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出现这4个迹象,说明你的血糖高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文摘   2025-01-26 10:16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唯有墙上的钟表在滴滴答答地走动。王阿姨翻了个身,叹了口气——这是她今晚第三次起夜了。
喝水不多,却总是觉得口干舌燥,甚至连睡眠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推搡着,不得安宁。
“年纪大了,睡觉浅是正常的吧。”王阿姨喃喃自语,安慰着自己。接下来的几天,她的夜晚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糟糕:盗汗、饥饿感、皮肤干燥……就连早晨起床,也总觉得口中干涩得难受。

直到去医院检查,医生的一句话让她恍然大悟:“阿姨,这不是单纯的年纪问题,您的血糖偏高了,已经到了要重视的地步。”
很多人可能跟王阿姨一样,忽视了睡觉时身体发出的信号,而这些信号,或许正是 血糖升高 的“敲门声”。



血糖高,为什么会在睡觉时“泄密”?




我们都知道,睡眠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时段,而血糖的稳定,正是保障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糖过高时,身体各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夜间,当人体进入深度放松的状态,高血糖的“捣乱”就更加显而易见。



为什么血糖高会影响睡觉?




神经系统受扰
血糖升高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加速、身体紧张,导致难以入睡或睡眠浅。

代谢系统紊乱
高血糖会促使肾脏加速排糖,尿液增多,身体水分流失,造成夜间频繁起夜。
激素分泌异常
高血糖会抑制褪黑素的正常分泌,而褪黑素是帮助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的关键激素。
《黄帝内经》曾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意思是,睡眠是阴阳调和的结果,而高血糖则扰乱了这种平衡,导致“阳气妄动”,难以安眠。



睡觉时的4个迹象,或许是高血糖的信号




夜尿增多
如果你发现自己夜间频繁起夜,次数超过两次,且白天饮水量并不多,就需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高血糖导致的渗透性利尿。
当血糖过高时,肾脏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尿液的量和频率显著增加。水分的流失还会引发口干、口渴,进一步加重夜尿的情况。
中医认为,夜尿频繁属于“肾气不固”或“脾虚湿盛”。《黄帝内经》有云:“肾主水,开窍于二阴。”肾气不足,水液代谢紊乱,便会导致夜尿增多。


盗汗频繁
晚上睡觉时,明明房间温度适宜,却总是满身大汗,甚至湿透衣衫,这可能是血糖波动在作祟。
高血糖会引发代谢紊乱,身体通过排汗调节糖分。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也是盗汗的诱因之一。
盗汗在中医中被称为“阴虚火旺”,是“虚热内扰”的表现,而高血糖正是“阴虚伤津”的典型病理现象。
半夜饿醒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夜间会进入“低代谢”状态,不容易感到饥饿。但如果你经常半夜被饿醒,甚至伴随手抖、出汗,那就要小心了。
血糖波动较大时,身体可能为了应对高血糖,分泌过量胰岛素,导致血糖迅速下降,引发低血糖反应和饥饿感。
《金匮要略》中提到:“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认为,这种表现属于“脾胃不和”或“气血不足”,需要调理脾胃。
早晨口干舌燥
如果每天早晨醒来时,口干舌燥得厉害,甚至觉得嘴巴发粘,很可能是夜间血糖过高的结果。
高血糖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而夜间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使口腔更加干燥。高血糖还容易引发口腔感染或炎症,加重这种症状。
《内经》有云:“津液不足,口干舌燥。”高血糖正是导致津液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让血糖“乖乖听话”?




监测血糖,早发现早干预
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尤其是高危人群,建议家中常备血糖仪。
饮食调整,少糖少油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苦瓜、芹菜),选择低GI水果(如柚子、猕猴桃)。避免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中医调养,健脾益气
中医认为,血糖高与脾胃虚弱有关。可以通过服用山药、茯苓、黄芪等健脾药材来调节血糖。
规律作息,减轻压力
《黄帝内经》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稳定血糖。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关键时刻,而高血糖却像一个“捣蛋鬼”,不仅打乱了睡眠,还埋下健康隐患。
如果你在夜间经常出现以上症状,千万不要忽视,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