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太监的眼,去看时局的浮沉

文摘   2024-09-07 19:46   浙江  

文/景志祥

01

明朝的太监,除了郑和,魏忠贤外,还有一个被我们忽略大太监,他叫王安。

不同于郑和的丰功伟绩,也不同于魏忠贤的目不识丁,王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文雅太监。

他本是万历年间大太监冯保麾下的小太监,冯保是个文化人(明朝所有太监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善抚琴和书法。两者造诣还挺高,明神宗多次赐给他牙章,分别刻着“光明正大”“尔惟盐梅”“汝作舟楫”“鱼水相逢”“风云际会”。

宋代国宝《清河上明图》就获得了他亲笔题跋,自署官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司礼监太监”。并说这幅画卷“比隋珠和璧还要珍贵的东西”。鉴赏能力远超常人。

在这样一个文化人手下干活,文化无疑是第一要务,这一点王安也心知肚明,所以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王安进行了一次文化上的进修,入选内书堂读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6年后,王安成功毕业,成绩十分出色,在陈矩的推荐下,王安被安排给当时的皇长子(朱常洛)当伴读。这并不是一个十分有前途的工作,因为当时的环境是身为父亲的万历皇帝并不喜欢这个大儿子,他更倾向于郑贵妃生的小儿子。

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嫡长子没有,那这个皇位就是先出生的朱常洛了,这也是一种优势,尽管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宫女,但先出生这个时间是否认不了的,只不过这并不是唯一,按照万历皇帝的意思,一个宫女生的孩子,自然比不上自己爱妃(郑贵妃)生的孩子珍贵,大明皇帝的位置要交也应该交给自己可爱的小儿子(朱常洵)。

02

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意,明神宗想违背“立嗣立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众臣知道后遭到反对,万历一看势头不对就选择了“拖”字诀。

这一拖就是十几年,历史上将这次拖延称之为“国本之争”,双方你来我往,始终没有达成协议,这种互不退让的局面,让万历皇帝心力交瘁,终因斗不过这帮大臣们,选择了妥协。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10月,明神宗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封小儿子朱常洵到洛阳为福王。

事情并没有因这次册封彻底落下帷幕,因为我们忽略了另一个人,明神宗的妃子,福王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这个野心勃勃的美人,并没有因这次册封彻底放弃皇位争夺战,她很清楚,眼前的这个太子什么都好,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出身太低。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朱常洛一直都是个好孩子,为人也比较厚道,只不过出身太低,加上父亲并不待见,苦熬了二十多年才获得了太子的名分,还没来得及庆祝,一场刺杀案就找上了他。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一个叫张差的普通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持了一根枣木棍进入紫禁城东华门,悄悄地闯进了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并用木棍将守卫宫门的人打伤,又闯入前殿的屋檐下,被擒获。

这就是所谓梃击案。

梃击案与宫内权力之争是否有牵连,至今未有定论,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但事情却对皇太子很有利,经过审讯,供系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这个供词一出,郑贵妃成为了最有嫌疑的一个,群臣们都怀疑是郑贵妃主谋。(《明史》中未曾证实这一案件,但郑贵妃企图夺嫡之事确有此情。

一向聪明的郑贵妃对此十分惊慌,向明神宗哭诉,明神宗朱翊钧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迹。结果皇帝和太子不愿深究,于是由太监王安给太子起草诏书,颁下令旨,解除群臣的疑虑,安抚郑贵妃,此举明神宗十分满意。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明神宗驾崩。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改元泰昌。

落魄的时候得益于王安的细心照顾,这一点朱常洛很是感激,这位苦熬了二十多年的苦命人,终究是个厚道人,在即位后,提升王安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03

事情看起来很圆满,该得到的都得到了,曾经苦熬的王安,上苍也给了他一个满意的回报,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朝着美好的局面划过去,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然而, 他们却忘记了两个人。

