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相信 | 在伦敦共同养育这一年

文摘   2025-01-01 02:44   英国  
(一)写在前面
亲爱的朋友们,感谢您点开这篇文章。

我是山羊,在江西萍乡生活12年,大学毕业后加入教育公益机构全职,七年行走了中国各地不同乡村学校。2023年,和伴侣带着10个月大的孩子来到伦敦大学学院(UCL)探索教育与学术的可能性。学习教育性别与国际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国乡村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的发展,用性别视角聚焦于公益教育机构和乡村教师的教育实践。从小在乡村,便对生命与死亡有着感知,因此对今年能够走过三十岁这一节点心怀感恩。而立之年的我,重新找回了对乡村、女性、教育、公益以及学术的认同与信念。那些微小的、边缘的、非主流的存在也非常有趣以及也能够带来改变与希望。我祈愿能为构建一个自由、公正、开放、包容且充满爱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从而支持个体与群体的发展与繁荣。

在2024年的尾声,写下一些这些文字,关于这一年在伦敦共同养育的部分经历与感悟。

(二)给2022的答案

从2022年辞职到2023年10月入学深造,这个过程不同的感受、理性和情感的交织和变化着。初心是希望通过学术探索帮助解决七年在公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想研究如何更好支持乡村女孩参与科学教育,加上对外界未知充满好奇,想看看不同地方科学教育和早期教育的实践。这个愿望像一颗种子,在2022年辞职后发芽。然而,这段旅程并非一帆风顺。因怀孕和时间限制等,我申请了延迟了一年入学;很感谢不久获得了从事0-3的一份事业,当时,我因孕期入职的责任感,差点撤销了录取通知,准备长久做下去。

然而,在孕期,我深刻感受到婚姻结构对平等亲密关系的束缚,以及事业与养育之间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再加上疫情带来的社会问题与个人经历的生离死别,那一年我时常情绪崩溃,大哭流泪,内心充满不甘与委屈和痛苦。

从怀孕到迎接新生命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礼物,蕴含着纯粹且耀眼的希望。孩子的到来让我放下了许多心结,包括公益事业中带来的负面情绪与道德束缚。我开始倾听自己的感受,正视内心的需求和建构长远的理想。

当我将感受置于首位,让理性随之而行,并重新审视那些缠绕一起的情感道德与现实压力时,我做出了内心的选择,我要继续深造学习——我不想成为一个妥协现实,过上可以预见的琐碎且受制于父权的生活;我不愿听从权威与他者的安排,带着面具回避真实的感受;我希望能从内心声音,敢于追求理想和突破限制,就像我们鼓励无数乡村孩子和老师们一样,我也重新跟着新生儿萌发了对语言和世界的好奇…

这个决定,伴随着不欢而散的离职、无退路的现实和不确定的未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一边坚持母乳喂养和哄睡,一边努力突破英语学习达到更高水平。在身边亲友的帮助和祝福下,终于获得了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当别人已经开学,我刚拿到最终录取书。
我希望将年幼的孩子带到身边,最终另一半也同意一起照顾这10个月大的小生命。之后短短十天之类,凑到学费生活费,申请签证找住宿等,然而等了很久发现我把小孩的签证申请错了,因为最晚要赶在入学注册截止当天到达,不得已当天买机票独自出发,在飞机上哭个不停,自责和不舍。一边适应新环境一边处理签证事情,好在英国移民局的人文关怀,小孩的签证没有被拒,一周后,我们一家三口在伦敦机场重聚。

2023年的年终总结有两条主线:一是作为新手父母陪伴孩子一年的成长,二是面对赴UCL求学的抉择和与家人在伦敦新的挑战。此刻,想对两年前在低谷中那个痛哭过,自我怀疑过,挣扎过自己说:谢谢你选择倾听自己的感受,倾听新生命带来的启发;感谢你和外套选择共同养育,成为一个有担当,继续生长和拥抱挑战的大人;谢谢你的倔强、果敢和信念。这一路,是过去无数次积累和播种的召唤;是孩子、家人、朋友与师友爱的见证。

