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Donald Hilvert教授团队在“JACS”上报道了题为“Myoglobin-Catalyzed Azide Reduction Proceeds via an Anionic Metal Amide Intermediate”的最新研究成果。
由血红素蛋白催化的亚硝基转移反应在碳氮键的立体选择性形成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力。然而,生产亚硝基转移和不希望的亚硝基前体还原之间的竞争限制了这种生物催化方法的广泛实施。在这里,我们研究了模型血红素蛋白肌红蛋白对叠氮化物的还原,以获得控制关键反应中间体命运的因素的机制见解。在这个体系中,反应通过一种被提出的亚硝基中间体进行,该中间体被迅速还原和质子化,得到一种反应性的亚铁酰胺,我们通过UV/vis和Mössbauer光谱、量子力学计算和x射线晶体学对其进行了表征。亚铁酰胺的限速质子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胺是催化循环的最后一步。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对血红素蛋白催化叠氮化物还原的理解,并为未来的酶工程运动提供指导,以创造更有效的亚硝基转移酶。此外,利用化学酶级联中的还原反应为取代吡咯提供了一条潜在的实用途径。
要点1. 为了研究血红素依赖性叠氮化物还原,作者选择了氧储存蛋白肌红蛋白作为血红素系统的模型。作者合成了一组初级叠氮化物,它们是EDA的结构类似物(图1a)。将2-叠氮乙酸乙酯(Az-1)、1-叠氮丁酮-2- 1 (Az-2)和2-叠氮乙酰胺乙酯(Az-3)与Mb*在氮气气氛下孵育,均未发生反应。然而,在加入还原剂二亚硝酸钠后,观察到Az-1和Az-2的氮气立即演化,程度较轻。相比之下,在这些条件下,Az-3与酶没有明显的反应。在没有酶的情况下,用二亚砜处理叠氮化物时,没有观察到气体的析出。用核磁共振监测了这些反应。纯Az-1的核磁共振谱由化学位移为δ 4.1 ppm(两个氢)的四重态、3.9 ppm(两个氢)的单重态和1.1 ppm(三个氢)的三重态组成。
该工作捕获并表征了血红素蛋白催化叠氮化物还原为胺的活性阴离子铁中间体。从这项研究中获得的见解可能会启发预防这种通常不受欢迎的副反应的策略,并促进肌红蛋白变体的发展,这些变体能够催化其他具有挑战性的分子间亚硝基转移反应。
Matthias Tinzl, et al. Myoglobin-Catalyzed Azide Reduction Proceeds via an Anionic Metal Amide Intermediate. J. Am. Chem. Soc. 2024, doi.org/10.1021/jacs.3c09279.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cs.3c09279
声明:
本文仅为了分享交流科研成果,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联系邮箱或添加小编微信删除。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Nat. Commun | 穆斯堡尔谱研究地核-地幔边界压力下FeO的熔化和缺陷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