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和一个苦命的男人。

女人自是不必多说,一直等到机会的郑贵妃,男人就是刚刚登上皇位的朱常洛。

我们先将目光看向朱常洛,这是一个好皇帝,即位后,在群臣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局面一片大好,但他终究是个男人,从小到大,母亲的卑微,父亲的不宠爱,朝不保夕的地位,以及郑贵妃地虎视眈眈,让他变得谨慎小心。

如今苦熬了二十余年,终于摆脱了这一切。

曾经想做的,不敢做的,在坐上龙椅的那一刻彻底得到了释放。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

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朱常洛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感动”。

这祥和的画面只维持了仅仅十天,也就是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初十日,38岁的朱常洛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万寿节,也取消了庆典,具体的原因只有两个字——好色。

这一切的操作者自然是失去了丈夫的郑贵妃,很明显,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郑贵妃没有选择和朱常洛硬钢,而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通过观察,她很快发现了朱常洛这一致命的缺点。

于是,她想出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并不高明,却十分实用,敏锐如她相信,这个叫朱常洛的男人一定不会拒绝。

事实证明,郑贵妃眼光是独到的,她在朱常洛登基的十天之后,她给新皇帝送去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说是这份礼物特殊,是因为郑贵妃送去的是八个美女,一看是娇滴滴的美女,朱常洛很高兴地收下了。

据《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后来的《泰昌朝记事》留下了颇为隐晦的一句话:“上体素弱,郑贵妃复饰美女以进。一日退朝,升座内宴,以女乐承应。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

圣容顿减得很厉害,八月十四日,朱常洛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

这一治,彻底送走了朱常洛。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李可灼呈进二丸仙丹,朱常洛服用后于次日早晨去世,史称“红丸案”,终年38岁。

从登基到驾崩,苦熬了二十余年的朱常洛只做了1个月的皇帝。

一场新的争夺战再一次展开。

下场的人选,少了几个老面孔(郑贵妃),多了几副新面容,大家的目的都一致,都想通过把持未来的继承人,将大明的控政权,大明的一切都牢牢抓在手中,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郑贵妃这次学聪明的,年老色衰的她通过几次的失败后,也悟出了一个浅薄的道理,一个人能力再好,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想要在这皇宫里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找帮手。

帮手很多,能帮忙的却未必能入眼。

最终,她将目光锁在了朱常洛一个李姓的妃子上。

不是笔者这里吝啬笔墨,实在是这位帮手的名字,史书没有做出记录,唯一能肯定是的她姓李,是太子的嫔妃,后来的所有史书里,她被称为“李选侍”。

李选侍毫无疑问是个大美人,加上为人很会献媚撒娇,朱常洛很是宠爱她,郑贵妃找上她并不是因为后者很受重视,而是大明未来的皇太子(朱由校)掌握在她的手中。

朱由校的母亲原本是王才人(后来追封为孝和皇后),妥妥的大兴县(今北京市)人,身份比较高贵,在当时太子宫中地位仅次于太子妃郭氏。郭氏病死后,王才人母以子贵,成为太子宫中实际地位最高的女人,但王才人性子柔弱,不善于取悦朱常洛,并不受待见。

相比之下,李选侍就不一样了,人美,还懂得献媚,迅速占据了朱常洛的宠爱,仗着这个优势,平日里李选侍根本不把王才人放在眼里,经常欺负她。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没有具体的原因,李选侍居然在后宫之王才人殴打凌辱致死,如此违背律法的事,只因李选侍是朱常洛最宠爱的老婆,竟没有受任何处罚,这波操作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还在后面,殴打凌辱王才人致死的李选侍还成功霸占了王才人的儿子朱由校的抚养权,为自己捞取了一项重要的政治本钱,就凭这一点,她成功入选了郑贵妃的双眼。

应该说,郑贵妃不是个一个绝顶聪明人,但在找帮手这件事上,还是相当准确的。

这位长得好看,十分受宠爱李美人并不是一个有丰富斗争经验的人,但对身份有着过人的执着,在郑贵妃的一阵教唆下,李选侍就上钩了,她先是在郑贵妃的推动下,要求朱常洛封自己为皇后,封郑贵妃为皇太后。