(三)2024年的里程碑-共同育儿到两岁
2024年,我的主要经历是两条线,第一是在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社会实践系求学一整年,完成了教育性别国际化发展硕士学习,并且以Distinction的最高荣誉成绩毕业,这段求学经历让我对学术有了非常不一样的认识,遇见了非常多女性学术榜样,看到了更广的未知的世界,以及再次突破了自己。

第二是和外套共同孕育和养育娃到两岁,作为parent陪伴和支持了新生命最初的1000天,升级了一个更团结有爱平等有能力的关系。
这两条线,对我而言,是新旅途的两个里程碑,来之不易。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在伦敦的共同育儿经历。
孩子的到来是我们共同的决定,养育责任由我们分担,而非完全依赖女性长辈或一方独自承担。我们希望构建一个有爱、平等、信任且相互支持的家庭关系,将陪伴孩子视为责任,同时也作为一种祝福。
然而,育儿的过程并不容易。家庭的亲密关系在新生命的到来后变得复杂,不仅面临个体间的磨合,也受到性别结构、婚姻模式和经济压力的多重影响。
(四)从危机中汲取力量

作为全职学生,我依靠过去公益全职有限的储蓄和向亲人的借款以及奖学金维持学业和一家三口的生活;与此同时,伴侣在疫情间深陷创业债务,无法在经济上分担更多责任,还需要承担育儿的重要角色。加上初来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社会资本,支持系统的不足和不熟悉,这样的生活状态给我们的亲密关系带来了巨大压力,我们经常会因为压力陷入争吵。沮丧时候我曾想过放弃学业,放弃这段长达10年的关系,说过诸如“读不下去了”, “离婚吧” "这日子无法过"之类的话。

但每次在危机时,在宣泄了愤怒和情绪后,在彼此受伤后,我们没有让恶的种子继续下去,而是选择调整祷告,选择解决办法和寻求支持。

在关系最紧张时候,我们幸运地得到了来自朋友、导师以及社区的支持:

台湾宋主任多次打电话安慰我们,关心我们的处境和发展。他说欣赏外套在家庭中的付出,并提醒我们,个人成就不应以牺牲家庭为代价。他还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我们怀有谦卑之心,彼此认错,表达爱意;

台湾赖老师在我毕业后和我们电话沟通,称她很为我们家庭感动,我们是她见过的难得的伴侣,因为我们在生活重压下仍选择家庭在一起,并建议我们不要对未来太过焦虑,孩子好好的生长是我们宝贵的礼物。

科技奶奶也总是鼓励我们要好好的,把我们当成孩子一般惦记我们,总说外套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说要是离婚了多可惜呀;

同住的朋友父女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沟通建议,房东伯伯很智慧,他看到了我们彼此的不足,让我们要控制好情绪,控制好大脑不要overthinking;而我的舍友朋友,每次在争吵后都会问我怎么样,给与我情绪支持、同理心和倾听,也会在有些时候陪伴小自然玩耍。她让我看到了信仰的重要。

毕业后参加社区的共读,我也遇到了几个比我年长的家庭,她们理解我们在新生儿阶段会遇到的困难,她们为我祷告,我也祷告希望能学会重新去爱,并在祈祷为他的困境找到力量。
… 这些支持力量让我意识到原来亲密关系也是需要外界支持的,这些安慰就像上帝派来的使者,借她们的言语,我们反思与调整,避免被外界压力和人性的弱点击垮。

(五)获得的支持和帮助
这一年,除了伦敦非常友好的儿童设施,如公园图书馆有专门的儿童设施。我们也收获了很多伙伴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不少家庭和伙伴给到小自然可以穿的衣服,玩具,书籍等。我们也在伦敦见到了新老朋友,欢迎我们一家三口:
四月份去韩婧姐和郭哥姐夫家吃饭,大家运动交流很快乐;
   在凌煜姐姐家亲近自然,获得了其祝福和开导;
   去Joy春云姐吃饭,她买了超过新鲜的菜,我们交流学术和发展;
去邻居家里吃饭,小孩子们可以一起玩;
去拜访ST老师,再次感受教育和理想的力量;
去读书会的伙伴家吃饭,吃到了生日蛋糕,看到不同家庭形态;
去孟加拉国同学家里吃饭,交流生活教育;
虽然有压力冲突,但我们清楚知道,这一年是小自然让我们遇到了那么多的帮助,是因为我和外套共同养育,是因为我们的有爱和彼此帮助,得以遇到这么多愿意帮助我们的人。
然而,我也知道每个人都在经历其不容易的地方,我们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处境,我们也希望能够去付出和给与。

