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化债以来,不同区域根据自身债务状况,面临不同的融资环境,进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融资规模以及投资、经济增速。从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在融资、财政和经济方面整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结构上分化加大,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更为依赖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非标方面弱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从社融数据看,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社融今年前三季度表现同比减少。从结构上来看,政府债券方面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优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体现其更为依赖地方政府显性债务,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增加的主要为贵州、天津等化债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债券的分项来看,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债券融资整体收缩,12个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减少1025亿元,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增加820亿元。非标融资方面,前三季度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非标融资为负,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压缩更为明显。前三季度非标融资-603亿元,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非标融资-480亿元,单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来看,河南、北京非标压缩最为明显。
经济分化不完全受债务影响。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增速来看,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整体表现优于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但内部省(直辖市、自治区)间分化较大。前三季度,我国GDP为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12个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平均为4.63%,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同比的平均增速4.86%。但省(直辖市、自治区)间分化较大,内蒙古自治区作为重债省(区)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一位,而山西、海南、广东等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却在全国处于后列。
投资与债务管控存在较大关系,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增速(平均1.42%)整体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投资增速(平均5%),内部表现也有所分化,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并非都出现明显回落。部分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投资增速亮眼,内蒙古自治区前三季度投资增速11%,而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投资则大幅下降。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西藏自治区、河南、上海、北京、河北增速均在6.5%及以上,但广东、四川等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增速同样较低。
一线地区消费弱。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相对较慢,北上广均位居后五名之列,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速较快。消费同样如此,北上广社零和居民消费排名均在后几位,北京上海社零增速前三季度为负。前三季度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滑,其中下滑排名前三的为青海同比下跌32.2%,山西同比下跌28.4%,贵州同比下跌27%。此外,吉林、辽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云南、内蒙古自治区前三季度企业盈利跌速均在10%以上。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上涨,其中西藏自治区增速最高,同比上涨52.3%。
1-8月各地财政收支增速分化,各地区财税走势整体偏缓,收入增长承压,支出低增长,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整体高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预算收支处于缓慢增长状态。部分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整过程中分化明显,例如天津、重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支均处于高增长区间。2024年1-8月仅有上海实现财政盈余,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2024年前三季度均为财政赤字,其中四川、河南的财政收支赤字超过4000亿元,天津市财政收支赤字最少,为-649.72亿元。土地市场继续低迷,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30省(直辖市、自治区)土地市场中,仅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交额实现同比增长,仅陕西、辽宁成交面积同比增长。
风险提示:统计数据误差、政策边际变化超预期、基本面修复超预期
各地前三季度经济、财政和融资数据相继公布,我们通过盘点各地经济增长、财力以及融资状况的变化,分析各地发展态势和未来债务风险。
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情况
1、生产面
前三季度,经济大省继续挑大梁,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来看,广东、江苏前三季度GDP总量均超9万亿元,分别为9.99万亿和9.77万亿,占全国GDP总量的16.30%和15.94%,山东、浙江前三季度GDP均超过6万亿元,占比分别为11.74%和10.21%。2024前三季度前四大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占全国GDP总额的54.2%,占比与2023年同期占比基本持平。
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增速来看,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整体表现优于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但内部分化较大。前三季度,我国GDP为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12个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平均为4.63%,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同比的平均增速4.86%。但省(直辖市、自治区)间分化较大,内蒙古自治区作为重债省(区)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一位,而山西、海南、广东等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却在全国处于后列。
而从工业部门工业增加值来看,2024前三季度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中西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长领先。12个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平均同比增长为5.33%,明显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同比的平均增速7.27%。西藏自治区、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徽、贵州、江西、山东、海南、湖北等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自治区同比增长18.8%,甘肃同比增长12%,宁夏回族自治区同比增长10.1%,是增长最快的三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而山西、黑龙江同比下跌,分别为-0.9%,-2.7%。
2、需求面
一线消费疲弱。从社零数据来看,消费增长增速为负的海南、上海、天津、青海、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分别同比下滑6.2%、3.4%、3.2%、3.1%、1.6%,湖南、河南等中部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领先。从居民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来看,上海表现同样较弱,前三季度同比下滑0.86%。表现较为强劲的则是基数较小的地区,如海南、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
年内整体外贸景气度较好,中西部增速较高。前三季度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现同比正增长,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负增长,地区间分化程度较大。受益于“一带一路”等政策,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金额增速较高,尤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基数较低,同比增长达29.10%,明显优于其他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中部省(直辖市、自治区)江西和湖南同比表现较弱,分别为-21.6%和-10.1%。
