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丨聂鑫森:凡人俗事 (二题)

文化   2024-12-11 17:01   河南  






























聂鑫森:凡人俗事 (二题)


女品酒师


来半边街“酒搭子”小酒店喝酒的,都是阳刚的老少爷们儿。突然之间添加了一个阴柔的汪小盅,让他们在几惊几乍之后,不由得心生敬佩。
先前他们来喝酒,都遵循老店主吴大可写在墙上的店规“酒须慢饮,话莫高声”,但话语中杂些粗痞字却是常态;酒酣耳热时,高挽袖,大敞怀,甚至脱下上衣露出白生生赤膊的场景,大家也不以为怪。自从来了汪小盅,男人们兀地有了自我管束的自觉性,喝酒、说话变得斯文,衣着也整洁多了,生怕在女人面前丢人现眼。
老店主吴大可对我说:“汪小盅是个最好的参照系数。酒搭子男女搭配,喝酒不闹也不醉。”
我哈哈大笑,说:“是这个理!”
汪小盅家住半边街后面的古桑巷里,先生张思磊是雨湖公园营造假山、设置观赏石的叠石名师。汪小盅退休前,是湘潭一家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品酒师”,这是职称,也是资历。她经常应邀去参加省内外的白酒类评审活动。其实她对黄酒、红酒也是知之甚深。酱香、浓香、清香、兼香等各种香型的白酒,是老品牌还是新品牌,出自老窖还是新窖,多少度,味厚味薄,回甘差异,她在看、闻、尝之后,随口便可说出来。在公开场合的宴会上,有男品酒师想给汪小盅一个下马威,要和她拼酒。盛一两酒的杯子各摆上十个,汪小盅一杯一杯干尽,而对方只干了七八杯就抱拳认输,说:“你哪里是女儿身?海量!还不上脸。我该叫你‘汪爷’才是。”汪小盅说:“我喜欢‘汪爷’这个名号!”
关于汪小盅的这些传闻,是吴大可从各种渠道打听来的,然后又告诉了酒搭子们。汪小盅隔三岔五来小酒店拼桌喝酒,人们很难把那个“汪爷”和眼前的她叠合在一起。
五十五岁的汪小盅,窄肩,细腰,鸭蛋脸,脸上只描染让人看不出痕迹的淡妆,说话很从容很柔软。特别是她用纤细的手指端起小酒盅的姿仪,又温婉又好看。她的装束也朴质也新颖,或西装或旗袍或短衫长裙,多为素淡的色调,而且是专业的裁缝店定做的,贴切得像长在她身体上。每来小酒店她必带琴。她对很多古琴曲烂熟于心,琴声灵动于十根手指和七条丝弦上,好听。
但她确实是真懂酒会品酒的行家里手。
我曾请教她:“喝红酒时,为什么要先将酒倒入杯子里轻轻摇晃,且称之为醒酒?”
她浅浅一笑,说:“红酒关在瓶中,如同沉睡入梦,打开瓶盖是让它见到天光,摇晃是让它的原味原香从沉淀的状态中激发出来,等于是醒了活了,故又叫‘醒活’。茶叶中的黑茶,压制成饼,存放日久,也会陷入睡眠状态,煮泡前要把茶饼敲成碎块,平摊开来让它吹吹风透透气,谓之醒茶。醒过的酒和茶,色、香、味就美不胜收了。”
