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手记 | 给迎接变化的你,出路无捷径,爱满则溢

文摘   教育   2022-08-07 07:53   四川  
点击蓝字,走近一草一木一孩子









作者:欧阳凤,外号山羊,公益教育人,想要亲近自然和儿童 探索人生和教育创变的可能性。「一草一木一孩子 」,向死走本真自由幸福路,书写生命的悲欢离合。



每个人的经历不可复制。写下这篇文章,既是送给当下新开始的一份礼物,也祝福在迎接变化的人儿,接纳自己,接纳情绪,接纳变化,做人生的导航者,同时迎接世界的爱与温暖以及支持。值得做的事情值得爱的人,也许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就在行动里。以此为新的起点,去爱去发光发热,播种希望。



(一)


认识自己是一条反复迂回上升的路。


去年年底,读到心和基金会发起人之一Xin在书中写道:“无法活出自我真实的关系和环境,要怎么改变......在人生的某一阶段,不管你以前自认为多么明白,都需要重新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相处的方式,然后才能用一种更平和、温暖的态度与世界和谐相处,而不是被外部世界的折射牵着鼻子走。”


也许我们也曾在某个阶段都有这样的心境和状态,在新旧选择前:


留恋拥有的,真实的自我没有被周围的关系和环境接纳,寄希望在熟悉环境可能的变化,害怕重新开始,在离开还是继续之间摇摆,这种突如其来的迷茫令人难受,多少夜晚独自审视价值观,勾勒另一种可能(也许还是受限于一种可能),与不同的人沟通咨询,外界的温暖让人想留下,环境下的不自在又令人害怕继续。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心无旁骛,在充实地行动和行走中探索着奥秘,很幸运和幸福,告别了青春迷茫,找到了一条可以落地理想与价值之路,联结ta人,有珍贵的关系,有挑战和令人兴奋的想象,以缓慢可见却真实的生长回应年复一年地积累,每份收获都不容易,离不开一群人的相信行动。


看到身上的执念和不愿(甘)新开始。


分不清要迎难而上渡过新的挑战,还是适可而止主动离开;是听从内心还是听从某种道德或者外界期待,在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纠缠中进行斗争。


羡慕远方一些人,轻轻来轻轻离开,继续保持关系,快乐地重新开始,还会在离开前提前规划好下一步。对于我也对于很多人来说,告别熟悉的环境和人事物,漫长和难以释怀,比这些更难的,是告别后,离开后,如何重新开始。


这远不是一句:"相信你可以的",也不是一句:"明天会更好"就能解决的。


这个过程要经历一份或深或浅创伤(情绪或心理)修复,经历一份对自我重新的认知,一份对过往关系的诠释,一份艰难地和解和放下,经历探索寻找,直到迎接来更好的开始。时间越长,诠释角度也越复杂。

我们也许可以获得一些支持,但这个过程,因惯性或者封闭自我,大多时候我们会选择独自去挣扎和面对。


(二)


2022年二月份,离开第一段全职五年多的公益机构,到今年8月找到新开始,用了将近6个多月的“空窗”探索。


经历“事业”突然地变化和失业。与过往没有任何关系的“边界”,对做的事情的喜欢和关注;既好奇离开后的发展,又不愿意被触碰情绪;既收到一些消息,又不想给太多评论;既要求包容他人又忍不住想过去,屏蔽动态——要强的我不想让一些人知道过得并不好;没有了新的收入,虽然有一些积累,但会有无形的心理压力,和大学期间很不一样,收入是成人某种安全感和独立的价值感;


经历亲人意外去世,用另外的角度诠释放下。好长时间会忍不住流泪,梦里是追寻,责怪自己和家人没有能力给到公正和有尊严的交代。有被威胁的恐惧,有被不守诺言的欺骗,真相是什么,为什么普通人这么难去使用正义和法律的手段,是经验、金钱和地位不足?还是在以和为贵的社会中妥协和互利是第一原则?因这件事加入某群窥见其它维权群里呼喊要求返还借款,力量渺小和无能,还有很多老百姓在经历血汗钱无法要回的挣扎。想象得到伯母弟弟妹妹经历最爱的人不辞而别的伤痛,痛而不语,和家人们交流,把脆弱和想念分享出来,也多了一些诠释角度,直到今年8月初,家人们再次团聚为伯父送了“一个纸房”。


