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恩典 |搬家啦之一家三口在伦敦的一些近况

文摘   2024-05-15 19:37   英国  



作者欧阳凤(山羊)-教育行动者,90后共同养育践行中,现于UCL攻读教育性别国际化发展硕士
(一)
好久没有记录在伦敦的生活了,每天多主题多目标和家人交织在一起日子,惊奇和挑战不断。适应和发现的同时,也希望用文字留下一些当下的感受与记忆。
对我们来说,三个人的时间像是三倍加速度过。如果过几个月后毕业不得不离开伦敦,应该会有很多没做的事情的遗憾吧。
想起一位长者说:“无回应之处是绝望”。
倍感赞同,生命的旅途,也许困难并不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人在困难时候没有遇到任何人事物和生活给与的回应。或大或小的积极回应和反馈,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阳光洒下,伦敦漫长寒冷的冬日时光,也终于迎来了春日的反馈和回应。



如果说和另一半最大的特别,应该就是选择了共同养育,并且始终在想办法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时间条件里去找新的路。
我们有不同的原生家庭,文化,性格甚至看重的事情,也经常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需要需求,甚至也会因压力和彼此回应不足带来的争吵,但如果用成长性思维看待这件事,不同是差异,也是力量。
在关系生长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已获得太多的馈赠和恩典,我们都希望在关系中生长成为更纯粹更自在更能发挥我们力量的人。
的确,人和关系是环境的一部分,有爱的积极的环境和创新多元的价值会滋生更多的爱,而抱怨消极的环境和单一的价值是会破坏爱。
很大的突破是需要更大的动力和能力从自我环境做改变,减少干扰和破坏的同时,构建一个生态环境维持我们在里面的呼吸、生长、生活,自在快乐。



(二)
简单说,在伦敦前,和另一半在厦门都从事超过五年的儿童教育事业,一个公益模式,一个商业模式 ,做的都是和儿童阅读和科学教育推广的事情。一个担任过事业部负责人,一个担任市场部负责人,虽然那些年人均月收入从3000到7000元不等,但更多在当创业与事业的心态和团队一起成长和创造。 
然而疫情下,因为追寻新发展,我们先后离职,另一半疫情下创业困难,而我也没有稳定工作,两人折腾着理想和变化。也许是更进一步的爱和信任,也许是觉得关系可以到更一步地探索,开始迎接新生命的可能。
我们以为彼此足够成熟,但在经历内外环境急促的变化,我们好像并没有游刃有余地储备出太多外在条件。
唯有爱和勇气以及见招拆招。
感谢成全和恩典,孩子十个月不到,我来到UCL求学,先生带着孩子让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
和所有的留学生一样,在陌生的文化和生活系统里,处理了前期签证失误,找房签协议,开通电话卡,找地方上课,注册医院,交学费,购买公交卡等事情,在这里,事情需要按照程序做,按照程序等,原来事情完成花半个月一个月时间是正常。
好在,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有回应。
但不同的是,我们需要处理孩子的疫苗,儿保,孩子刚来这里的感冒等,以及寻找只能安顿家庭的地方,以及帮助彼此能够适应这里的生活。



(三)
年底,结束了一个月的沙发床生活,一家三口左右肩膀左右手背着行李到公交车上,曲折完成了我们搬家之旅,来到了签证了一年协议的居住地——NW18YD,恰巧是电影帕丁顿熊的取景地。
我们像那个帕丁顿熊,一个加转弯,匆忙来到伦敦求学生活,再后来,是从零到有添置床单,厨具,碗筷等生活用品,找二手,领着箱子去取二手,一边自豪我们可持续生活方式,一方面欣喜可以体验各种节省生活。
住的地方安定下来后,心并没有安定下来。因为一家三口坐享一个地下单间公寓意味着要承担一个月1600磅的房租,虽然我总是很乐观或者回避觉得这些只是短暂的困难,钱之后能挣,家里人也让我们这两年先不着急。
但另一半面临过去创业欠款压力,面对当下的处境,自然会有很多的焦虑与压力。有一段时间,这种焦虑也转移到了我的身上。想着是不是另一半或者我要去找工作来缓解压力。但孩子谁来照顾?他需要经济上得到缓解以及我的理解,我需要有人帮助带娃有时间上课和完成学业。

(四)
也许工作在我们过去看来是人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一个收入。但工作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吗?在语言文化都不是我们过去熟悉的环境下,在过去在国内的技能技术认证并不一定被这里认可的情况下,找工作的过程反而是更残酷,身边有很多人经历了半年甚至更久时间找到合适的匹配的工作——我们难道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事情有轻重缓和,对于我来说,照顾孩子和探索学业是优先项,对于另一半来说,经济和照顾孩子是优先项。有段时间另一半找各种零工,经历下来,虽然挣了一点生活费,但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些混乱。他夜晚工作,白天精力有限,我经常要半夜爬起来继续学习。后来,到不得不去调整,经过争吵沟通交流,我们说明了当下的需求,试图找到其它解决办法。
于是我用还剩的一部分学费住宿费来帮助另一半创业失败的一些坑,而他在接下来的时间白天主要照顾孩子照料我们的生活同时提升对这里的理解,因为他的支持,我在白天可以放心地上课写论文和做一些其它事情。

(五)
在帕丁顿熊家,另一半带着孩子去探索周围,慢慢探索到了周围。教堂,儿童中心,图书馆,超市,游乐园,公园,医院…
这些公共空间里,我们遇到了不同的人和家庭,也遇到了几个有缘深交的人。从孟加拉国来到伦敦三十多年的Pibi告诉我们不要放弃,她给我们一个煮饭的锅,她说要继续战斗下去。我们也认识了一些夫妻来读书和带娃的邻居们,我们得到了力量,也多了一些社会联结。