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增速(平均1.42%)整体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投资增速(平均5%),内部表现也有所分化,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并非都出现明显回落。部分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投资增速亮眼,内蒙古自治区前三季度投资增速11%,而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投资则大幅下降,分别同比下降11.4%和7.9%。此外,贵州、青海等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也处于较低增速水平。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西藏自治区、河南、上海、北京、河北增速均在6.5%及以上,但广东、四川、山西、湖南等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增速同样较低。
3、收入面
我们分别观察企业、居民和政府三者收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布情况。用工业企业利润来观察企业面,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观察居民收入变化。由于财政较为重要,我们将财政收支单独成节进行分析。
前三季度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滑,部分资源性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盈利下滑,其中下滑排名前三的为青海同比下跌32.2%,山西同比下跌28.4%,贵州同比下跌27%。此外,吉林、辽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云南、内蒙古自治区前三季度企业盈利跌速均在10%以上。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上涨,其中西藏自治区增速最高,同比上涨52.3%,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福建同比增速超过20%。
相对来说,前三季度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居民收入同比均增加,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速相对较慢,北上广均位居后五名之列,低基数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速较快。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最低的三个地区为海南、广东、北京,分别同比增长3.67%、3.92%和4.0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的为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为6.53%和5.61%,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在5%以下,相互差距并不大。
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支
1-8月各地财政收支增速分化,各地区财税走势整体偏缓,收入增长承压,支出低增长。因基数效应、产品利润的下降、土地市场的低迷以及缓税等措施,导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预算收入增速普遍较低。同时,受制于收入增长动力不足以及前期基数原因,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也显著放慢,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整体高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来看,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预算收支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但也存在特殊省(直辖市、自治区),如西藏自治区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相对较快的同时,财政收入增速达到了17.96%;陕西、内蒙古自治区、青海财政在保持一定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的同时(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39%和0.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66%、-6.80%和-9.22%。
部分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支双旺。例如天津、重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支均处于高增长区间。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整过程中分化明显。
财政收支增速变化格局之下,2024年1-8月仅有1个财政盈余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海,2024年上海市实现财政盈余644亿,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2024年1-8月均为财政赤字,其中四川、河南的财政收支赤字超过4000亿元,分别为-4592.60亿元、-4250.30亿元,天津市财政收支赤字最少,为-649.72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30省(直辖市、自治区)土地市场中,仅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交额实现同比增长,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024年1-9月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海南、福建、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共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交金额同比上升,增速最快的海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交额同比增速分别为32.31%、28.51%。1-9月成交金额同比跌幅超过50%的有天津、广东,其中天津土地成交金额下滑最多,同比下降达55.76%,广东同比下降55.13%。
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融资情况
在化债的背景下,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融资情况呈现分化特征,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强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债券、非标方面弱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
一线融资扩张,经济大省融资大幅收缩。前三季度社融中7个省市同比增长,其中上海、北京同比增长最多,分别同比上涨2942亿元、1304亿元。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社融较上年同期均减少,其中浙江、广东和江苏收缩明显,同比减少11782亿元、8798亿元、8695亿元,位列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末席。
从结构上来看,政府债券方面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优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体现其更为依赖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经济较强地区融资出现同比收缩,上海、福建等地收缩明显,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增加的主要为贵州、天津等化债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共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增加,分化明显。其中河北、上海和河南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减少,同比分别减少428亿元、338亿元和213亿元。而江苏、贵州和湖北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增幅明显,分别增加955亿元、714亿元和463亿元。
从社融数据中企业债券的分项来看,12个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减少1025亿元,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增加820亿元,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债券融资整体收缩。
从wind口径城投债的净融资情况来看,在债务管控的背景下,由于名单内主体的范围、出函的便利性等因素影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差异较大,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为净融资,绝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为净偿还。从净融资来看,排名前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吉林、河北和江西,排名后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江苏、浙江和广东。
非标融资方面,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非标融资为负,我们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承兑汇票来衡量非标融资,12个省份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压缩更为明显,前三季度非标融资-603亿元,19个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季度非标融资-480亿元。浙江、江苏非标压缩最为明显,分别压缩2030亿元和1870亿元,北京、河南、重庆同比增加最多,分别为3436亿元、1632亿元和1147亿元。
风险提示
统计数据误差:本文数据来自于万得、中指等数据库,可能存在误差。 政策边际变化超预期:如果相关的财政、化债等政策出现变化,可能对趋势造成影响。 基本面修复超预期:若经济基本面修复超预期,可能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展及数据产生影响。 |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