想去留学前孕育了新生命,需要如何选择?如果早计划申请奖学金会不会不那么被动?(但之前想继续做公益把读书计划不停地往后推也忘了);如果没有孕育新生命真的能够去成?(资金充足吗?显然没有);一年的间隔学习会给到重新开始的勇气吗?独立申请专注和投入,收到结果时的开心和纠结。去还是不去?一个人去还是带着孩子去?明年去还是未来去?心态在摇摆。历史惊人的相似,6年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前毅然放弃来到了公益全职。现在好像又在重新思考这个选择的意义——终身学习与不受年龄限制的可能性。


一个短期乡村科学科普教育合作因上海三个月的疫情不疾而终。上海疫情,倍感民生之不易。“公共事务、新闻政治带来了巨大无力感和孤独感,让人大部分时间里持续感到情绪低落或烦躁,并有悲伤、空虚或绝望的想法和感受” 像遭遇了“政治性抑郁”。寄托希望于现代化大都市的抗疫之战,摆脱不了其它地方看见或者看不见冷漠蛮横和信任感崩塌。总部在上海的做乡村科学教育的项目无法落地,随着上海解封,得到消息因项目无法利而停止。再次感叹,这时代,愿意做和能做好乡村儿童科学教育的机构真是少之又少,商业一纸合约,时间一到,便可解约,战略一变,便可不做。


第一次孕早期身体反应和学习上的挑战。过去是一个快速高效学习者,一周内把科目二三四学完通过考试拿到驾照,独立申请留学写论文得到offer这些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但孕早期学习英语却给了我挫败感。信心满满认为一个多月便可以通过考试,考前还看《梦华录》放松。实际上很长时间平时早上起不来,学习一会感觉很困,晚上会吐两次,在家学习状态越来越糟糕,第一次学托福没有任何方法,网上报课又超级贵,题目做的不多,写作临时抱佛脚,到处找合适的学习地方,直到经历第一次长达三个小时多的考试,距离理想分数有很大距离,开始了反思和真正地投入,而那时候终于没有了孕吐。

离开前给到自己唯一的想象和选择是着手公益创业,创办一个为乡村儿童特别是女孩提供科学教育的公益机构。找渠道了解如何注册公益机构,线上会议征询乡村科学老师们需求和反馈,着手写和修改创业项目书,与关键人物进行沟通,看筹款项目,从不同人那得到反馈,行动带来充实和专注,摆脱了孕期时的难受,虽然好像并没有资金启动。

最大的挑战和纠结是,这件事和过去做的有何区别?为什么还要继续?是想满足没有完成的心愿,是为了迎合一些人去证明我能行?过去用创业的心力开始了5年多探索,现在有勇气重新再来吗?难道又是像过去一开始一样,主要一人扛起所有项目和事情去做,会有什么新的进步吗?有资源支持吗?是在重复吗?这些问题不断浮现......

也许可以找目前在做科学的机构合作?询问了一家机构但得到回复是疫情原因很多不确定。也许可以继续在公益领域,但尝试新的领域?前后投了几家资助基金会和公益机构,有三家得到了回复,也有不相关的没有回复。

希望通过行动在过程中得到答案,这也是人生意义上第一次“用简历”的方式去找工作,因为地点的原因,因为未来安排不确定的原因,也许因孕期,有被欢迎的,也有说可能暂时不合适的。很难在没下定决心前开启新的开始。



孕妈妈,失业的孕妈妈,要准备创业的孕妈妈,准备找工作的孕妈妈,这些角色在现实中均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在尝试了几次的询问和面试中,发现找个工作谋生满足不了我的需求和没有动力;找个契合的公益机构开始新的领域又似乎有些天时地利地不契合;公益创业则要要重新去审视——资金、项目、需求、团队、心力,不想重复过去,不想去因为外界投射而去只为了证明自己能行。如果这个想法能够得到支持,也许在几年前萌芽时候就是另一条路了,但又何必一人强求,


一位长辈说“幸福是能力➗欲望”,那我的能力有哪些?欲望是否真的太多?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经历过生活的打的人才能理解生活的不易,也才能知道社会心理学中提到人生的变故如失业、离婚、亲人离去这些都是对人很大的打击,需要更长时间恢复。

会有那么一刻似乎看到变化莫测的人生中,有很多人在挣扎,有人抑郁,有人孤独,有人贫困,有人难以获得支持,有人会想过轻生,会追问生命的意义.....




