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接收到这样的信息:“红艺,我很愤怒,为什么要求着孩子上学?我很生气,孩子为什么不学好英语?我很痛苦,孩子对我有威胁;我非常不理解,我对孩子这么好,为什么不懂感恩?我对这个家无私的奉献,换来的却是一地鸡毛的日子┅┅” 嗯嗯!我接收到了你的信息,我感受到了你的愤怒,也感受到了你对孩子的愤怒,是的,此刻换谁是妈妈,谁是女儿都会有情绪,咱们先离开那个对抗的空间来挼挼:1、你每天都很累,时常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接送孩子;2、当自己不太舒服时,也拖着生病的身体照顾孩子的吃食;3、孩子在悠闲的玩电子产品或看电视,你在辛苦的搞卫生;4、孩子说你不理解她,你理直气壮的说我已经对你足够的包容和自由,你还想怎样;5、你每天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结果很小很小的事件却点燃了彼此的情绪,你说孩子是白眼狼。还有很多很多生活中的点滴事实,都说明的确你太爱孩子了,为了孩子,你可以不顾自己身体也要照顾好,把你认为的好给到孩子。咱们想想,你是心甘情愿为他付出还是有所期待?从小到大,在学习生活中你有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吗?你信任孩子他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吗?孩子是否接受,你认为对他好的事情?从边界上来说,这是你的选择,与孩子无关。对孩子来说,他只对他当下自己负责,他只感受到与平时一样妈妈给予他的安全感,妈妈会无条件的接送照顾好他的生活。你的情绪更多的是一种积压,是一种长期相处关系的投射,相互已形成对事情“应然”的态度。同时孩子的反抗证明你是最安全的,哪怕与本次无关事情的数落,他也是有力量与你对抗,为自己争取赢的权利。其本质是在提醒你要更好的先把自己照顾好,如果自己不舒服明确表达需要什么,也许做做甩手掌柜,把自己照顾好了,孩子自然也会慢慢走向独立,你们的关系会更加和谐。是的,你很生气,更多的还是你区分了孩子现阶段什么是最重要的,比如你要他学好英语,乐器等等,而孩子觉得当下他认为最重要的才是重要的,两者之间是有冲突的,如果咱能把自主权、选择权交给孩子,信任他就好。把咱自己回归,回到追求自己当下最热爱的事情上来。孩子也回归他自己的兴趣,这就平衡了。在各种相互的吐槽中,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在孩子的教育观上固化太多,学习英语、玩乐器、看书、游戏、刷视频等,在我看来都是媒介,都是一种为实现自我愉悦或在社群中体现价值的一种载体,即是人生命之外的可获载体,任何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如果孩子被父母人为的设立屏障,没有了自己的选择权,被阄割的可能不仅是兴趣,将会侵蚀孩子的独立性,是一种畸形的共生关系。作者:红艺 编辑:杰明-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