(六)分工合作

这一年,我主要投入在紧张的学业上,外套负责生活事物和孩子的照顾。我们的育儿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特质与能力之上以及不同阶段的责任上。

伴侣更加细腻,注重生活质量和孩子的安全,善于与不同人沟通,重视与人的连接。他每天早晨为我们准备三餐,白天陪孩子外出,并主动寻求社区家庭和其他伙伴的共同育儿支持。孩子对他的信任让我深受感动——有时候醒来时孩子第一声叫的是“爸爸”,外套也向鼓励了很多其它家庭去支持伴侣和支持孩子。

而我在白天,除了学习时间,周日周末,假期时间都在阅读文献,看书,写论文,上课,见导师…作为养育者和非母语学习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有时候需要调整大脑才能进入学习状态,把学习当成事业一样投入,因为对研究感兴趣,研究热爱的课题,读书成了我的奢侈和心流时光。

到了傍晚,外套带小自然回家,小自然大声说妈妈妈妈,声音里满是喜悦和期盼。我接手过来,给孩子大大的拥抱,开启母乳喂养,游戏,唱歌,阅读时光,晚上哄睡完后,我又会爬起来继续学习阅读文献写论文等。

   喂养和长期哄睡,免疫力下降,我和小自然都感冒过一次。此外,我们搬家后房间空间不大,三个人挤在一米二的床,和外套的睡眠也受到影响,还因为被床上的虫子咬两次去医院治疗过。

学业结束后,何去何从,我们都在伦敦经历彼此的课题和压力,也在更深的认识自己。

有时候争吵中我能看到对方的异化,我也看到我的急切和强势和压力。我们都是善良的人,是爱生命的人,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我们在困难面前也会软弱,我们也会无意伤害别人,我们也会害怕。但会记得,他理解我的身体情绪,晚上我喂奶时候会给我喝水,也会主动道歉,我也会鼓励一起阅读和祷告,一起亲近自然,举办亲密关系工作坊一起探讨梦想。

(七)小自然的生长

这一年,小自然从一岁生长到两岁。高需求的天使宝宝,依旧好奇想去探索和有活力,其也更加有安全感去独立探索更远更广的周围。

这一年,小自然学会了走路、跑步,喜欢玩泡泡,沙子、滑滑梯,甚至可以离开我们,独立参加两个小时的活动。

小自然有时会突然咬到我,让我忍不住哭出来,特别是喂奶时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学会了轻轻的,明白咬人会让人疼,不是游戏。

一岁多的时候,小自然开始学习滑板车,表现出很强的运动能力。小自然的双语表达越来越自然流畅,会中英文歌,也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她还会安慰我们,说“开心,don't worry”。

小自然在图书馆遇到了许多朋友,总是乐于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我们可以把其放在一边做自己的事情。

小自然的成长过程中也因为我的体能和专注不够,有一些意外:一次她在玩耍时摔到椅子上,额头上留下了伤口;还有一次骑滑板车时,因为我的力气不够大,没能扶住她,导致她的脚趾被滑板车压到受伤流血。但每一次,她都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哄一哄就好了,想继续玩。

在我们心里,新生命是无限可能的,是有爱的,是小小年纪都在贡献力量,给人喜悦,力量,启发的孩子。我们感到无比幸运,能够成为新生命的守护者,见证其的成长。

新的一年,也许处境不一定会更好,也许会有新的挑战困难,但我们的能力会提高,我们的适应力更强,我们有了新的积累和学习,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个对parents有支持对儿童友好的环境的重要性。

2025年,希望继续带着爱和信,拥抱不确定,拥抱无限可能!

走向30岁 | 当养育者的第一年, 我想把年终感谢送给孩子
山羊手记 | 凭着信 倔强与爱 小自然经由妈妈的阴道出生了!

山羊童行记
🌈书写生命的悲欣交集,爱与相信。从7年公益行走中国乡村到漂泊英伦奇妙之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