有位爱看《水浒传》的老码头工人问:“汪老师,梁山好汉去酒店喝酒,说让店主取一角酒或两角酒,这‘一角酒’是多大的量?”
她不假思索地说:“宋代一位学者窦苹在《酒谱·饮器》中说,按周王朝的规制,‘一升曰爵,二升曰斛,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一斗曰壶’。到了后世,‘角’不过是饮酒器的指代,或是容量单位的泛称,一般来说一角酒大概是一市斤左右。”
旁边的人忍不住叫起“好”来。
秋风起,雨湖公园各处的桂花齐簇簇地开了,一阵一阵的清香,吹到店堂里来。
汪小盅特地打手机邀约我们下午去小酒店聚会,说她要为大家弹一支古曲《桂枝香》以为应景,还说吴老板新进了几箱邻县的桂花醇白酒,酒香中带着桂花香,五十度,有劲儿也有雅趣。
秋来半日阴,店堂里凉凉爽爽。我们先到,刚在桌子边坐好,身着浅紫色短袖旗袍、足蹬淡黄色麂皮半高跟凉皮鞋的汪小盅,提着一个古旧的琴匣,走进了店门。
吴大可迎上去,接过她的琴匣,把她引领到我们这张桌子边坐下。
“吴老板,先来一瓶桂花醇,我请同桌的几位尝个鲜。几年前我应邀去这个厂考察,厂长叫刘文胜,四十多岁,是个厚道人。这个厂保留着一口百年老窖,新酒在老窖中存放三五年之后,味道格外醇厚。”她说,“我要的是老窖酒,款都付了。”
吴大可启开了酒,给几只小瓷盅一一斟满酒。
汪小盅说:“我先来看看酒色,闻闻香气,再尝一口,确定酒没问题,才放心让各位爷喝。”
大家笑了。汪小盅本色当行,是个合格的品酒师。
当她看过闻过又小啜一口酒后,眉紧皱,脸肃然,猛地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说:“这是新窖酒,味有点儿薄,回甘中有几丝苦涩,怎么当老窖酒发货?”
汪小盅请吴大可再从另一只箱中抽出一瓶。认认真真品验后,她忍不住大声说:“也是新窖酒!吴老板,你受骗了!老窖酒出厂价百元左右,新窖酒的价格只是它的一半!”
吴大可说:“我按新窖酒卖出就是。不能对不起酒搭子们。”
“别急。我汪爷马上打手机给厂长刘文胜,让他长点儿记性!”
“汪爷”两个字从汪小盅嘴里蹦出来,威武雄壮。
手机接通后,汪小盅先亮明身份,又说清缘由,然后说:“我汪爷眼尖鼻灵嘴刁,你们营销部的什么人,以新窖酒充老窖酒发货,瞒得了别人瞒不了我!刘厂长你得严查严惩!我若写文章发到网上,那个后果会怎么样?”
店堂里很安静,只有汪小盅的话语激扬回荡。
最终的结果是酒厂重新发来老窖酒,这批新窖酒作为赔礼道歉的赠品,请小酒店的酒搭子们喝个痛快。
汪小盅说:“各位!让我们‘将进酒,杯莫停’!”
暮色苍茫。汪小盅有了醉意,忘记要弹琴的事了,提着琴匣出门时步子有些踉跄。她的先生张思磊走上前,一把扶住了她。
“老张,你怎么来了?”
“是吴老板打手机让我来的。”