(三)


每个人都会很多不为人知的脆弱与情绪,我以为,社会系统的支持不可获取,不能忽视物质条件如金钱、资源、机会、阶层、朋友、家庭环境甚至是国家发展等外在条件对人摆脱困境的影响和作用。有人有更多机会和成本去冒险选择,有的人则是缺少很多这样外部的支持。


但今天我想说作为平凡的人,让人走出内在困境,找到新的出路的力量是——爱和行动。


感恩爱人、另一半外套。从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相守,没变的是始终对我的相信和支持,自由和想象。过去一年半年,他接住了我所有强烈情绪,耐心倾听,回应理解与慰藉,没有指责,没有任何一句的不满。我的脆弱和焦虑,我的眼泪和想法,他都能默默承担,但又不让我陷入其中。带我走进自然,分享理解人和事情不同的角度,他对复杂生命的温柔和理解让我释怀,他说每个人都有其不容易和身不由己的地方,他给我无限的信心和正向鼓励,告诉我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告诉我已经拥有了很多。

在生活中,同甘共苦。去产检有其陪伴身边,孕吐或者身体上的不舒服其会细心照顾,一个风风火火敢爱敢恨,一个做事细致为人平和;一个情绪波动嫉恶如仇,一个心怀温柔积极看待人间。我们两人分别融合了不同性别的特质,从外套身上,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品质也知道了创业不容易和变动。

最佳人生搭档,在过去一年中,其承受创业的种种压力,用行动和不抱怨一点点去行动,及时总结反思和去找出路。在很多很多时候,外套真的比我厉害多了,真心希望外套的未来能够走得更远,实现其理想。


感恩家人们无条件地关爱和付出。出生在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但却总能感受到被爱着。依旧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如此爱我,不给到压力,不催促找工作,不给到人生之路选择意见,而是那句好好照顾自己。(也许等到自己做妈妈了也不一定做的比他们好)。

妈妈把家里的鸡蛋、肉、牛奶寄过来,转账让我买好吃的,爸爸说这段时间是我的挑战,会从中学到很多;美丽阿姨(外套妈妈)特意来了一次成都带了很多好吃的干货,用其方式关爱着我们;孕中后期得知我怀孕后,姑姑们伯母姨姨姨夫妹妹陆续发来消息关心身体状态,让我多吃点,还转红包给我。这些关爱本身已足以让人感动,乡村家人挣钱真的非常不容易,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努力着。平凡的ta们如此慷慨,希望未来能够给到ta们力量。


感恩科技奶奶、柚子、段老师、海萍老师、阿信老师、炳哥、美玉姐、郑锐强老师等师友给到的支持

科技奶奶一直惦记着我的发展,关心着是否有生活压力。转账给我支持创业或生活,盼望着开始新的行动。面对这份关爱,从有压力到坦然相告,真正爱你的人不是让你去帮她实现她的心愿,而是支持对方有更广阔的发展,放下创业的执念,反而得到了科技奶奶的支持和理解。


同样的,过往段勇岗老师给到了好几个电话进行鼓励和支持,客观地分析着优势和可以提高的地方,分享了其灵活创业地经历,认为年轻时候可以再去积累······


过去每年都会同行乡村做海洋科普的海萍老师,她问需要什么支持要告诉她,无论是经济压力还是其它,她希望能够帮我更好地创业找到资源,还说未来出国留学后帮忙带孩子,其写的书稿费愿意捐赠出来,感谢海萍老师对生活的豁达与慷慨。


来到成都后,从阿信老师那里获得了支持,其希望给到我一个注册的机构去做项目,还拉朋友来进行支持,其鼓励公益多元化,希望支持年轻人去做事情。认识已久的柚子,则主动提供人生教练支持,每隔半个月帮我梳理和做一些公益创业地准备。在倾听和对话中,自我疏解了很多情绪,也有了一个公益创变者成长路径地参考,既能获得情感支持,也能得到理性地看到公益创业。