当时朱常洛刚享用完八个美女,身体彻底垮了,病中也得不到好好休息,经不起两个女人一再唠叨,于是召集大臣,命封李选侍为皇贵妃。但是李选侍躲在帷幕后偷听,不干,把朱由校从帷幕后推出来,说要封皇后,大臣愕然,朱常洛也不傻,知道这个李选侍威胁了自己的儿子,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关键时刻,礼部侍郎孙如游上奏说"太后、元妃等人的谥号还没有尊上,把这些事情解决后再封皇贵妃不晚。"巧妙的将李选侍封皇后一事拖延下来。

没想到,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在明末年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中不明不白死去,一心想当皇后的李选侍没有捞到任何封号,心有不甘的她,在郑贵妃的教唆下,干脆赖在乾清宫不走,以攻为守,唆使一些老臣为她讨封;同时,将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扣押;又命令朝廷的所有奏章都必须交由自己过目。

04

乾清宫是明朝皇帝的法定住所,李选侍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正式封号的小妾,居然扣押大明新任的皇帝,霸占皇帝的乾清宫,从而达到挟持皇长子以扩张自己的权力,这个想法不敢说十分大胆,但颇有操作性,如果没有王安,事情或许就变得不可收拾。

这里就不说一下当时的局面,朱常洛同时驾崩后,按照程序是皇太子朱由校继承大明的产业,这一点李选侍也心知肚明,现在的她手里握着一颗最重要的棋子。

如果能将其长期控制在自己的身边,那么她所有的理想和野心都能得以实现。

明白了这一点的李选侍将朱由校给藏了起来,这一招很绝,皇宫很大,外面的那帮大臣纵然想找人,一时半会也找不到的,找不到皇太子,那么意味着今后的一切都得听这个女人的。

这个结果无论怎么看都不是外面大臣期待的结果,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有拼命找人。

可一个孩子被有心人藏在皇宫之中,没有熟人引导,想要找出来无疑是难于登天。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一个太监走了过来,他只是在大学士刘一璟的耳边,不紧不慢地说了两个字: “暖阁。”

这个太监就是王安。

有了方向,一切就好办得多了,靠着王安给出的定位信息,杨涟和刘一燝等大臣迅速入内,借着和朱常洛遗体告别时,利用编外人选王安骗李选侍把皇长子给抢了出来。

事情就此圆满解决了,朱由校顺利继承了皇位,改当年八月之后的年号为泰昌,次年为天启。

这里说说李选侍的结局,这个拥有野心和胆量的美人,企图以市井泼妇的手段要挟大臣们封她为皇后,手段并不高明,却实用,如果不是王安的出现,她的愿望也可能就实现了,明朝未来的走向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笔者不是预言家,对此自然是不得而知了,唯一能告知的就是这个美人的下场,经过几次激烈的交锋过后,李选侍输给了,输得很彻底,皇宫看起来不大,得失只在方寸间,皇宫看起来又不小,成败犹在千里外,所以迎接她的结果自然不会太好。

她甚至来不及等待太监们帮忙搬家,就自己抱着女儿,徒步走到自己该去的地方、前朝妃嫔养老地哕鸾宫仁寿殿去了。

宫中侍奉她的太监宫女们见她大势已去,将她受宠时得到的珠宝偷盗一空。

这就是明朝末年著名的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特别提一句,这位李选侍特别能活,一直活到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还没死,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的的周皇后、天启帝的张皇后、很多妃嫔、宫女都自杀殉国,唯独气节不高的李选侍活了下来,她被闯王李自成俘虏,后来又落到清廷手里,她和其他一些幸存的明朝妃嫔皆由清政府出钱供养起来。

根据清代笔记《池北偶谈》记载: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五月十八日,李康妃薨逝,寿八十余岁,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后妃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也算是赢了一把。

