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缓解压力,以为喝酒抽烟就有效?其实这些健康的解压方式,更能帮你放松身心!

文摘   2025-02-01 12:18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压力大了,就喝两杯!”“烦心事多,来根烟压压惊。”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耳熟?
甚至有人觉得,压力大时抽点烟、喝点酒,确实能立刻放松下来。
但胖姐要告诉你,这种所谓的“解压方式”,不仅治标不治本,长期下来还会让身体付出惨痛代价。
与其用这些“错误的方式”逃避压力,不如掌握科学有效的解压方法,真正帮助身体和心灵重回平衡。




喝酒、抽烟真能解压吗?




小陈,今年28岁,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
最近项目赶得紧,他每天加班到深夜,白天还得应付老板的各种需求,压力堆到快喘不过气。
“很累,但我睡不着,脑子里全是代码。后来朋友教我,睡前喝点酒,能助眠,我就试了试。”小陈说,开始时确实很管用,每晚一小杯啤酒下肚,脑子空了,倒床就睡。
但没过两周,问题来了:他发现 自己不喝酒就睡不着了,哪怕喝了酒,半夜也总是醒,第二天整个人更没精神。

类似小陈这样的情况,胖姐在日常咨询中碰到过不少。
还有人选择通过抽烟来缓解焦虑。
我的一个老读者李姐,40多岁,是个资深会计,平时压力大到胃疼。
她告诉我:“每次一烦躁,我就点根烟,感觉吸进去的时候,身体放松了很多。”可几年下来,李姐的胃病越发严重,体检还发现血压升高,医生再三劝她戒烟,她却无奈地说:“不抽烟,压力反而更大,根本戒不掉。”



喝酒助眠、抽烟解压,真的有效吗? 




从表面上看,酒精和尼古丁的确能让你感受到短暂的舒适。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减少焦虑感;尼古丁则能让人短时间内产生愉悦感。

但问题是,这种“解压”只是暂时的,它们非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长期使用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
酒精:催眠变失眠
酒精确实能让人快速入睡,但它会干扰睡眠的深度和质量,减少深睡眠时间。
长期酗酒还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会逐渐增加酒精摄入量,形成依赖。

尼古丁:越抽越焦虑
尼古丁能刺激多巴胺分泌,带来短暂的放松感,但很快身体会进入“尼古丁戒断期”,让人感到更加焦虑、烦躁。许多人误以为这是压力加重,其实是身体在“要烟”。
心理依赖:恶性循环
不少人一旦养成通过喝酒或抽烟解压的习惯,就容易陷入心理依赖——压力来了就靠这些东西缓解,反而忽视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



压力管理,从身体和心灵入手




压力的本质:交感神经“拉满”
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情感困扰,都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
这种反应由交感神经系统主导,它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以便我们应对可能的“威胁”。
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身体就会吃不消,出现失眠、焦虑、胃肠道问题甚至免疫力下降。


中医怎么看压力:气滞则百病生
中医认为,压力过大多属“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当压力让肝气郁滞时,就会引发胸闷、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问题。疏肝理气是关键,而不是靠外物“强行麻痹”。
科学的解压方式:动静结合
既然喝酒抽烟是错误的解压方式,那有没有既有效又健康的替代方法呢?胖姐总结了以下几个科学解压技巧:
身体放松:多运动,动汗为养
运动是缓解压力的“天然药物”。
无论是快走、瑜伽,还是跑步,都能促进内啡肽分泌,让你感受到自然的愉悦感。


压力是现代人生活中的“隐形杀手”,我们不能忽视它,但也别用“自毁式”的方式去缓解。

科学解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让身体和心灵轻松起来。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