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多核三苯胺膦配体 ([tBuL]3−) 的合成及其在分离全 FeI 簇 (tBuL)Fe3 (1) 中的用途,该簇具有最大高自旋 S = 9/2 [FeI3] 核。化合物 1 促进无机/有机叠氮化物、氰酸盐和膦酸盐的分子内多电子还原,得到相应的 [Fe3]− 磷族元素 (tBuL)Fe3(μ3−N) (2) 与 [(tBuL)Fe3(μ3−P)(CO) ]− (3),其中具有混合价态的化合物 3 是罕见的具有桥联磷基配体的顺磁性过渡金属配合物。硝基和磷基加合物 2 和 3 分别表现出丰富的电化学性能,每种化合物至少观察到四次氧化还原。此外,对低价化合物 1 和 3 的 SQUID 磁力测定研究表明,这两种化合物都存在明显的慢磁弛豫,其中化合物 3 表现出单分子磁性行为。这项研究揭示了全低价三铁络合物的分子内多电子氧化还原,并展示了中价氧化产物中潜在的氧化还原化学。
要点2. 1 和 3 的单分子磁性质:微调分子几何形状中的低价 Fe 物种已被证明表现出大的未淬灭轨道角动量,导致在没有外部磁场的情况下缓慢的磁弛豫。对于 [FeII/FeII/FeI] 簇化合物 3,观察到 χM′信号,在 1.8 K (H = 0 T) 处具有最大值 ~100 Hz。在高温状态 (T = 3.6−4 K) 中,ln(τ) 与温度倒数的线性关系表明 τ 呈指数温度依赖性,并且该温度范围内的自旋弛豫可能由 Orbach 机制主导。在中间温度 (T = 3.6−2.5 K) 下,ln(τ) 与 1/T 图的线性偏差表明其他机制(例如自旋晶格介导的拉曼和/或与温度无关的量子隧道效应)对自旋弛豫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最低温度范围 (T = 2.5−1.8 K) 内的弛豫时间几乎与温度无关,表明磁化的量子隧道效应可能是这些温度下的主要自旋弛豫机制。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三阴离子苯胺基膦配体平台 [tBuL]3−,用于稳定全 FeI 三核簇 (tBuL)Fe3(1)。展示了一种介导多个 FeI 分子内氧化还原化学反应的多核 FeI 系统,并举例说明了中价氧化产物中潜在的氧化还原灵活性。磷化物簇的形成以早期的聚羰基簇化学为基础,模板簇提供了制作金属主配位球的独特优势,以促进协同底物激活而不损害簇核心完整性。目前团队正在进行化合物 1 与环境相关小分子(N2、CO 和 CO2)反应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声明:
本文仅为了分享交流科研成果,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联系邮箱或添加小编微信删除。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Nat. Commun | 穆斯堡尔谱研究地核-地幔边界压力下FeO的熔化和缺陷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