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为什么美军伤亡这么少?

学术   2024-11-20 09:00   上海  
朝鲜战争是谁打的第一枪?

1950年6月是谁打的第一枪,现在已经很明确了,是北朝鲜。但南北两朝鲜自建立之初,“三八线”上就枪声不断。在两个朝鲜建国之初,北朝鲜900万人,南朝鲜2000万人。北朝鲜回国的骨干不过数千人,一切要自己从头做起(当然有苏联的支持)。而南朝鲜是依靠了日本留下的政权机构和警备队(也有美国的大力支持),很快建立起10万人的队伍。所以开始南强北弱,金日成大呼和平,但南方咄咄逼人。但北方的工作效率远高于南方,苏联全力支援,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又送回了4个师力量的武装部队。美国对南方的支持有点三心二意,南方自己内争不断,结果北方的力量超过了南方。南北朝鲜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被分成两个政权,所以双方都要吃掉对方,并没有什么必要去争论谁放第一枪,就看是谁先准备好了。结果,北方先准备好了。


美中两国为什么要介入朝鲜

当时冷战已经开始,中国加入共产主义阵营已经让美国恼火。美国的思维一向比较直接,他把世上所有的冲突都看作是共产主义和他所代表的自由世界之间的冲突。朝鲜枪声一响,美国立刻认为是共产主义开始武力扩张了,如果失去了南朝鲜,接下来就是日本,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介入朝鲜战争,同时把国民党台湾列入保护圈,从而激怒了中国。

当时的中国已经建立起全国政权。对中国来说,朝鲜向来都是不可缺少的战略缓冲。1000多年前的大唐就支持朝鲜半岛北方的新罗对抗日本支持的半岛南方的百济,明朝又2次抗倭援朝。如今美国首先介入了台湾海峡,所以对中国来说介入朝鲜是正常的,不介入反而是不正常的。美国人自己也说,如果有敌对势力入侵墨西哥,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出兵。


美军为什么伤亡这么少

从1950年6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中朝军队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进行了一场长达3年的战争,这场战争是二战后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在幅员狭小的朝鲜半岛上,双方投入战场的最高兵力达300多万,兵力密度、敌方空中轰炸密度和许多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都是空前的。

在这场战争中,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中国军事博物馆提供的数字,志愿军烈士共171669名。此外,医院接收伤员383000人(其中在医院伤病死亡33600人)。

那么,美军在这场战争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呢?

关于美军的伤亡人数,说法很多,相差也很大。据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布,在朝鲜战争中共歼灭美军39.7万人。根据艾奇逊在回忆录公布的数字,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伤亡总数为142000人。美国人约瑟夫•格登在它的《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中披露:“朝鲜战争使美国人付出了142091人的损失——33629人死亡,103284人负伤,5178人被俘或失踪。”而另一位美国人在其所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中披露:“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伤亡总数为139272人,尚不包括冻伤及其他受伤人数。其中24965名死亡,101368名负伤,另有12939名失踪,估计已经死亡。”

关于美军伤亡的确切数字,位于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的数字也许可以作为参考。

朝鲜战争纪念碑上记载:

死亡:美 54246  联军 628833

受伤:美103284 联军 1064453

失踪:美 8177    联军 470167

被俘:美 7140    联军 92970

综合看来,美军比起志愿军伤亡相对要少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1)作战策略

美国军队把自己标榜为大韩民国“拯救者”及“协同作战军队”同时,也尽量采取的“协同作战方式”。进攻从来都是用南朝鲜军队作开路先锋,防御也从来都是用南朝鲜军队在第一线充当炮灰。形势不妙,后面的美军马上就跑。因此这样下来,美军伤亡自然少。

但与此同时,南朝鲜军却损失惨重。按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公布数字:朝战中共毙伤俘南朝鲜军667000人。而南朝鲜国防部公布的数字更大:阵亡227800余人,战伤717100余人,失踪和被俘43500余人,共988400余人。比如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一个师就俘虏南朝鲜军1000多人,没法处理,结果全都放了。在以后的战役中,为了瓦解士气,又陆续几批次释放了很多南朝鲜俘虏。

我军打仗的战略战术方针从来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小之敌。因此,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反击,志愿军一般都是拿南朝鲜军开刀,以达到突破防线的目的。消灭掉南朝鲜军后,再通过穿插、迂回包围美军,进行歼灭。再则,美军火力强大,为了减少伤亡,志愿军一般也尽量不直接攻击美军。这一系列也导致了南朝鲜军损失惨重,而美军伤亡较小。

