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来说说流感。
流感,又称为流行性感冒,是个西医的病名,在人身上特指甲流、乙流。
最近的流感,过一阵就卷土重来的新冠,一到冬天就流行的支原体肺炎,都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的范畴:
意思是在一个时期内特别流行,有传染性,且症状相似。
本轮流感
主要抓这3个典型病机
来辩证
1. 有表寒:怕冷、怕风,舌苔白,这些都是外感风寒的症状。2. 有内热:咽喉红、肿、痛,搭配舌质红,还有一些人口干口渴,小便黄少,这些都是内热的证据。3. 有湿:四肢有酸痛、沉重无力、发软的感觉,这个是湿导致的。舌苔腻,也是湿的典型症状。有些孩子很小,是不太会表述“全身酸痛”这个症状的,但不代表他身体里没有湿。通常这时候可以看看舌头,舌苔比较腻、水滑;
或者整个人打不起精神、黏人;
这些都是湿的证据。这个辨证稍微有一些难度,如果能够结合脉诊是最准确的。
![]()
这一组“中成药”效果更好这次的病毒感冒有寒,有内热,有湿,所以症状变得比较复杂,处理起来也会相对更有难度。- 如果单纯用驱寒发汗的方法,风寒的症状会好转,但可能会导致内热更重,咽喉更痛,嘴巴更干,还有的甚至会流鼻血。
- 如果单纯用清热的方法,抗生素或者清热的中药用下去。
会让体表的寒湿更加散不出去,甚至留下这个寒湿的病根,造成一些鼻炎、过敏类的慢性问题。
- 而且因为夹了湿,气血运行受阻,感冒更不容易好彻底,且比较多会反复。
这么复杂的病机,单纯用一个中成药是比较难搞的。
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个很简单的中成药组合,里面包含3种非常常用的中成药,正好能够照顾到表寒、内热和湿这三方面的问题。这一年,我用这个中成药组合处理好了很多大人孩子的流感,尤其在初期使用,效果很好。希望大家可以学好这个中成药组合,应对最近爆发的甲流。它们三个搭配,正好能对应解决流感初期外寒、里热、夹湿这三个主要病机。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生地黄、甘草九味药组成。其中羌活强于解表散寒,又可祛风湿,止痹痛,是君药;防风、苍术亦可散寒除湿,可增强君药的发散力量;细辛、川芎、白芷散寒止痛,增加治头痛的效果;生地和黄芩组合,一是可以清里热,二是防止里面的温药温燥伤阴;甘草调和诸药。这个处方其实兼顾了前面说到的三种病机,是这个组合里最关键的药方。但是它化湿的能力和清热的力量都不太够,所以需要用后面两个方子来加强。由藿香、紫苏叶、白芷、大腹皮、桔梗、陈皮、茯苓、厚朴、生白术、半夏曲、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其中君药是藿香,它既能散外湿,也能清里湿。藿香正气液,因为有藿香,以及辅助散寒、健脾祛湿以及调和中焦的药物,所以既能祛除已经形成的湿,又可以帮助脾胃的功能恢复,进一步加强身体自己祛湿的能力,所以是标本兼治的。这个药的组成就一味板蓝根,它专门用来清热解毒,力度很集中,所以对于内热引起的咽喉肿痛效果很好,正好辅助加强中成药组合里清里热的力量。1. 这个组合是根据大多数人的流感典型症状给的用药参考。大家在实际判断时,不太需要关注甲流乙流或者感冒病毒的名称,而是主要要看有没有外寒,湿,内热这三个病机。符合这样病机的,即使不是流感也可以用,但如果不符合这个病机,即使是流感,也需要另外辨证用药了。符合这样病机,用药之后,如果三天内还没有明显的好转,就要暂停。2. 大家每个人都需要学一下舌诊的基本知识,至少能分得清楚红、淡红、淡三种舌质的颜色,舌苔也要能看出黄或者白,薄或者厚。这个不难,日常多看看多对比就会越来越熟悉。掌握了这一点对于指导用药,不用错药是特别关键的。3. 近期的流感一般病程会持续一周,体质好的恢复较快,体质差的后续可能出现口中无味的症状,也可能诱发鼻炎或咳嗽,一旦这个病机变得更复杂,那么上面的中成药组合就不再适合了,建议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4. 中成药的药力比起汤药会弱一些,用起来也不如汤药那么灵活,可以随时根据患者身体的体质而调整,因此,效果会相对打一些折扣。如果中成药服用后效果不好,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作者简介:李凌峰,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羊爸爸诊所金牌医师。临证秉承辨证论治的原则,注意养生调摄,强调“治未病”。
病毒感染高发期
如何让生病的孩子快速恢复
▼欢迎进入下方群聊▼
我们一起解决小朋友的健康问题
![]()
若此群聊已满,可以通过文末二维码
找到羊爸爸专属顾问
放心,我一直都在
更多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