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轮化债来看本轮信用投资|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文摘   财经   2024-10-18 15:24   北京  





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提到,“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并强调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大规模化债政策出台后,市场走势将如何演绎?以史为鉴,本文结合历史上三轮大规模的化债进行分析。

2015-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大规模置换存量政府债务。首轮债务置换可追溯至2008年,四万亿投资计划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激增, 2011-2015年,先后开展了三轮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第三轮审计对2014年12月31日尚未清偿完毕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进行清理甄别,审计结果显示,2014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即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5.4万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8.6万亿。融资平台是地方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占存量债务的39%。第三轮债务审计后,开启了三年置换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债务的计划,2015-2018年共发行置换债12.2万亿元。2015年出台大规模化债政策后,2015年5月-2016年8月,城投信用利差明显收窄。随后债市牛熊迅速切换,叠加城投融资进入紧缩周期,信用利差随之震荡走扩。

2020年6月-2022年6月:多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置换隐债。新《预算法》和43号文出台后,地方仍通过多种方式违规举债或变相举债,增加了大量的隐性债务,因此财政部在2018年8月开启新一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摸底,并安排十年隐债化解计划。此后每年均安排了一定规模的地方债额度置换隐性债务,2020年6月-2022年6月累计发行了11427亿元的特殊再融资债:2020年6月-2021年9月,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总计发行规模6320亿元,在2021年10月-2022年6月,广东、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陆续推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共发行5108亿元特殊再融资债。由于本次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规模有限,且时间、区域相对分散,并未成为影响信用利差的主导因素。

2023年10月-2023年12月:集中大规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近几年,土地财政收入明显下滑、地方财政收入承压、城投融资周期偏紧,地方债务问题面临考验。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央首次提出通过“一揽子化债方案”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2023年10月-12月,各地合计发行13885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其中贵州、天津、云南等债务压力较大、经济欠发达区域获得的额度较多。本次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后市场反应较大,贵州、天津、云南等发行额度较多的区域城投信用利差大幅收窄,从调整的顺序来看,高评级、期限较短的城投债信用利差率先收窄。

近年力度最大的一次化债举措出台后,地方化债压力明显减轻,关注目前存量高估值债券。未来除每年安排一定规模专项债用来化债之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且是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预计一次性的化债规模应该在2.2万亿以上。10月14、10月15日两个交易日,各地城投信用利差均普遍收窄,后续随着化债资金的落地,如果城投债券融资持续严控,城投信用利差或将进一步收窄,尤其是高估值城投债将愈发稀缺。参考2023年4季度特殊再融资债落地后,预计高等级、短久期的城投债信用利差先收窄,随后是中低等级、中长久期。

估值2.6%及信用评级AA+及以上的信用债还有哪些?2024年8月5日-10月15日,高于2.8%估值的债券从0.9万亿上升到4.76万亿,其中城投债22811亿元,产业债19763亿元,金融债5039亿元。城投债方面,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天津、重庆和河南。行政级别方面,地级市级、区县级的高估值城投债规模较大。产业债方面,主要分布在房地产、综合、非银金融、建筑装饰和煤炭行业。金融债方面,主要是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次级债,集中在浙江、河北、河南、广东和山东等地。


风险提示:城投融资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财政政策超预期






1012日(星期六)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提到,“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并强调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大规模化债政策出台后,市场走势将如何演绎?以史为鉴,本文结合历史上三轮大规模的化债进行分析。

1、历史上三次大规模债务置换

1.1 2015-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大规模置换存量政府债务

首轮债务置换可追溯至2008年,四万亿投资计划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激增,为加强地方债务管控,2011-2015年,先后开展了三轮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央政府投资1.18万亿,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82万亿,而彼时受限于地方政府不得独立举债的规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激增,债务膨胀过快积累了一些风险,因此2011年和2013年,审计署先后开展了两轮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20148月,《预算法》修订,赋予地方政府以地方政府债券的形式独立举债的权利,201410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系统性的地方债务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中央开启了第三轮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对20141231日尚未清偿完毕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进行清理甄别,审计结果显示,2014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即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5.4万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8.6万亿。融资平台是地方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占存量债务的39%