(2)后勤保障

才入朝时,志愿军后勤工作由东北后勤处负责,当时东北后勤处连东北驻军后勤都管不过来,更别说支援几十万大军前线作战。后来成立了后勤司令部,保障才有所改观。由于后勤滞后,志愿军缺衣少粮,冻死伤饿死伤很多,军队战斗力极大下降。例如在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零下30多度的气温,志愿军第九兵团还穿着单衣胶鞋,甚至很多士兵没鞋穿。再则,由于后勤问题,前线伤员也得不到及时救治,更增加死亡。当时志愿军打仗有三怕:一怕没子弹打,二怕没饭吃,三怕受了伤抬不下来。

美军则不同,他们有极其完备的后勤保障,不但不缺吃穿,不缺弹药,甚至还有热咖啡供应。志愿军基本对美军后勤供应构不成任何威胁,使之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食物、弹药以及伤员的运送。由于本身装备就好,再加上救治及时,美军一贯都是阵亡人数不多,但战伤人员相对却很多。比如就是在越南战争中,当美军阵亡人数为3万时,其战伤人员已达近20万,比例为1:7。

伤的再厉害也是活人,只要阵亡不多,美军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降低反战情绪。

(3)地形因素

由于朝鲜是个长条形,打仗又是南北对峙,因此很不利于发挥志愿军运动战、围歼战的优势。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不得已和美军打起了阵地战,美军飞机大炮火力很猛,这徒增志愿军伤亡。比如在第四次战役,为了反击横城,38军血洒汉江。

(4)士气

由于极高的士气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志愿军战士负了伤往往很多都是为了不给部队拖后腿,采用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做法。同时为了炸坦克、破碉堡,自我牺牲的也很多。美军则不同,他们职业化较为浓厚,该投降时投降,该后撤时后撤,负伤该转移时转移,这些都无形中拉大了中美人员阵亡数比。

(5)武器装备

志愿军很少重武器,基本是靠枪支和手榴弹作战,要有效杀伤敌人,必须近距作战,这个作战距的接近也徒增伤亡。

另外,相较起攻坚战来,防御战中志愿军死伤反而很多,这是因为志愿军根本没有有效手段压制美军炮火,一些关键阵地又不能丢,死守则伤亡巨大。这也证明朝战中志愿军并未像很多人诬蔑的那样打“人海战”。

(6)作战思想

由于经验不足,在敌人海陆空现代化装备的立体优势面前,仍沿用过去国内一些老战法,比如仍采用“围而不歼,围点打援”对付国民党的打法。尤其是仍按过去国内经验挖战壕,正中美军火力点,阻击防御工事经常被美军炮火整个掀翻。当志愿军认识到这些错误时,已造成了很大伤亡损失。

后来,总结经验,发展了很多有效的战略战术,敌我伤亡比大大改变。如1951年夏、秋防御和反击战中,敌我伤亡比例达到了3:1以上。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由于第一次战役美国没有搞清中国军队的实力,认为在面对面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不可能是美军的对手,所以继续分兵冒进,结果大败。在这次战役中,以“四野”为主的西线获得全胜,三面包围了美军,但美军在损失了大量人员装备后,成功地逃出了包围。在东线,有人说以“三野”为主的东线在包围了美军后,自身损失惨重,而美军最后冲破包围,携带装备和人员扬长而去,是中国军队的失败。其实这只说到其一,没说到其二。当时在东线,中国军队缺衣少穿,还没有重武器,但仍然毅然发起进攻,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东南两水洞围歼南朝鲜军第6师一个加强营,并俘美军顾问一名。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第二次战役的意义在于:中国士兵排山倒海、奋不顾身的冲击,彻底扭转了美国对中国军队的蔑视。从此,美军一发现其侧后有中国军队出现,立刻撒腿就跑。在第二次战役后,美军从低估中国军队发展到高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从清川江到“三八线”,西线美军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向后狂奔了200多公里,东线的10多万美军也在只有少数中国军队逼近的情况下,销毁了大量物资仓皇下海逃去。其实如果美军凭实力节节抵抗,步步后撤的话,中国军队要打到“三八线”很难。战役后,东线9兵团足足休整了5个月才重新投入战斗,很多战斗骨干在严寒中失去了战斗力,但他们的对手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也是过了3个月才重新投入前线。冰天雪地中的中国军队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2个月的战争主动权。

