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上他,再借一把刀毁了他

文摘   2024-12-27 15:00   浙江  

01

提起李敬玄这个人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都不太熟悉,可提起他的曾孙诗人李绅,我们就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他呀。这老头是典型的文人,少年时代博览群书,精通礼制,后在中书令马周的推荐下,进入崇贤馆,成为了李治(后来的唐高宗)的侍读,兢兢业业,获得了一片赞誉。

如果不是吐蕃大军的到来,李敬玄这个名字,绝对是超越曾孙李绅的存在。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仪凤(公元677,吐蕃大军入侵四川,并成功拿下了今日的旅游胜地九寨沟,俘虏了不少大唐将帅,此举让唐高宗很是愤怒,决定调兵遣将开始反击,至少让吐蕃人知道知道大唐的可怕之处。

可以说唐高宗这个举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唐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存在,从唐太宗开始就一直是自己打别人,还没遇到别人来欺负自己的,唐高宗其军事才能虽比不上自己的老爹李世民,但治理国家上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在位期间也是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攻灭高句丽、百济、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面对敌人如此肆无忌惮地挑衅,不打回去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打仗除了综合国力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军事统帅,可当年追随自己老爹的猛将(李靖、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不是去世了就是老了,就连最后的军事天才薛仁贵也被发配到了广西,这么一看,能拿得出手的猛将还真没有。

但事情总要解决,况且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名将,唐高宗第一时间想到了猛将刘仁轨。

相比李靖、苏定方、程咬金、薛仁贵这些猛将,刘仁轨的声名并不显赫,但并表示他的战功和能力不足,事实上恰好相反,猛将刘仁轨的能力和功勋都十分亮眼,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倭国将领毛野稚子率领二万七千人攻击新罗,刘仁轨帅军迎敌,在白江口之战中以少胜多,成功救援新罗,并大败倭国与百济联军,因此声名远扬。

鉴于刘仁轨的军事能力,唐高宗让他担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负责防御吐蕃,但这个任命却让刘仁轨很不爽,因为他一直受到中书令李敬玄地打压,可以说内心深处多少带着怨恨的意思,当唐高宗表达需要他回击吐蕃入侵时,有仇必报的刘仁轨干了一件,在我们今天看来很没有格局的小事,他向唐高宗推荐了李敬玄来接替自己,扬言“镇守西部,非他不可”。唐高宗接到奏报,立马同意了他的推荐。

消息送来,李敬玄傻眼了,你让他坐下来读书指点江山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可让他带兵去青海和吐蕃人打仗,那是对牛弹琴不说,弄不好还丢了小命。

02

要说李敬玄这个人呢?文采是有的,史书说他记忆力过人,在永徽年间,大唐候补官员逐渐增多,主持选官的人很少有称职的。李敬玄主持选官后,却得到天下人的称赞。他记忆过人,每年参选官员一万多人,只要在街上遇到,都能叫出名字。官员未被选用前来投诉的,他也能当场口述他们书判中的错误,毫无差错。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个合格的文官,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武将,这一点他多少也有那么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不擅长带兵打仗,所以他极力推辞,表示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但此时,唐高宗已经厌恶李敬玄,便道:刘仁轨如果需要朕去,朕就会主动前往,卿不得推辞。任命他为洮河道大总管兼镇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率军抵御吐蕃。

这无疑是那家国大事当做儿戏来玩了,但此时此刻,李敬玄已经没了办法,不去是死,去也许能博取点功名,带着这个侥幸的心理,李敬玄挑起了洮河道行军大总管的职责。

事实证明,很多事是没有任何侥幸的,尤其是战场上,任何的侥幸带来的后果往往都是惨淡的,仪凤三年(公元678年)的九月李敬玄就和吐蕃大军开展了,吐蕃大将论钦陵全歼了李敬玄所部唐军的前锋,俘虏部将刘审礼、王孝杰,按说到了这份上了,李敬玄应该派兵去救援,哪怕是做做样子也得去。