守窑人


夏末秋初,将年满一个花甲的史长新,从浙江杭州乘高铁来到地处湘东的醴陵,又打的来到城郊外的沩山镇沩山村,住进一家村民办的小旅店“淘陶居”。
这一住就是二十天。
史长新很喜欢这个店名——“淘”是此地可淘宝、捡瓷;“陶”既是陶瓷之泛指,又是快乐之意。他到这里来,为的就是淘宝捡瓷。当初进村时,目光一扫各式各样的招牌,他就走进了“淘陶居”的店堂。更让他高兴的是,他与鬓发斑白的店主卫焰生,竟然成了一见如故的好朋友。
今夜,史长新该打道回府了,他已用手机约好了网约车,九点来这里接他去醴陵高铁站,然后乘十点半的高铁,四个小时后便到杭州,儿子会开小车来接他。至今为止,他只知道卫焰生是农民,是店主,还是这一片古瓷窑、名老瓷厂遗址的许多义务“守窑人”中的一个。而卫焰生也只知道史长新的名字和年纪(入住须拿出身份证登记),还知道他是个来自外省的“捡瓷人”,却不知道史长新在什么单位供职,是干什么行当的。这二十天,卫焰生周到热情地安排史长新的饮食起居,还穿着印了“守窑人”红字的短袖白汗衫,领着他到各个窑口参观,到窑口附近的山中、水边捡瓷,一边讲述关于瓷都的陈年旧事,真的辛苦了。史长新要设个宴款待卫焰生,一是道别,二是表示谢意。
下午三点多钟,太阳开始西斜,店堂里没有客人了,史长新和卫焰生坐在一张桌子旁边喝茶边聊天。
“焰生兄,叨扰二十天,我该走了——单位来电话,说有一个重要会议要我参加。”
“我知道。”
“兄怎么知道?”
“我们村里有快递点,昨天你去寄瓷片,一包一包的瓷片,你逐个填好发货单贴上去,让快递哥取走,整整忙了一天,我就知道你该挥手而别了。”卫焰生叹了口气,又说,“结识了你这个朋友,我很开心,只是相处的日子太短了。”
“我哪里想回去?到这里来,我是如入宝山,淘宝捡瓷,陶然而乐,收获极丰。这里从东汉中期就开始烧陶制瓷,五代后以烧青瓷为主,宋元两朝乃制青白瓷,明清时这块地方有制瓷作坊五百多家。近百年来,首创釉下五彩瓷,屡夺全国大奖。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所有的名老瓷厂迁入城内,留下这么多文旅打卡的遗址,让人羡慕啊!因有老兄做导游,我从那些古窑、老窑附近的废瓷堆里,捡到了各个时期的青瓷、白瓷、釉下五彩瓷的碎片。真的要感谢老兄你呀!”
“应该的。我是‘守窑人’啊!”
“这个名字真好,你们守护着一座座烧瓷窑的文脉,不,是守护着中华工匠文化的文脉!”
卫焰生忍不住仰天大笑。
“长新兄,你比我小了近十岁,但你是博闻广见的学兄。我见快递包上的收件地址是‘杭州博物馆’,便猜想你应是馆里修补古瓷器的大师,这些古旧瓷片你是最需要的。”
“对。对。”
“还有些快递包是寄给外省一些地方博物馆的同行的……”
“你观察得很细致。”
“这说明长新兄有大胸怀大眼光。”
“不敢当,谢兄谬奖。”
“长新兄,你要走了,我想送你一个小礼物,一件印了红字‘守窑人’的白短袖汗衫,因为……”
“因为这几个字是焰生兄你的手笔。墙上也有你写的条幅,都是行书,有王羲之《兰亭序》帖的风韵,我喜欢。再说我也是‘守窑人’啊!谢谢!”
史长新看看墙上的挂钟,说:“请你去备几道醴陵传统佳肴和一瓶醴酒,由我做东设个便宴,我要和兄好好喝几杯。”
“这怎么行?理应我做东!”
“我为你——还有其他的守窑人——作了一首诗,题目是《赠卫焰生兄及诸位醴陵守窑人》。我行囊里带了笔、墨、砚和宣纸,我马上回房去也用行书写出来送给你。你不让我做东,我就不写了。”
“好好好,由你做东还不成?”
…………
这顿饭足足吃了两个小时。几道主菜都是卫焰生亲自烹炒的,并由他亲自端上桌摆好。其他厨师和服务员,只是打个下手和做些杂事。
史长新在饭前特意洗了澡,换上了卫焰生所送的白短袖汗衫,“守窑人”几个字红得很鲜亮。
九点整,网约车在门前停下来。
“焰生兄,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长新兄,从沩山村出发,这一路要经过不少古窑、老窑的遗址,我已通知各处的守窑人,把各种灯光依次打亮,祝兄——我们的守窑人——一路顺风!”
“谢谢!谢谢!”
古窑、老窑的轮廓灯,工房周围的霓虹灯,道路两边指路牌上的珠子灯,流光溢彩,网约车如一尾猩红色的鱼,游在时弯时直的波光里。
史长新的双眼涌出了泪花。
一个月后,卫焰生收到史长新寄来的一个礼物:用经过裁截、磨削的古旧瓷片,由锔铜钉拼接成的一个小茶铛,接缝处用金缮法施以金汁,称得上是巧夺天工。
卫焰生订制了一个玻璃匣,把茶铛置放进去,摆在殿堂的一张方案上,标签上写着:杭州史长新先生制作。
-----
-----

悦读丨聂鑫森:药引

悦读丨聂鑫森:情系原乡(二题)

悦读丨聂鑫森:方位

作者往期作品


用小小说讲中国故事

小小说传媒

小小说选刊
《小小说选刊》于1985年1月创刊,至今已编辑出版800期,月发行量在全国文学期刊中居于前列。曾两次荣获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刊物定位为“中国小小说品牌期刊”,形成了恒久的品牌和名牌效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