这些公共空间让我们在有难度的生活里可以喘口气,能作为一个人,去享受该有的放松和精神上的富足。
因为另一半和小孩,我的留学生活和相信的截然不同。
不同于过往在台湾或Boulder学习—不再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来一个人的旅行,没有机会参加想要的运动社团,也没有去结识各种各样的人,也没有更多时间在学业上吸收各种书籍和提升语言或打一份兼职。
也许失去了一些体验,但也很庆幸,那些该经历的已经经历了,现阶段,理论也好,学习也好,有收获,但每次能够见到眼前新生命,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和学习。想想把时间用来陪伴最珍贵的0-3生命,用来面对生活的挑战,用来处理家庭的困难,用来探索内心的力量,用来思考如何在现阶段的现实里让理想开花·····是多么幸运和特别的旅程呀。

(六)
和外套都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特别的资源,但最困难时候,总会激发人的潜能找出路,也能得到馈赠。
过往10年的社会创新和NGO学习和实践发挥了很多的力量。
社会创新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要创造一个一个的希望,去用创新性的方法去找新路。有问题就用创新性的办法去解决。
NGO经历让我相信,人幸福的状态不在于只用经济去衡量,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创造快乐,以及没有一种生活不值得去过。
在UCL学习社会教育性别和国际化发展,每天要探索和思考各种教育问题,学到有时候心里很沉重,但另一个作用是,当知道教育这么多的问题时候,当对教育产生了很多悲观时候,要走下去的话,则需要改变——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改变我们行动的方式,用欣赏,用希望,用爱去做欣喜的事情。
很多持续的行动,真的不是因为恐惧和问题,而是因为创新的另一种方法,因为那个方法里藏着新生命新希望。


(七)
过去几个月,穿越在不同的角色中。
在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学院,在英国第一所为女性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平等权利的大学,身边有着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教授和学生,Ta们英语流利,Ta视野广阔,他们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教育问题,Ta们积极回应,Ta们也有和我一样工作很久重新回到学校的人······
在不懂和适应中,我总想要努力成为那个积极地思辨地不断发出自己声音和问题的人,各种理论以及妈妈女性留学生的身份交织在一起,反思,质疑,挑战,让我觉得我是有思想和精神的支撑的······
但现实里的困顿又告诉我,我们一家三口,在社会系统中没有任何优势,是在底层生活里摸爬滚打的人,是一个可能毕业后继续失业人,但这里总有办法去解决一些困难·····
然而在家里,我们又是那个被孩子被另一半依靠的人,是可以给到她们他们爱和支持的人,也是那个需要她们支持和爱的人······
其实我们没有变,只是环境在变,衡量那把尺子和环境在变。
过去可能会希望去证明什么,但到了现在,理解自己为什么选择,选择什么,承担什么,以及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天生我材必有用,祈祷一定可以找到路, 当迷茫时,当依靠不了自己的时,当不确定未来时,也许看看书,写些文字,祷告,以及做好当下,把握每一天更好。
同步进行的是,和外套一起,完成了学校UCL的创业孵化器的申请,前后六个多月,我们拿到了2年学校的孵化支持,成为了26/150的幸运者,然后可以有个空间去捣鼓一些事情,虽然现在云里雾里,且精力有限,项目不清楚,但不怕,只是时机未到。


为了承担一些家庭责任以及能够体验一些事情。从最开始通过中国中介成为了高学历高经验却廉价的"nanny",一个学期合作,到后面离开了。
还有感谢自己成熟了很多,面对种种挑战,得到一个伦敦家长和孩子的认可,一周一次给一个孩子带来科学课和阅读课,获得认可和尊重以及对教育的启发。拿到家长给我的英镑时,不仅有一种因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认可的开心,有钱给家庭生活啦,还有一种给人带来价值的满足感!
还有,虽然我们无法参加社团,但可以自己发起公益活动呀!半年,我们申请了学校学生领导的公益项目,把好玩科学带到图书馆,这个过程让我对如何在伦敦做一场公益活动的前后流程了解很多,收获很多。



以及,我们因为后面房租要上涨,面对手头的预算,不得已去找新得住宿。幸运是,我们得到了伦敦认识的一对父女的帮助,他们愿意让我们在我毕业前住在他们家,象征性支付一部分房租,他们从南非移民到伦敦已经两代了,他们身上有太多的珍贵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因此,我们搬了新家。




在新的家,我们收到了很多生活的细节和温暖的提醒。比如厨房的使用,地毯保持干净,插头和电器的关系,很少听到责怪,总是说没关系然后告诉怎样做好…因为这些善意以及没有责怪的提醒,反而会让人觉得要做好。


写到现在,前期的生活梳理先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几个月要开启学年的论文写作,很紧张也很期待,希望带着爱和向往去迎接它的到了。
最后以一段话作为结尾,因为目前还没做到,但想好好去领悟: 

1 Corinthians 13:4-8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proud.  It does not dishonor others, it is not self-seeking, it is not easily angered, 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 Love does not delight in evil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It always protects, always trusts, always hopes, always perseveres.
Love never fails. But where there are prophecies, they will cease; where there are tongues, they will be stilled; where there is knowledge, it will pass away.




谢谢孩子给的吻和礼物
当我们无法拥抱|爱是表达与回应(英文绘本推荐)

山羊童行记
🌈书写生命的悲欣交集,爱与相信。从7年公益行走中国乡村到漂泊英伦奇妙之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