第三轮债务审计后,开启了三年置换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债务的计划,2015-2018年共发行置换债12.2万亿元。第三轮债务摸底后,2015年,财政部印发《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事项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财预[2015]225号),开始为期三年的债务置换,“存量债务中通过银行贷款等非政府债券方式举借部分,通过三年左右过渡期,由省级财政部门在限额内安排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根据2014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截止2014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4万亿中,1.06万亿元为债券形式,14.34万亿元为非债券形式,根据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用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掉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债务部分,最终实际发行了12.2万亿元置换债。

2015年出台大规模化债政策后,城投信用利差明显收窄。大规模地方债对存量债务的置换明显缓解了城投债务压力,20155-20168月,信用利差大幅趋势性收窄。进入2016年四季度,随着资金面收敛和基本面企稳,债市牛熊迅速切换,债券估值快速上行,叠加城投融资进入紧缩周期,信用利差随之震荡走扩。

1.2 2020年12月-2022年6月:多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置换隐债

新《预算法》和43号文出台后,地方仍通过多种方式违规举债或变相举债,增加了大量的隐性债务,因此财政部在20188月开启新一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摸底,并安排十年隐债化解计划2017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到隐性债务,隐性债务指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20188月,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地方全口径债务清查统计填报说明》,全面摸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但本次隐性债务摸底结果并未对外公布。2018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在未来5-10年内化解隐性债务,此后严控隐性债务新增、化解隐性债务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和纪律底线。

制定十年隐债化解计划后,每年均安排了一定规模的地方债额度置换隐性债务,其中20206-20226月累计发行了11427亿元的特殊再融资债。鉴于弱资质区域化债难度较大,在2019年,中央层面推出了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选取了湖南、贵州、云南、辽宁、内蒙古、甘肃六个省份及自治区,针对财力较弱的部分区县,发行置换债券置换隐性债务,最终总规模为1579亿元。20206月起,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扩容,特殊再融资债替代置换债成为新的隐债置换品种,20206-20219月,多个省市获得特殊再融资债额度,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总计发行规模6320亿元。而在202110-20226月,广东、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陆续推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共发行5108亿元特殊再融资债,20226月,广东、北京均已完成隐性债务清零工作。20206-20226月,这一轮特殊再融资债总计发行约11427亿元。

202012-20226月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规模有限,且时间、区域相对分散,并未成为影响信用利差的主导因素。2020年11月,永煤出现风险事件,低评级信用利差明显走扩,信用环境整体偏紧,叠加城投融资管控趋严,货币政策偏宽松,机构资产荒持续演绎,因此2020年末-2021年8月初,城投信用利差震荡下行。2021年8中旬-2022年3月,债市多空因素交织下,信用利差整体震荡。2021年4月-8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同时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但多重因素对经济修复造成扰动,信用利差整体跟随收益率震荡下行。在此期间,2020年6月-2021年9月发行的632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区域较分散且发行时间较长,并未对城投信用利差产生显著影响。而2021年10月-2022年6月,广东、北京、上海累计发行的5108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均为经济发达区域,本次债务置换带来的信用改善也有限。

1.3 2023年10月-2023年12月:集中大规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

近几年,土地财政收入明显下滑、地方财政收入承压、城投融资周期偏紧,地方债务问题面临考验。20237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这是中央首次表态将通过“一揽子化债方案”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特殊再融资债大规模集中发行,202310-12月,各地合计发行13885亿元,其中贵州、天津、云南等债务压力较大、经济欠发达区域获得的额度较多。

本次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后市场反应较大,贵州、天津、云南等发行额度较多的区域城投信用利差大幅收窄2023年债市利率处于震荡调整阶段,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后并未对城投债整体利差带来趋势性影响,而由于本次特殊再融资债额度对重债省份有所倾斜,因此市场一致做多发行额度大的弱资质区域,其中2023/7/31-2023/12/29,天津、贵州、云南的AA+城投债信用利差分别收窄256bp254bp403bp,收窄幅度远大于其他区域。

从调整的顺序来看,高评级、期限较短的城投债信用利差率先收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后,化债行情愈演愈烈,以天津为例,高评级AAA城投债信用利差率先大幅收窄,随后AA+AA信用利差逐步收窄;期限方面,2Y期以内的城投债信用利差率先收窄,且1Y期以内的幅度更大,随着短期城投债票息被逐步抹平,市场开始对弱资质区域拉久期,随后2-3Y的信用利差也迅速大幅收窄。

2、本轮“较大规模”债务置换的影响如何?

