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治理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   2024-11-30 19:30   吉林  


《协商治理研究》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刊物。本刊重点征集刊发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基层协商治理与社会治理、新型政党制度与大统战工作格局等主题内容相关的前沿成果。


本期目录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01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人民政协:结构、过程与功能
    作者:张贤明
  • 治理观念变革与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
    作者:孙晓春

协商制度建设研究

02


  • 寻求政治共识:新旧政协与国家建构
    作者:任剑涛
  • 试论人民政协与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
    作者:师泽生   林   毅
  • 从精英主导到公众协商:公共决策模式的变革与重构
    作者:张等文   罗志强

协商民主理论研究

03


  •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作者:佟德志 程香丽
  • 协商民主视角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作者:陈家刚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文化根基——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基本特征
    作者:吴   倩

基层治理研究

04


  • 运转协商能力:社区协商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参与-回应联动——对5个农村协商实验的比较
    作者:张大维  赵益晨
  • 集体行动视角下制度促进社区协商民主的机制研究——以成都市金牛区社区提案制度为例
    作者:赵   吉


本期摘要



01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人民政协:结构、过程与功能


张贤明


      摘   要: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结构-过程-功能”为分析框架,系统厘清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对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认知,并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从结构上看,人民政协嵌入在国家纵向治理体系当中,并在横向联结了国家治理的不同领域,实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纵向多层级与横向各领域的全覆盖;从过程中看,人民政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人民政协运作是“协商治理”的过程,协商程序有利于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从功能上看,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中所彰显的核心功能是凝聚共识,如果社会中的每一项决策以及每一种公共事务都能找到“最大公约数”,全社会就会形成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广泛认同。

      关键词: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商治理;凝聚共识

      作者简介:张贤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

治理观念变革与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


孙晓春


      摘   要: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国家治理是每个时代的人们都要面对的主题,秩序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价值。如何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需要人民根据现实的国情做出恰当的选择。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秩序,但问题是如何实现秩序。国家治理一方面需要社会大众的服从,另一方面是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当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方面,从传统的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国家治理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性选择。治理观念变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前提,现代治理观念的建构,一方面要求我们反思中国传统治理观念,而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另一方面也要求生活在现时代的我们对于国家治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国家治理;治理观念;治理现代化

      作者简介:孙晓春,吉林大学匡亚明讲座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寻求政治共识:新旧政协与国家建构


任剑涛


      摘   要:在中国的现代建国进程中,政治协商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政协史的视角看,新旧政协是两次以建立现代国家而致力整合国家诸政治力量的会议。它们若隐若现地向人们呈现出中国现代民主的一种特殊形式:协商民主。但1946年“旧政协”并没能实现以政治协商建国的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新政协在战争几近结束之际召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机,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1949年“新政协”召开,不同政治力量与代表人物,就建国问题达成了政治共识并制定了建国指南即《共同纲领》。“新政协”为建国奠立政治基础的模式,奠定了政协存在与运作的基本方向,那就是围绕国家建构目标进行政治商议,确保建国具有政治共识的强力支持。这是政协在中国现行政治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地位的深厚理由。

      关键词:政协;旧政协;新政协;政治共识;国家建构

      作者简介: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

试论人民政协与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


师泽生  林   毅


      摘   要:随着西方自由民主霸权的逐渐衰弱,人们开始越发重视民主发展的多样性规律。而从另一侧支撑了这一趋势的便是中国根据本土逻辑、立足本土实践发展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其运转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成功地解决了民主建设与治理现代化的兼容目标,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制度安排之一,依托于人民政协发展的中国式协商民主,无论就其丰富的理论渊源、本土化的发展历史,还是自身成长的经验总结以至更高层次的理论升华方面,都集中反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中国特色。因此,阐释好人民政协与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对于进一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的话语权,引领中国民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政协;中国式协商民主;本土逻辑;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师泽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林   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从精英主导到公众协商:公共决策模式的变革与重构


张等文  罗志强


      摘   要:精英型决策是选举民主时代公共决策的主要模式,它侧重权力精英对决策权力的独占性,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公共决策模式,容易引发公共决策主体多元性失灵、利益公共性失灵、程序规范性失灵、权责对等性失灵等困境。精英型决策失灵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时有发生,既令公共利益蒙受损失,又会造成公共权威流失。在公共决策中引入协商民主理念,构建公众参与的协商式决策模式,是化解精英型决策失灵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不断拓展公众平等地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设计合理的精英与公众共同协商的决策机制,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是构建协商式决策模式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精英型决策;协商式决策;公共决策失灵;协商民主 