有次和美玉姐和红梅沟通,了解了其怀孕经历,原来很多“妈妈”的过去都不那么容易呢。一次和美玉姐交流,感受到她身上因为经历而更加温和谦卑,对自我的认识也更加客观与谨慎。我们都在寻求生命中地榜样和力量,都在不断地探索某种可能性。

很感谢很多老师会分享科学实践给我,惊讶收到云南彝良美美老师特别挑选的衣服。感恩和一些师友和伙伴们进行交流,时间或长或短。

若生命有一刻是被理解和支持的,便是无比幸福。


很早之前,TA们是我想继续做科学教育想继续同行力量,想着理所当然地走下去,但深入认识自己和现实后,反而卸下一种“被期待”的负担。

我“违约”了,没有选择这时候公益创业,改变了方向,珍贵的是,ta们依旧在,无论何种选择。


(四)

相信那句话否极泰来。慢慢地,总会有惊喜,慢慢遇到的一些可以“付出” 和“劳作”的机会!

在文化馆空间学习,全然投入备考英语,通过练习获得了一些进步,准备用更长的时间去追求目标

担任EV夏令营的教案评审带来科学教育的视角;

评审DDZ孩子们的读写绘画作品,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

高中同学来家里几天交流,让心情放松了很多;

线上给到福利院孩子们设计和准备科学课,喜欢与孩子探索科学;

七月底和三一基金伙伴去长沙看建设博物馆场地;

关注乡村儿童科学教育的机构或者伙伴会咨询一些问题;

人生路不只是一条,有时候需要有死磕到底的精神,有时候要放小自己,关于乡村儿童科学教育,需要更多人来推动,离开的是一个组织和机构和一个项目的名字,未来有需要有余力依旧可以用不同方式去联结,在这些多元的合作中,似乎也能做一些事情;

7月底搬家到新的地方,喜欢更有自然和安静的地方,重新开始一种生活。

······

(时隔半年后出差)


生命似乎沉静了一年半载,但也许是难能可贵地向内寻找力量的日子。

不停止行动,不放低要求,也不去苛责自己和ta人,是很难的。

和生活友好相处,更接地气了,知道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了解生活的花销,会做一些还算满意的饭菜,理性看待金钱,有了平常心;


意识到规划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不同阶段目标和发展的重要性,要有决心去拥抱新的变化,不回头不留恋。

接受了从一个风风火火的山羊姐姐要成为一个妈妈了,感恩宝宝在新阶段到来。希望妈妈的情绪没有影响到你,希望你无论什么时候,不要怀疑你的存在,相信你的到来是特别开启,会给到这个世界带来希望和美好的可能。妈妈会给继续追求理想和事业学业,探索人生,终身去爱,你会理解的;


有时候想太多也没什么用,犹豫和担忧无法解决问题,在变化多端的世界,长期计划若无法确定,何不走一步看一步,珍惜每个当下和可能?

于是遵循内心,倾听内心——与对的人做对的事情,人生不设限,联结生命,愿每个生命发光发热,播种希望。若能继续走在支持生命、公益、教育、科学、阅读,生活的路上是多么幸运,不辜负身上的才华能力与所获得的爱与相信。


(五)


生命是个有舍有得的过程。只不过有时候还需要在其中去理解和选择。


如外套所说,握紧拳头只会有过去,打开双手,才会迎接新的开始。就这样,慢慢地,听到了一个声音和“邀请”的可能性,经历了对话和了解,开始了新选择,也遇见了心和——即是过往所爱地延续,也是新生命带来的惊喜和挑战。


那位前辈曾说过:“长大了发现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改变,变化是人生的常态,回头看看,所有的变化都是推动自己内修的契机,look inside,before look outside,愿无论外界如何,始终善待自己,做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


希望这篇文章,也能给到迎接变化的你一些力量。 出路无捷径,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愿你爱满则溢。













往期推荐

山羊手记 | 在人生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去选择?

别听那些人的话——“这事不能那么做”

熟悉感与陌生感





山羊童行记
🌈书写生命的悲欣交集,爱与相信。从7年公益行走中国乡村到漂泊英伦奇妙之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