近年力度最大的一次化债举措,地方化债压力明显减轻1012日(周六)财政部表示,未来除每年安排一定规模专项债用来化债之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且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财政部表示,2023年一揽子化债中,财政部安排了2.2万亿地方债额度来化债和清理拖欠企业欠款,2024年财政部已经安排了1.2万亿。因此从这个表述来看,这次一次性的化债规模应该在2.2万亿以上,加上每年安排部分专项债用于化债,预计地方化债压力将明显减轻。

按当前化债政策来看,未来地方化债压力将得到显著缓解。2018年摸底隐债规模官方并未公布。我们如果粗略以30万亿估算,那么2023年末减少50%以后还剩15万亿左右。这次一次性化债如果在2万亿以上,剩余规模在13万亿左右。而2027年中之前完成化债,则意味着后续三年半年均化债3.7万亿左右。而按过去两年,地方债合计化债3.4万亿,年均1.7万亿。如果未来几年地方债年度化债规模与过去两年相同,那么地方政府自行化债规模2万亿左右,压力将明显减轻。

本次财政部发布会后,信用利差已出现明显收窄关注目前存量高估值债券10141015日两个交易日,各地城投信用利差均普遍收窄,其中天津、云南、湖南等弱资质区域高等级城投债收窄较多,而江苏、浙江、福建等经济发达区域中低等级变化较大,机构资质下沉更多。后续随着化债资金的落地,如果城投债券融资持续严控,资产荒环境下城投信用利差或将进一步收窄,尤其是高估值城投债将愈发稀缺。参考20234季度特殊再融资债落地后,预计高等级、短久期的城投债信用利差先收窄,随后中低等级、中长久期的城投债信用利差跟随收窄。

3、估值2.6%且评级在AA+及以上的信用债还有哪些?

202485日之后,高估值债券比例显著上升,大于2.6%且评级AA+及以上估值的债券从0.9万亿上升到4.76万亿。202485日,估值在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债券规模为0.9万亿元,而截至20241015日,此规模上升为4.76万亿元。从结构来看,从202485日至20241015日,估值在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的城投债规模由3150亿元上升至2.28万亿元,同估值的金融债规模由1176亿元上升至5039亿元,产业债规模由5169亿元上升至1.98万亿元。

1015日存量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信用债4.76万亿,其中城投债22811亿元,产业债19763亿元,金融债5039亿元。

城投债方面,估值在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城投债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天津、重庆和河南,其规模及占比分别为4203亿元(18.43%)、2040亿元(8.94%)、1829亿元(8.02%)、1730亿元(7.58%)和1568亿元(6.87%),这五个省份发行的估值在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城投债规模占比达到49.84%

城投债行政级别方面,地级市城投债规模最大,其次是区县级和省级,其规模及占比分别是8674亿元(38.02%)、6803亿元(29.82%)和2848亿元(12.48%),这三个行政级别的城投债占比合计达到了80.33%

产业债方面,从行业分布看,房地产、综合、非银金融、建筑装饰和煤炭行业是估值在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债券主要的所属行业。20241015日,在估值在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债券中,按照申万行业分类,房地产、综合、非银金融、建筑装饰和煤炭行业的债券规模较大,分别为6067亿元、2104亿元、2012亿元、1549亿元和1378亿元,合计占比67.25%。从主体类型上看,地方国有企业(54%)、中央国有企业(20%)、公众企业(13%)占比较高。

金融债方面,估值在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债券主要是银行次级债,占85.3%,其次是保险公司债,占8.0%。银行2.6%以上且评级AA+的债券中,主要由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这部分银行集中在浙江、河北、河南、广东和山东等地。

通常估值2.6%以上的债券普遍含有特殊条款。其中,回售条款占到26%,调整票面利率占比38%,赎回条款占18%,提前偿还占1%,设置特殊条款有利于弱资质主体成功发行债券。

从剩余期限来看,估值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债券集中在2-3Y4-5Y分别占比19.15%28.34% 从隐含评级来看,估值2.6%以上且评级AA+及以上债券资质出现两极分化,以AAAAA-A+及以下为主,分别占比35%19%27%


风险提示

城投融资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财政政策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4年10月18日发布的研报《从历轮化债来看本轮信用投资》,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研报。

杨业伟 S0680520050001 
yangyewei@gszq.com

王春呓 S0680122110005
wangchunyi@gszq.com


相关报告
信用弱,待恢复|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通胀待回升——2024年9月通胀点评 | 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固收组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固收组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业谈债市
我们将在此公众号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寻找债市投资方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