     作者简介:张等文,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志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佟德志  程香丽


      摘   要:自民主的协商转向以来,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经历了多次历史变迁。从其规范性理想来看,第一代协商理想褪下完美主义面纱,突出现实可行性,形成了第二代协商理想。从其实践路径来看,微观协商跳出单个协商场所、机构、时刻和过程的局限,拓展为跨时空的系统协商,实现了路径迭代。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两个层面的历史变迁都围绕着如何在复杂多元的现实世界实现协商理想而展开,结果都是在不断增强协商民主的适用性和可实现性。在一个建设协商社会的愿景中,协商将无处不在,但也很可能成为一种协商背景。

      关键词:协商民主;协商理想;微观协商;系统协商

      作者简介:佟德志,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程香丽,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协商民主视角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陈家刚


      摘   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特征的描述,也是对我国民主政治本质的概括。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既意味着人民能够在选举和投票中行使权利,也意味着人民能够广泛参与政治实践、积极开展协商活动。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协商民主是体现权利、平等、理性、公共利益等价值诉求的民主,是实现参与、表达、对话和共识等制度功能的民主,是贯穿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实践过程的民主。协商民主使参与形式更多样、协商议题更丰富、对话交流更便捷、政策效果更明显。协商民主突出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色,丰富了人类的民主政治文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挖掘和发挥协商民主的时代价值,将特殊性和普遍性结合起来,将制度构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深化与经验总结结合起来,将立足中国与放眼世界结合起来。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陈家刚,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文化根基——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基本特征


吴   倩


      摘   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基本特征展开为人性平等、乐道忘势的协商主体,天下为公、议政以德的协商原则,求同存异、和谐感通的协商共识三个方面。古代政治协商传统展现出独到的理论智慧、独有的致思取向和独特的精神传统,从文化根源意义上奠定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古代政治协商传统;天下为公;道势之辨;谏议制度;经筵制度

      作者简介:吴   倩,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运转协商能力:社区协商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参与-回应联动——对5个农村协商实验的比较


张大维  赵益晨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对社区协商提出了高质量建设的新要求。已有研究表明,协商能力是提升协商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协商能力该如何运转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协商能力典型特质,建构以个体协商技能和规则适应能力为要素的二维分类模型,并通过与协商系统理论衔接延伸出要素的具体内涵,形成协商能力研究的整体框架。结合调查实际,以协商主体的身份、功能为区隔,划分出农民参与主体和政府-社区回应主体,在分解要素模型的基础上形成各自能力类型,再依据完整的协商过程将两种类型予以重组,最终形成了8种复合式协商能力类型。在对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中的5个协商实验个案比较评估后,发现其协商质量均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质量社区协商建设需以更好运转协商能力为基础;第二,农民参与主体和政社回应主体的协商技能需在提升中联动;第三,政府-社区作为回应主体的规则适应能力建设更为迫切;第四,要在中国实践中建构本土协商能力框架以实现高质量协商。

      关键词:协商能力;协商质量;协商系统;参与;回应

      作者简介:张大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益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集体行动视角下制度促进社区协商民主的机制研究——以成都市金牛区社区提案制度为例


赵   吉


      摘   要:城市社区有效的协商民主是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基本前提。在中国基层治理的科层化与复杂性情境下,发展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以回答制度如何促进集体协商。通过对成都市金牛区“社区提案制度”进行过程追踪分析发现:制度化协商方式改变了集体行动的外在环境,通过公共导向的议题筛选降低复杂因素,以程序化增强理性议事,将社区从事务处理主导者变成制度维护者。从行动情境来看,社区提案制度实现了参与者的角色转向,增强了议事组织的身份代表性,有助于达成基于知识导向的共识,并在过程中强调定目分层的控制,实现了制度化参与导致的成本与收益变革。本研究拓展了中国基层场景下协商民主发生和发展的功能性解释,对以制度手段创新基层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协商民主;社区提案;基层治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作者简介:赵   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


END


【本期编辑:张力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数字化传播,旨在发布学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