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皮肤病,而是癌症预警?皮肤出现4种情况,早做检查为妙

文摘   2025-01-24 14:09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最近这皮肤真是越来越不对劲了,怎么抹了药还一直痒?”刘阿姨一边挠着手臂,一边低声嘟囔。
她今年刚过五十,按理说不算老,但最近身上这莫名的瘙痒让她烦躁不安,尤其是夜里,越痒越睡不着觉。
她以为是换季皮肤干燥的老毛病,随便抹了点药膏,谁知,不仅没缓解,反而越挠越红。
更让她不安的是,最近连脸上的一颗“老年斑”都变得奇怪起来,边缘变大了,还带点脱皮的感觉。
“该不会……真是病吧?”刘阿姨心里泛起了嘀咕。于是,她鼓起勇气去了一趟医院。然而医生的诊断却让她意想不到——日光性角化病,癌前病变。

“怎么可能?这不就是普通的皮肤病吗?”刘阿姨的疑问或许也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
其实,皮肤问题从来都不仅仅是“表面”的事,它可能藏着更深的健康隐患。



为什么皮肤异常可能是癌症信号?




皮肤是身体的“健康晴雨表” 。它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还承担着保护、感知、调节的多重使命。而当内脏功能出现问题时,皮肤往往会最先“发出求救信号”。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曾指出,癌症并非只表现在原发部位,它可以通过转移、浸润等方式影响皮肤,甚至直接引发皮肤异常。皮肤某些看似普通的变化,可能是癌症埋下的伏笔。



这四种皮肤异常,或许暗藏癌症的风险




皮肤奇痒
皮肤瘙痒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但如果它 无缘无故 地持续出现,甚至使用止痒药也毫无效果,可能就不只是皮肤干燥这么简单了。
突发性:没有明显诱因,突然开始瘙痒;
皮肤表面无异常:没有明显的红疹或湿疹;
与气候环境无关:换了环境也不改善。
这些瘙痒可能与癌细胞分泌的组织胺、蛋白内分解酶等物质有关,这些物质会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引发瘙痒感。常见的相关癌症包括淋巴癌、肝癌等 。
如果你的瘙痒久拖不愈,尤其是伴随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皮肤黄疸
“皮肤发黄”往往被认为是疲劳、饮食不当所致,但如果黄疸持续且伴瘙痒,那就需要警惕肝胆系统的问题了。
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都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清胆红素的升高会让皮肤、眼白变黄。
古人曾说:“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 肝脏本是人体的“解毒工厂”,一旦功能失调,就会通过皮肤、眼睛显现出来。
黄疸性皮肤发黄往往还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尽早检查肝功能。
痣的异常变化
有句俗话说:“十人九痣。”但并非所有的痣都安全无忧。如果你发现某些痣突然发生以下变化,就要格外小心:
颜色变深或不均匀 ;
边缘不规则 ,或迅速扩大;
表面破溃、流血或流脓
这些可能是黑色素瘤的表现,而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癌。
《黄帝内经》云:“因虚积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黑色素瘤的发生,与长期紫外线暴露、免疫力下降密切相关。
平时注意防晒、减少皮肤刺激,是预防黑色素瘤的重要手段。

蜘蛛痣或肝掌
刘阿姨的丈夫刘先生,38岁时查出肝癌晚期,而他早就有蜘蛛痣和肝掌的症状。
所谓蜘蛛痣,是毛细动脉扩张造成的皮肤小红斑,按压时中央红点会暂时消失。肝掌则是手掌大鱼际、小鱼际部位异常发红。
这些症状往往与肝癌、肝硬化等肝病相关。肝功能受损时,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才会出现这些异常。
如果你发现类似情况,千万别再拖延,尽早检查肝功能和相关指标。



如何应对这些皮肤异常?




血常规:了解身体炎症和贫血状况,初步筛查癌症相关线索。
肝功能检查:尤其适用于黄疸、蜘蛛痣等症状,帮助排查肝胆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特异性物质,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早期发现癌症风险。


皮肤是身体的镜子,它不仅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更时刻反映着内在的健康状态。当我们的身体发出求救信号时,请不要忽略;当皮肤出现异常时,请及时就医。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