05

好了,这里我们的配角一一下场,新的主角重新登场,在研读这段历史时发现,在这段特殊时期,真正重量级选手,似乎都离不开一个女人,万历皇帝的郑贵妃,朱常洛的李选侍,到如今朱由校的乳母客氏。

客氏原名客巴巴,客印月,原是河北农妇,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十八岁入宫成为皇孙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即位之后,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颇为优容。

天启帝的优容让外面的大臣很担心,他们似乎从客氏的身上看到了郑贵妃,李选侍的影子,相比之下,眼前的这个农村妇人似乎更狠毒残忍,而且对天启帝影响力很大,敏锐的东林党人担心客氏干政,建议按照惯例赶客氏出宫。

事实证明,东林党人担忧还是有些道理的,天启帝说到底还是一个少年,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不得不迅速适应皇帝的角色,开始了解和学习如何管理国家的复杂事务,相比这些复杂的朝廷事务,他更热爱自己的艺术——木匠活。

但皇帝的身份和责任无疑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让他不得不思考如何将这两者兼容,毫无疑问这是个难题,年轻的朱由校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他更多的时间是将自己的投身于木匠的世界。

他的寝宫不仅是他休息和处理朝廷政务的地方,也成了他练习木工技艺的工作室。各种木匠工具和木料在宫中随处可见,艺术上的成就感,给了他前所未有的自信,让他一头载入了木工世界里无法自拔。

这种沉迷,有时会忽略了朝廷上的许多重大事务。据史料记载,有时候他会因为全神贯注于木工而忽略了朝臣的奏报和朝廷面临的危机。尽管如此,他的木匠艺术依旧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的精力终究不是无限好的,皇帝也不例外。

在这两种不能兼容的情况下,天启帝遵从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自己的艺术。

于是,新的代言人出现的。

起先,朱由校是尊重和重用王安的,得益于王安联合外廷的杨涟、刘一璟等大臣拥朱由校登基,使朱由校摆脱了“西李”(李选侍)的控制。

朱由校登基后,也很感激王安,言无不纳。魏忠贤也投靠在他门下。然而,王安此人,“刚直而疏”,心思不够缜密,又常常患病。因此,他与天启帝的接触逐渐变少,人一旦接触少,空缺就出来了,对于别有用心的人而言,这就是天大的机会。

客氏和她的搭档魏忠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魏忠贤奸诈而贪权和客氏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特殊的关系,两人很快结成了同盟,成为了后宫不可一世的力量,大有取代王安的意思。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五月,朱由校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是十二监中权势最大的职位,被誉为“内相”。在司礼监中,其地位时高于秉笔太监,负责完成朝廷决策中“批红”部分的最后审核和盖印工作,秉笔太监的批红,掌印太监如果认为可以,就盖上公章。如果认为不好,有权打回去重新批红,其地位和权势无疑是最大的。

06

按照朝廷的惯例,即便是王安有心接任这个职位,也要耐着性子推辞一番。

王安是宫中老人,自然熟悉这一套流程,规规矩矩走了流程,他给皇帝写了一封上疏,大意是自己无才无能,干不了,皇帝另请高明之类的话,谁都知道这都是虚伪的客套话,意思意思,并不是真的干不了。

这个时候,客氏的作用便显现出来了。

她劝天启帝干脆批准了王安的辞呈,将这一切给更加忠心的魏忠贤。

魏忠贤通过客氏和天启帝的关系,已经做到了秉笔太监的位置,这个位置很高,但毕竟不是第一,想要在进一步提升自己,只有除掉王安取而代之。

对于这个决定,魏忠贤显得犹豫不决 ,毕竟王安曾经对自己颇为照顾,而且王安这个人比较真正,在文臣之中名望很高。贸然下手,风险不小。

但客氏就比魏忠贤狠辣果敢得多,这位皇帝的奶妈觉得只要手段到位,敢下手干,没什么事是魏忠贤解决不了的,她对魏忠贤说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语录:“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也!”意思是说,你我跟李选侍比怎么样,她都被王安逼得移宫僻居,我们为什么要留下遗患呢?

