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 2024丨胡志皇教授分享无EGFR/ALK突变晚期NSCLC免疫化疗反应性的生物标志物探索结果

2024-10-25 19:37   江苏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在近期落幕的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2024)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胡志皇教授报告的一项针对IIIB-IV期无EGFR/ALK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研究,基于血浆蛋白质组学,探索了预测免疫化疗有效性的生物标志物,以期为NSCLC治疗反应性和结局提供参考。

研究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改善NSCLC等多类癌症患者生存期的重要疗法,然而如何预测个体反应和治疗结果仍存挑战。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105例IIIB-IV期无驱动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且均接受一线免疫化疗(IC)。治疗前采集血液样本,用于血浆蛋白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析。采用Olink邻近扩展分析血浆中92种免疫相关蛋白,并对PBMC进行转录组测序。

研究结果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8.2个月和25.3个月。基线血浆中8种蛋白(CD27、TWEAK、CD8A、GZMH、IL6、PGF、TIE2和TNFRSF12A,见表1)的水平与OS显著相关(P<0.05)。值得注意的是,CD27和TWEAK水平较高与更佳的OS相关;而其他6种蛋白则与不良结局相关。
表1. 不同血浆蛋白水平与OS相关性
构建了预测IC治疗疗效的模型。单因素(U)和多因素(M)Cox回归分析均证实,该模型可独立预测更差的PFS和OS(U风险比:PFS为3.0,OS为4.9;M风险比:PFS为3.1,OS为4.8,P<0.05)。KaPlan-Meier分析证实PFS和OS存在显著差异(P<0.05)。十折交叉验证证实,该风险评分可预测IC后12个月的OS和12个月的PFS,AUC分别为0.80和0.72。此外,基线PBMC分析显示,低风险组中B细胞、CD4+初始T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显著富集(P<0.05),而高风险组中M2型巨噬细胞水平显著较高(P<0.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开发了基于血浆蛋白的免疫治疗预后的预测模型。低风险患者可能表现出更强的系统性免疫反应,而高风险患者则可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PBMC特征显示指示价值。

 

如发现文内有误请联系我们

编辑:Joey
审校:Rainsy Ding
排版:Joey



*本文不构成任何诊疗相关意见和建议,仅供医疗人员参考学习

长按左方二维码查看详细申明

POCKETIN

ESMO 2024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1.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跟踪机器人提供。
2.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提供的医学翻译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

3. 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微信联系我们(WeChat: TIANNA-AI999)

4. 2023年8月起,POCKETIN引入人工智能(ChatGPT、文心一言),专业编辑携手AI编辑开启会议速递新体验。

POCKET ONC
AI机器人检索并发布肿瘤学领域全球最新学术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