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最大的事,做最风骨的人

文摘   2024-11-15 11:26   浙江  

文/景志祥

01

东晋时,在今天山西祁县这个地方,有个叫温峤的人,此人颇有意思,靠着过人的才干和颜值,很快就获得了司空刘琨赏识(闻鸡起舞故事当中的另一个主角),任其担任帐下的参军(相当于现在的部队参谋),后来从事中郎、上党郡太守,加建威将军,督护前锋军事,积功至司空府左长史,深受器重。

《晋书》对他的评价极高:“太真怀贞,勤宣乃诚。谋敦翦峻,奋节摛名。 ”

这样一个优秀人才,自然会受到各方面的注意,晋元帝司马睿对他非常器重。王导、周顗、谢鲲、庾亮、桓彝等名士都欣赏温峤的才学与能力,争相与之交往。

诸多人物当中,温峤和王敦针锋相对最多,我们知道西晋王朝因永嘉之乱,晋元帝不得不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建立了东晋的半壁江山,这里面王家兄弟(王敦和王导)出力最多,王敦年轻时相貌俊秀,生性洒脱,善于评鉴人物,精通《左氏春秋》,尤喜清谈,深得族兄王戎赞赏。

并一举迎娶了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为妻,被拜为驸马都尉,后又担任了太子舍人。

永嘉之乱后,王家兄弟王敦和王导因为拥立司马睿有功而成为朝中的权臣,前者是大将,把控着大军,后者是宰相,可以说在整个东晋王朝,王家几乎和司马氏平起平坐,所以当时流传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历史上称王与马共天下)

这样的局面,不要说皇帝不愿意,就是寻常百姓也不想自己的家里,身份地位都不如自己的人天天把持着军政大权,自己只是一个牵线的木偶。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晋元帝司马睿就在暗中扶持了两个自己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刘隗,另一个叫刁协,两人都喜好文史,颇有文才,又善于探人心意,因而得到司马睿的器重,引为心腹大臣。

此举自然引起了王家兄弟的不满,你的皇位都是我们家兄弟替你打下来的,屁股还没坐稳就想着卸磨杀驴了,真把自己当汉高祖刘邦了。

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王家兄弟决定起兵教训一下晋元帝司马睿。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正月,王敦从江州武昌起兵,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六代京师之地。)

王敦这个人脾气不太好,但打仗是一把好手,所以这场战事打得十分顺利,没多久就将晋元帝司马睿逼得走投无路了。(刁协兵败逃离建康,在途中被随从杀害,刘隗投奔石勒。)

司马睿见自己根本不是王家兄弟的对手,索性“脱戎衣,著朝服”,然后找到王敦,对他说:“你要当皇帝就早告诉我呀,大不了我让位于你,我继续做我的琅琊王(司马睿于太熙元年袭封琅邪王),干吗把百姓弄得这么生灵涂炭的?”这里面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责备的意思。

按说这个时候的王敦已是胜利者,面对这个曾经自己帮助的人,多少也应该表示表示愤怒才对,可王敦这个人实在有些意思,听完了司马睿的一番牢骚话,非但没有杀掉司马睿,反而听从了堂弟王导额劝告放过了司马睿,只是将其囚禁了起来。

02

于是历史出现了奇葩的一幕,在被囚禁的日子里,王敦也没有为难司马睿,每天要吃的给吃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总之一句话,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可就是不让你出去,这下司马睿受不了了,堂堂东晋皇帝,竟和小孩子一般,每天逮着机会就向王敦哭诉。

王敦大概是嫌烦了,或者是觉得当皇帝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便将司马睿其放了,并且将唾手可得的皇位还给了他,自己带着大军继续回了鄂州(今天的湖北省武汉武昌区)。

这种有意思的画面,大概也只有魏晋南北朝时才能看得到了。

好了,说了这么半天的王敦,完全是为了说明温峤这个人,现在我们将目光重新放回温峤的身上,在这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上,我们容易将目光看向了王敦和司马睿,却忘记了温峤的作用。

当王敦的大军进逼京师时,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准备和王敦干一场,这个人就是司马绍(晋元帝司马睿长子,东晋第二任皇帝),身为东晋的太子,未来的皇帝,眼看着王敦已经欺负到家门口了,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所以他组织了一队人马,准备亲自领兵去攻打王敦。

这个时候,温峤站了出来,作为一个洞悉大局的人,温峤很清楚太子司马绍的能力(好习武艺,善于安抚将士),相比晋元帝而言,能挽救东晋朝政的唯有司马绍,这样一个难得的继承人,一旦去了战场,凶险就变成了不可控了。

为了长久打算,温峤是不赞同司马绍去攻打王敦的,就军事能力而言,此时的司马绍还不是王家兄弟的对手,所以他拦马进谏:“臣听说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取胜的人往往不是凭借武力。殿下身为一国储君怎能以身犯险而置天下于不顾。”

这一番话说的合情合理, 也点出了重点,那就是身为皇太子,不可为了一时热血而失去了未来,显然司马绍听进去了,就此取消了这次鲁莽的行动。

不多时,王敦的大军就攻破了建康(今天的南京市),见太子司马绍果敢勇毅,深得拥戴,知道这位皇太子必然是自己未来的对手,想趁着对手羽翼还没舒展开时,成功将其废黜。

为此,王敦召集了百官,给出了罪名是太子不孝,这在当时是一个重罪,一旦做实了,那么司马绍面临的局面只有被废黜。

关键时刻,依旧是温峤站了出来。

其时,王敦声色俱厉的质问温峤:“太子有何德行?”