第二次战役后,中国军队不战而抵“三八线”,战力疲乏,彭德怀从实际出发,要求先休整再过“三八线”。但当时国际上认为此时停下是示弱的表现。于是已经连续征战了2个多月的志愿军将士又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冲击。出乎我们意外的是,美军为我第二次战役的余威所慑,一触即溃。本来1个营的美军需要2个团的我军才能歼灭,但如今被我2个连的队伍一冲就垮,美军又不战而放弃了汉城。虽然我们的很多高级将领认为美军是故意后退,引诱我军冒进攻击,但没有一个美军高级将领承认他们有诱敌深入的战略。第三次战役在军事上收获不多,但在政治意义上收获重大:近代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次攻进了一个外国的首都。

第三次战役的轻松胜利,使得我方开始高估自己,要求彭德怀继续进攻呼声渐高,此时彭德怀没估计到美军会很快反攻。美军在更换了统帅后,新任司令李奇微重整了军纪士气,立刻发动了反攻。在第四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取得了“横城反击战”的胜利,但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在随后的“砥平里围攻战”中没有达到目的。李奇微从第三次战役后总结出我攻击的时间只能维持7天,又从“砥平里围攻战”看出了我军的攻击能力不强,从此真正认识了中国军队的能力和缺陷,美国还把“砥平里围攻战”看作是朝鲜战争的又一个转折点。在第四次战役中,中国士兵尽管依然奋不顾身地战斗,但由于综合实力不济,也只能且战且退,逐步退回到“三八线”。但中国士兵的拼死阻击,也让美军心理十分忌惮,只敢小心渐进,不敢轻言胜利。

中国军队尽管退回到“三八线”,但依然轻视美军的战斗力,随着国内第19兵团、第3兵团的来到和第9兵团战斗力的恢复,又发起了第五次战役,仍然希望像第三次战役那样一口气推进。但此时的美军已经不再一触即溃了,而是节节抗击、步步后退。中国军队经过2个阶段的反攻,虽然大量歼灭了敌人,但都没达到最初的战略上的目的。在消耗完作战物资后,中国军队又开始了例行的后撤休整。但此刻,彭德怀没有精密地组织后退的行动,美军乘势发动了“箝入式”的反攻。突破从西边开始,朝鲜人民军一军团首先抵挡不住冲击,开始后退,影响到了19兵团的65军,65军没有完成兵团交给的阻击任务,提前撤出了阵地,连带着63军也开始后退。63军在后撤时由于通讯手段的落后,没有通知到东边的60军。在西边,3兵团司令部电台被炸,失去指挥,12军阵地又被突破,又影响到15军,15军见形势不好,自行决定后撤,但没有通知西边的60军,结果造成60军180师孤军突出。同时,第二阶段担任反击的9兵团27军及配属的12军部队也被截断。被截断的27军先就地挡住了美军的正面进攻,然后机动灵活地重新选择了后撤路线,摆脱了危机。但60军180师由于军事领导的指挥失误,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国士兵的被俘人员中,80%是第五次战役被俘的,其中63军、15军、20军又占2/3,其中180师的被俘人员又占3兵团的2/3。“箝入式”的反攻也不是美军的特长,参与反攻的“特遣队”人数不多,不敢近战夜战,很多地方靠火力封锁,使得我军趁夜脱险。

通过第五次战役,中国认识到靠现有的实力是无法把美国人赶下海的,于是战争的目标转变为保持战前状态。而美国也不希望继续陷在朝鲜,因此谈判有了共同的语言,2年的“停战谈判”拉开了帷幕。



我还发表了:

黄克诚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林彪”条释文的意见决定了中央对林彪的评价基调


“九天”无人机是不是美军的克星?


美军钻入毛泽东设下的陷阱:“越过三八线”--美国人笔下的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强悍(四)


“越过三八线”--美国人笔下的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强悍(三)


“越过三八线”--美国人笔下的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强悍(二)


“越过三八线”--美国人笔下的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强悍(一)


苏-57和歼-20差距在哪里?


美国人笔下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战斗得非常惨烈


朝鲜人民军的战力如何?介入乌克兰后能打赢吗?


“中山”是不是日本人给孙文安的姓,所以他自己不用?


抗战史上最令人动容的绝笔:他日波涛如山,就是我来见你了


“百团大战”双方各死了多少人?看敌我双方对“大战”的叙述


龙陵战役:滇西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让世界认识中国远征军


乾隆、慈禧每天的御宴都吃的是啥


50年前的上海老照片


毛泽东《沁园春·雪》修改前的原作是怎样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