经过客氏反复劝说,魏忠贤终于决定动手除掉自己的恩人王安,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就能力而言,客氏相较之前的郑贵妃、李选侍要厉害得多了,笔者每次看到这里,都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论身份客氏只不过是一个河北农妇,魏忠贤只是一个市井无赖,大字不识,两个没读书的人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奇怪的化学反应,一帮饱读圣贤书书的大学士、进士、举人、秀才竟不是敌手,思来想去,竟不知道原因出在哪儿,直到看到王安的死才多少有些明白。

客氏固然是个农村妇人,却无妇人之仁,做事非常狠毒,魏忠贤不知书,记忆力却很好,性猜疑残忍而且阴毒,善于阿谀奉承,两者配合竟是无解的存在。

从魏忠贤决定对恩人动手的那一刻起,王安的名字就在阎王哪里挂了明、单,死亡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魏忠贤安排给事中霍维华枰击王安,然后利用和天启帝铁的关系, 把王安降智充当南海子净军(太监组成的军队),再派自己人同时也是王安的死对头王朝担任南海提督。

王朝平日都找不到机会报复王安,没想到机会主动送上门了,自然不会放过。

王朝上任后,立马对王安下手,他让人停了王安的伙食,想把他活活饿死。

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王安的生存能力很强,弄一些篱笆外的萝卜都能养活自己,饿了三天愣是没死。

这下王朝等不了了,直接命人将其缢杀,那个他亲手捧起的天启帝早已将前者忘得干干净净。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注释①:李选侍史上有两个李选侍,即明光宗的李康妃李庄妃。为了区分她们,称李康妃为西李,李庄妃为东李,李康妃比较受宠。史书中出现的李选侍多指李康妃。

注释②:李康妃:这个称号是后来的加封的,天启帝登基后,出于对父亲的孝顺,没有惩罚李选侍,只是没有给她正式封号和后宫权力而已。

后来魏忠贤掌权,疯狂的迫害东林党人,同时为三案翻案。因为魏忠贤原是李选侍身边的心腹太监,在移宫案中为李选侍出过大力,因此李选侍客氏和魏忠贤的关系很不错,在魏忠贤掌权期间,她拼命讨好巴结客氏和魏忠贤。

天启四年(公元1624)七月,魏忠贤的授意下,明熹宗公开宣布李选侍无辜,尊封为康妃 。又声称支持李选侍的贾继春忠谏有功,召回任用。

七年,即公元16278月,明熹宗病死,异母弟明思宗崇祯帝即位,魏忠贤和客氏也随之覆灭,明思宗念及李选侍是父亲爱妃的情面上,放过了她。按常理李康妃抚养过天启帝、崇祯帝,应该可以得到皇太妃的头衔,但崇祯帝厌恶李康妃和郑贵妃的为人,没有给封尊和权力,而是继续以明神宗万历帝的刘昭妃为宣懿太妃,掌管皇太后印玺、行使皇太后权力,从而是她一直保留康妃头衔直到明朝灭亡。

注释③: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久无子嗣,却不料在偶然宠幸了一名宫女,生了一个儿子,神宗很不喜欢这母子,但诸臣却认定此乃太子也,一个劲地保奏其为太子,神宗始终置之不理。不久,其宠妃郑贵妃也生了个儿子,因此废长立幼便始终盘踞在神宗心头,在他的这种暧昧状态下,郑贵妃一干人等甚至发展到派人用枣木棍去谋害太子,这简直是亘古未闻的奇事,史称"梃击"案。

参考文献

《明》周同谷《霜猿集》

《明》刘若愚 《酌中志·客魏始末纪略》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年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

《明》李逊之《三朝野史》共七卷。清《荆驼逸史》丛书有刊本。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出版 1997年

《清》张廷玉《明史·列传列传第一百九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三》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一景之月
散文、随笔、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