可惜,我们的这位李敬玄实在太害怕了,非但没有派一兵一卒去救援,还惊得连靴子都顾不上穿就一路飞奔而逃了,若不是偏将黑齿常之率死士夜袭吐蕃军,导致吐蕃退军,李敬玄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只怕全部都得报销了。

要说吃了大败仗,怎么着也得承担点责任才对,至少让人感受到你拥有承担失败责任的勇气,但李敬玄全然没这个意识,他第一时间给朝廷打了病假报告,理由是自己得了重病,需要回到长安治疗修养,这个报告被唐高宗批准了。

于是,李敬玄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长安,到了长安,他未引咎请罪,便直接到中书省办公。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你上奏是得了重病,朝廷体恤你才让你回来的,好家伙,你回来就开始上班了,干劲十足,这是病人么?

这是欺君。

得知真相的唐高宗勃然大怒,将他贬为衡州刺史,后又改任扬州长史

至此,李敬玄的仕途是到了尽头了,名声和事业上受阻,让李敬玄一直郁郁寡欢,2年后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八岁。讽刺的是坑了他一把的刘仁轨却迎来了人生的辉煌。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也就是李敬玄死后的第三个年头,刘仁轨被调任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在正月二十二日(32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武则天为其停朝三日,命京中官员按次序到其家中吊祭,追赠其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并陪葬于乾陵,赐予其家实封三百户,唐玄宗时,朝廷下诏为其立碑,并追赠谥号“文献”。

看到这儿,我相信很多历史迷和我一样都有一个重大的疑问,这么一件朝廷大事,为何弄成这个样子呢?

答案其实并不难理解,在这件事上大唐群臣都没太当一回事,换句话说都在为自己的私事而忘记了公事,没有人真正去体恤边疆为国征战的大唐将士,一场关乎尊严的战事,竟演变成了一场利益博弈的私事,可以说,这一波操作让人很无语了。

03

刘仁轨作为大唐中期的名将,毫无疑问能力是足够的,眼光也是有的,曾经也为了捍卫大唐的荣誉而热血奋战,可一旦功成名就后,面对利益时,第一时间选择了保全自己,竟而变得不择手段,不顾大局,明知道李敬玄是一介书生,却因私人恩怨,将其推上了战场,最终导致战败,让无数将士枉送了性命,可以说在这件事行,刘仁轨多多少少充当了并不光彩的角色,所以后来《旧唐书》编纂者在对他的评价上,也狠狠记录了一笔:世称刘乐城与戴至德同为端揆,刘则甘言接人,以收物誉;戴则正色拒下,推美于君。故乐城之善于今未弭,而戴氏之勣无所闻焉。呜呼!高名美称,或因邀饰而致远;深仁至行,或以韬晦而莫传。岂唯刘、戴而然,盖自古有之矣。故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非夫圣智,鲜不惑也。且刘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贻国之耻,忠恕之道,岂其然乎——《旧唐书》

对于李敬玄,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却不是一个意志坚决的人,他很清楚自己不能担任这份职责,却又没有态度坚决地去表达,抱着侥幸心理去统兵打仗,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应该做的事,从他返回长安一系列的表现来看,为人过于热衷权利,从而导致了进退失据,让个人和大唐蒙羞,毫无疑问在这件事他的责任也不小,《续资治通鉴长编》在记录这件大事时,采用了十分直白地评价:唐刘仁轨尝忿李敬玄异己,将以计去之,乃称其有将帅材,而敬玄卒败军事,此皆不以国家为虑者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这个评价并不过分,除了这两个人外,唐高宗李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身为一国之君,明知道李敬玄是一介文人,不通兵事,却硬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了后者,让无数将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折损了大唐利益不说,更让吐蕃在此战中声威大震,对大唐失去了敬畏之心,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李治和李敬玄刘仁轨没多大的区别,都是牺牲大我为中心,保持着自己那点可怜的小我。

一景之月
散文、随笔、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