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突然腿抽筋,就是缺钙?错!或与4个疾病有关,千万别忽视

文摘   2025-01-21 14:35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着,夜幕笼罩着整个小区。
老张从睡梦中突然惊醒,脸上甚至带着一丝痛苦的表情。
他一手按着抽筋的小腿,另一只手胡乱地揉搓着肌肉,嘴里嘟囔着:“又抽筋了!肯定是缺钙啊!”张嫂听见动静,连忙起身帮忙,还心疼地念叨:“我明天去买钙片,这可不能再拖了。”可其实,腿抽筋真的是缺钙引起的吗?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腿抽筋和缺钙几乎划上了等号。
但实际上, 腿抽筋的原因复杂多样,并不仅仅是缺钙那么简单 ,有时甚至可能是一些潜在疾病发出的“预警信号”。




在睡觉时突然遭遇腿抽筋的原因




肌肉疲劳
你是否曾经在劳累了一整天后,晚上睡觉时突然被抽筋“袭击”?这其实很常见。当肌肉长时间工作、过度疲劳时,就可能发生痉挛。
比如长时间站立、走路或者剧烈运动后,肌肉中的乳酸堆积,血液循环减慢,导致肌肉供氧不足。肌肉可能会“不堪重负”,于是就以痉挛的方式“抗议”。
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睡前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腿部拉伸运动,比如压腿或轻揉小腿,帮助肌肉放松。
热水泡脚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抽筋的发生。

局部受凉
冬夜里,张嫂总爱开窗通风,结果老张几次半夜抽筋,回想起来才意识到,原因可能是 腿部受凉 了。睡觉时,如果腿部没有做好保暖,寒气侵入,会导致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痉挛。
睡觉时盖好被子,尤其是腿部。冬天可以穿上宽松的棉质睡裤,避免冷风直吹。
睡前用热水泡脚(40℃左右为宜),不仅能驱寒,还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腿部不适。
如果家里地板较凉,可以穿一双袜子睡觉,避免寒气从脚底侵入。
电解质失衡
很多人觉得抽筋就是缺钙,但其实,电解质失衡才是更常见的“真凶”。电解质失衡指的是体内钾、钠、镁等微量元素的比例紊乱,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以下几种人群中:
运动后大量出汗却没及时补水和电解质的人;
减肥节食、饮食单一的人;
长期腹泻、呕吐或服用利尿剂的人。
当体内钾、镁等元素不足时,肌肉的兴奋性增强,稍有刺激就可能痉挛。

血管病变
如果你经常在夜间腿抽筋,且伴有腿部酸胀、冰冷等症状,很可能是 血管病变 在作怪。
比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这是一种由于血管壁脂肪沉积导致血液流通受阻的疾病,会引发腿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痉挛。
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警惕。
如果怀疑是血管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血管超声等相关检查。
平时注重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饮食以低脂肪、低盐为主,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坚持适量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抽筋也可能是肝病的“报警信号”



除了以上这些常见原因,抽筋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幕后黑手”—— 肝功能异常 。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当肝功能受损时,血液中的氨含量会升高,可能影响肌肉的正常代谢,导致抽筋。
肝病患者往往还会出现容易疲劳、右上腹隐痛等症状。




养护肝脏的建议




戒烟戒酒,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食物。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绿叶菜等,有助于肝脏修复。



如何快速缓解抽筋?




用手捏住脚趾,尽量将脚趾往身体方向拉伸,直到痉挛减轻。
按压脚背中央的“太冲穴”或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能有效缓解疼痛。
用热毛巾敷在抽筋部位,或者用手轻轻按摩肌肉。
抽筋缓解后,活动一下腿部,避免再次痉挛。


腿抽筋,虽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它往往透露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治未病者,上工也。”意思是,最好的医生,是在疾病未发生前就做好预防。
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倾听身体的“诉说”,从饮食、运动、保暖等方面着手,守护自己的健康。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