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经常痒,却掏不出东西?或暗示这5个问题,别忽视了

文摘   2025-01-30 10:14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阿姨,别用头发丝掏耳朵,容易感染!”我站在社区义诊的摊位前,看着刘阿姨熟练地用一根细细的头发丝戳进耳朵里,忍不住劝了一句。
她笑着摆摆手,“不掏不行啊,痒得我觉都睡不好!”这句话让我心头一紧。
耳朵痒,看似小事,却可能是健康的“报警信号”。




为什么耳朵会痒?或许暗示这5个健康问题




外耳道湿疹
耳朵痒得让人坐立不安时,别急着掏!可能是外耳道湿疹在作怪。
湿疹是皮肤的一种炎症反应,耳道的皮肤同样娇嫩,稍有刺激或感染,就可能出现瘙痒、分泌黄色液体甚至疼痛。
急性期患者可能还会感到耳道里像着了火一样灼热难耐。
外耳道湿疹的诱因常常是 频繁掏耳朵、耳朵进水或化学物质刺激 。如果发现耳朵痒得厉害,甚至伴随渗液,最好及时就医处理。
真菌性外耳道炎
耳朵痒得夜晚都睡不着?耳道里也许有“真菌”在作怪。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因为耳朵内部环境潮湿、温暖,真菌得以滋生。
尤其是夏季流汗多、洗澡后耳朵没有彻底擦干时,真菌感染就会“趁虚而入”。
如何判断?真菌性外耳道炎通常会伴随耳屎增多、耳道瘙痒加剧的症状,掏耳朵时甚至能看到一些像“棉絮”一样的分泌物。

过敏反应
有些人天生敏感体质,耳朵也不例外。
如果你接触了某些 过敏原 ——比如化妆品、洗发水、花粉或粉尘,耳朵就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甚至灼热感。
尤其是爱美人士,使用发胶、染发剂时一定要小心,耳朵也需要防护。
螨虫
“耳朵里像有小虫子在爬,却什么也掏不出来!”这句话往往是螨虫入侵的典型表现。
螨虫是微小的寄生虫,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耳道正好是它们的“乐园”。
如果家中床单、枕头长期不清洗、不暴晒,螨虫就可能通过接触进入耳朵。
上火或外耳道炎
中医认为“肝胆火旺,可生风热”,上火时耳朵也可能会“中招”。
而外耳道炎则是耳道皮肤受伤后,细菌趁机感染引起的炎症,常见于耳朵进水或过度掏耳朵后。耳朵的瘙痒、红肿和疼痛感,可能就是炎症发出的信号。




掏耳朵越掏越痒?这些误区你要知道




用棉签掏耳朵更安全?
棉签其实并不适合清洁耳朵。它不仅容易将耳屎推得更深,还可能导致耳垢栓塞,堵住耳道。耳垢堆积后,就会影响听力,甚至引发耳痛和眩晕。
采耳是一种“健康享受”?
街边的小店采耳,往往不具备消毒条件。未消毒的工具可能携带细菌或真菌,反而增加耳朵感染的风险。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刺伤耳道,造成严重后果。



如何安全缓解耳朵痒?




用滴耳液软化耳屎
如果耳屎过多,可以使用 氧化氢、甘油或矿物油类滴耳剂 。每天滴1-2次,每次让滴耳剂在耳道内停留2分钟,这样既能软化耳屎,也能缓解瘙痒。


用温水湿棉签清理耳朵外部
用消毒棉签蘸取温水,轻轻擦拭耳道入口的脏物。注意,棉签的深度不要超过2厘米,避免损伤耳道皮肤。
定期清洁卧室环境,减少螨虫滋生
螨虫引起的耳道瘙痒,往往和家居卫生有关。建议每周清洗一次床单、枕套,最好放在阳光下曝晒。保持耳部干燥、清洁,也能有效防止螨虫入侵。


耳朵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窗口,保护它,不仅是为了避免困扰,更是为了守护我们的健康。耳朵痒时,千万不要随手掏,而是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对症处理。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