%到50%,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每天饥渴的寻找投资方向,选中龙头股,重仓出击,紧盯K线变化,及时撤退。在真实的投资世界里,2024年我清仓了光伏股,清仓了所有没有竞争壁垒的股票,我走上了股债平衡、配置美股、日股、黄金ETF的方向,有一些长期跟踪我的粉丝留言,他们还持有光伏股怎么办?是不是我背弃了粉丝的信任?我的想法是,我清仓了哪些股票,就是我最真实的态度,并不是我清仓的股票没有赔钱,实际上是我赔的更多,大概是赔掉了几套房,但是我们不应该陷在曾经的沉没成本里不可自拔,而应该勇敢做出面向未来的迁移。世界是真实的,它并不会迎合我们的痛苦、热切、臆想。理智的面对投资的三层空间,如果我们无法选择第一层,那就试着找到第二层的立足之处,如果我们也做不到在第二层收费,那我们就只做第三层,找到具有优秀商业模式的公司,买它的股票,长期持有。莫以善小而不为,我也是从三万块钱的小股民一步步走过来的。我经历过三次账户爆仓、重仓股连续阴跌多年,6次熊市,英伟达下跌70%多,但是只要我们热爱思考,不断进化,投资是值得我们热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