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虾都是吃抗生素、激素长大的?到底能不能吃?告诉你真相

文摘   2025-01-25 15:16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我还记得上周,一位读者在后台留言,语气里满是焦虑:“老师,我家孩子特别喜欢吃虾,可我听说养殖虾全是打抗生素、激素长大的,这种虾还能吃吗?会不会对健康有影响?”这位母亲的担忧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作为一名健康专栏作者,我深知食物安全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于是,这几天我翻阅了许多资料,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也希望给所有热爱美食又关注健康的你一个安心的答案。




抗生素、激素,真的无处不在吗?




“养殖虾是不是吃药长大的?”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不可否认, 在养殖过程中,的确有部分养殖户为了防治疾病或加速虾的生长,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 。
尤其是一些不良养殖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可能会滥用这些药物
滥用药物的现象并不是行业的主流。
事实上,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养殖水产品的药物使用已经有了严格的规定 。

每一批虾上市之前,都需要经过“休药期”,以确保虾体内的药物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的药物残留合格率已超过99%。
这让我们看到,行业的规范化正在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问题的根本在于:抗生素和激素到底对人体有多大危害?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摄入抗生素残留的食品,确实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而激素的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但我们必须清楚,这些危害的前提是“超标”或者“滥用”。
而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养殖虾,经过严格检测后,其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虾到底还能不能吃?




虾,尤其是罗氏虾、基围虾等养殖虾类,因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一直是餐桌上的“明星”。
虾中富含优质蛋白质、钙、镁、锌等微量元素,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
尤其是对孩子、老人等需要补充营养的人群来说,吃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怎么吃虾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保证健康呢?




选择正规渠道,避开“黑心虾”
在选购虾时,尽量选择大型超市、知名品牌,或是有资质认证的水产市场。正规渠道的虾经过严格检测,能确保药物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避免在路边摊、流动摊贩处购买来路不明的虾,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安全隐患。
看虾的新鲜程度
新鲜的虾往往壳体光亮、肉质饱满,有自然的海鲜香味。如果虾壳发白、发黑,或者有明显的异味,那很可能是存储不当或已经变质,不建议购买。


合理清洗和烹饪
在烹饪虾之前,可以用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帮助去除可能残留的杂质或药物。烹饪时一定要确保虾完全熟透,高温能有效分解抗生素残留,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
适量食用,均衡饮食
即便是再营养的食物,也不建议长期、大量食用。饮食的多样化和均衡性,才是健康的根本。虾虽好吃,但也别忘了搭配其他肉类、蔬菜和谷物,保证营养全面。


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是说,饮食应以谷物为主,辅以果蔬、肉类,做到均衡搭配。虾作为五畜中的一种,虽为佳肴,但也不宜贪多。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