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谷活动
电影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喜剧电影,讽刺了对子女人生的粗暴操控和干预,自我感动式的没苦硬吃,道德绑架式的愧疚打压式教育,以及从娃娃抓起的应试鸡娃教育。
也有诸多网友结合电影给出了很多精彩的评论。
比如真正的有钱人根本不会逼着自己的孩子通过应试的方法考清北大学的工商管理系,当下只有穷人才会把高考作为翻身的手段,真正的有钱人从一开始就不玩这个游戏了。
哪怕是高考,有钱人也有无数的方法来降低游戏难度,单论电影中儿子马继业擅长的体育而言,就有体育专业招生,体育单招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退役运动员保送等等方式来速通高考。
因此,电影中的背景设定更像是一个皇帝下地用金锄头的寓言,表面上是描绘有钱人的家庭教育,实际上还是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焦虑。
我更想讨论的是这部电影让我想到的一本书——《教育的美丽风险》。这本书由荷兰著名教育哲学家格特·比斯塔(Gert Biesta)所著,曾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2014年杰出图书奖。
比斯塔在书中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急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断获得一种信息,认为即刻满足欲望是可能的而且是好的。
让教育变强、使教育安全、使教育可预测和使教育免除风险的要求就是这种急躁的一种表达,最终使得教育变得功利化:教育被看作是实现其他社会目标(如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等)的工具,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教育变成了一种传输过程,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选择如何传输,以便让过程更高效,产出的产品更可控。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教育变得医疗化起来。教育被看作是对学生进行“治疗”的过程,学生是需要适应教育体制的“病人”,而不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体。
可以说,现代教育政策和实践试图全方面消除教育过程中的风险,以使教育达到预期结果。《抓娃娃》中沈腾出演的爸爸在消除教育风险方面可谓登峰造极:全方位的摄像头监控,孩子身边全都是各种教育专家扮演的NPC,24小时提供全方位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控制到这种程度,依然还是翻车了,电影最后孩子并没有走向家长期待的目标,高考考了705分,最终孩子选择了自己想要去的体育大学而非家长一直期待且努力追求的清北大学工商管理系。
我相信《抓娃娃》中哪怕没有那场发现瘫痪奶奶打篮球的意外,没有在游泳池底看到鸽子觉醒童年记忆,没有发现隐藏的地下室等情节,最后孩子还是会觉醒。哪怕爸爸完美欺骗成功,最终孩子顺利读了清北大学,但是当他知道真相后依然会“失控”,从而离开那个看似完美的安排,走上自己的路。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有主体性的人,而非无思想情绪,无行动力的物品。
真正的教育总是具有风险,所谓的风险和意外无法绕开。
因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超越”,是人“主体性”的出现,是学生成为他自己,而非使人工具化。
所以,教育的结果可能与教师设想的不同,这就是教育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存在是必要的,唯有承认和接纳这种风险,才是真正的教育。
电影还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就是沈腾饰演的父亲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除了他对自己孩子马继业进行彻头彻尾的欺骗以外,很多教育细节他做的很不错,甚至可以说完全符合了教育的原则。
援引一个知乎评论,爸爸马成钢做对了这些事情:
1.暗中观察孩子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并加以整理分析,后续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
2.重视情景设计,比如不强迫孩子读什么书,而是通过刻意安排情景,让孩子“自然”接触到这些书。
3.在家里营造阅读和讨论的氛围。
4.根据孩子的学识水平,不断为其设置难度适宜的挑战(记账、买菜、给老外指路等)。
但可惜是马成钢的只是在“术”的层面实践了好的教育,偏偏在最核心的地方违背了教育的原则。
而这其实也是当前社会很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在孩子的教育上狠抓落实各种细节,努力去投入,执着于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偏偏忘记了教育的初衷和最基本的前提。
我们需要牢记比斯塔在《教育的美丽风险》中的提醒,教育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这种过程可能是缓慢的、艰难的、受挫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弱”的方式。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既不是保险的也不是安全的。教育只在交流和解释的脆弱连接处,在中断和回应的脆弱连接处才能获得预期结果。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受教育者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体——既是自己行动的创造者和发起者,又对自己行动的结果负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