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一起来梳理半月板模块的相关内容。
一、半月板的形态
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呈"C"字型,外缘厚,内缘薄,紧密附着在胫骨平台中部的髁间结节处。2个半月板同时也附着在胫骨外围的关节囊扩展结构、以及股四头肌扩张的筋膜上,当股四头肌收缩时半月板被向前牵拉。
内侧半月板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外侧半月板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活动性比内侧半月板大得多相对不易受到损伤。
二、半月板的功能
半月板的主要功能是稳定膝关节、传递应力和协助润滑关节。
胫股关节是一个完全不吻合曲面,通过膝关节的应力集中在很小的面积上,所以极不利于载荷传导。因此半月板的存在不但将大部分的载荷经本身传递到下面的胫骨关节面,并且大大扩充了关节接触面,加强了关节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其成臼作用,使完全不吻合曲面变成为对传导载荷最理想的轻度不吻合曲面。
即当小载荷时,主要通过周缘的半月板传导;而随着载荷的增加,则逐渐扩展到压力最集中的中间区,如此可保持最大压应力与平均压力十分接近,从而避免了压应力的过分集中。因此在切除半月板时,应尽量地保存未遭损伤的半月板,从而最大可能地保留半月板的功能。
三、半月板的矛盾运动
半月板的矛盾运动是指膝关节在屈伸和旋转过程中导致的、半月板向两个相反方向的运动。
膝关节屈伸时,半月板随小腿的移动而前后移动;旋转时,半月板随大腿的移动而移动。
膝关节屈曲时半月板向后移动,其后半被压于股骨髁后部;胫骨内旋时外侧半月板向后方移动,胫骨外旋时,外侧半月板向前方移动;
而内侧半月板因其后外侧与内侧副韧带紧密相连,相对固定、活动范围较小,当膝关节伸直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前半正好嵌于股骨髁前部和胫骨髁前部相对关节面之间。同时因为股骨内侧髁在内侧半月板上旋转的范围比较大,一且嵌于关节间,则容易破裂。
因此内侧半月板破裂的机会几乎比外侧半月板多7-10倍。内侧半月板破裂多发生于膝关节由屈曲至伸直时、股骨的骤然内旋,此时内侧半月板向关节中心移动,半月板的中部边缘附着部分可发生撕裂。
四、半月板的损伤机制
半月板能够平衡膝关节内压、改善膝关节灵活性、缓冲膝关节股胫关节对位的压力,但是当膝关节运动过程中,发生扭转,增生、挤压等,就可能会造成半月板矛盾运动,引起半月板损伤。
当膝关节处于屈曲位、而胫骨固定时股骨下端由于外力骤然过度旋内、伸直,可导致内侧半月板撕裂,或者股骨下端骤然外旋、伸直外侧半月板也可发生破裂;
起跳或高处落下时,如果人体的缓冲技术不到位/膝关节压力过大也可能造成半月板撕裂;
膝关节在急速扭转时、又受到横向外力,也易造成半月板撕裂同时可能并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或断裂。
注: 内侧半月板因为移动的幅度比较小其受伤的可能性比外侧大。
五、半月板损伤表现和保守治疗
半月板损伤后的常见表现主要包括:
局限性疼痛、膝关节肿胀弹响和绞锁、股四头肌萎缩、打软腿以及在膝关节间隙或半月板部位有明确的压痛,同时如果处于急性期时,膝关节还会有积液,关节屈伸活动严重障碍等情况。
那么在半月板损伤后,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保守治疗:
①半月板是在血供丰富区的撕裂;
②撕裂不要超过2cm长度;
③膝关节要带夹板限制活动6周;
④根据半月板缝合的情况进行康复;
⑤急性伤。
但是如果损伤超过3周仍然有半月板损伤的表现,表明半月板自己愈合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手术治疗。
当然如果是处于急性损伤,就需要遵循RICE原则:制动、冰敷、加压、抬高。
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或想要分享相关经历,都可以在社群内发言,也欢迎更多优秀的康复从业者加入我们一起交流~
—— Reborn Never Late ——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小编→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