温峤正色回答:“探讨高深的治国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不是见识短浅的人所能认识的。依照礼义看来,这就是孝。”大臣们尽皆赞同,王敦阴谋未能得逞。 

这次出色的表现,引起了王敦的警觉。不久,晋元帝郁郁而死,太子司马绍继承皇位,即晋明帝。温峤因功勋任中书令,参与机要。

此举,顿时引起了王敦的不满,要求朝廷任命温峤为自己的左司马(执掌军政的官),此举的目的不言而喻,王敦已经意识到了温峤的能力,这样一个出色的人物放在新皇帝身边对自己是很不利的,调到自己身边,才是最好的操作。

这点温峤多少也知晓,自己太过锋芒毕露了,留在皇帝身边,下场多半不会太好,为了将来,他选择了曲意奉承,事事为王敦出谋划策,此举成功打消了王敦的戒心。

03

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六月,守备京师的丹阳尹出缺,丹阳尹就是京畿地方的头号长官,算是位高权重。如此重要的位置,盯着的人必然不会少,而且这个位置一旦捏在朝廷手中,很多事情就好办得多。

为了将这个位置拿下,温峤找到王敦,摆出一副对后者考虑的样子,说:“丹阳这个地方掌管京师,如朝廷之喉舌,任职的人一定得文武兼备,你应该亲自选择才行,要是让朝廷任命,怕不好控制。”

这一番话成功引起了王敦的注意,思索片刻后,就问温峤谁可担当此任,温峤说:“我认为钱凤可以任用。”

钱凤出于谦虚,反过来又推荐温峤,温峤假意推辞,王敦不听,上表让温峤补了丹阳尹之职。

临行前,温峤猜测钱凤必然会劝说,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以钱凤的能力不会看不出,钱凤一直依附王家(王敦),在其手下担任铠曹参军一职,颇有些见识和抱负,平日里做的事就是劝说王敦和东晋司马家对着干,他曾经对王敦说:“司马家并不足为虑,如果王敦放心,自己可以派一支偏师即可将他消灭。”

这样一个人,自然知晓丹阳尹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反对是必然的。

为了让钱凤在这件事上起不到反对的效果,温峤提前做出了安排,在王敦为他饯别时,他故意端着酒杯起身到钱凤面前敬酒。

钱凤本就对他不满,碍于王敦在,不好说什么,但喝酒的动作不免迟缓,故意冷落温峤。

温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见钱凤如此作为,当即就接着酒劲儿打落了钱凤的头巾,然后一脸醉意地说道:“你钱凤是个什么东西,我堂堂丹阳尹给你行酒,胆敢不喝么?”

钱凤脸色大变,刚要发作。

一旁的王敦以为温峤真的喝醉了酒,说了些醉话,忙充当和事老,上前劝解。

事情到了这儿,也就算了。

到第二天一早,温峤出发赶往丹阳,等队伍走远了,钱凤忙将王敦拉到一旁,悄声对他说:“温峤这个人才学出众,又和朝廷关系颇为密切,我听说他和庾亮(晋明帝妻庾后之兄)的关系非常好,这样的人放他去做丹阳尹只怕不太好?”

王敦看了看温峤的背影,收回目光后,不以为然地说:“世仪(钱凤字世仪)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昨晚太真(温峤字太真)喝醉了,言语之间对你稍有失敬而已,如今人家刚走,你就这样诋毁他,不太好吧?”

就这样钱凤未能得逞,温峤得以成功回到了京师重地,然后接机找到了晋明帝将王敦将要叛乱的情况,一五一十做了报告,并请朝廷做好应变的准备。 

获悉这一消息的王敦气得以诛杀温峤等奸臣的名义再次起兵,并扬言要亲自拔掉温峤的舌头。但他终究是小看了温峤的能力。

面对王敦的大军,温峤亲自率军渡河奇袭,大败王含(王敦族兄),又命刘遐击败钱凤,钱凤跑到庐州,投奔旧友周光,被周光斩杀。而周光因此得到五千户的奖励。

这场牌面很大的军事行动,以王敦的病亡而彻底告终。

东晋王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温峤的事业也迎来了人生顶峰。

在平定邵陵郡公苏峻的叛乱后,温峤被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官散骑常侍,进爵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

04

相比事业上的一帆风顺,温峤的婚姻就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凑了。

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妻子去世得早,以至于这样一个才貌双收的人物,竟没一个妻子在旁帮着操持,多少有些不合适。

这一点温峤也心知肚明,所以很早就开始给自己物色新妻子的人选。

人选上他一直都有准备,这个人就是堂姑刘氏的女儿,这个堂姑因为战乱和家人失散了,身边就一个女儿,女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长大,转眼就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关键人家水灵不说,还很聪明。

姑娘一直没有定下婆家,让堂姑刘氏很着急,一次,她找到温峤,让他在自己的圈子里给女儿找个好人家,有小算盘的温峤自然不愿意,可这事儿又不能明着说破自己的那点小九九,于是打趣地说:"现在这世道,姑姑大概可看出来了,找女婿容易,可要找一个好女婿就不容易了,你看找一个像我这样的女婿可好?”

堂姑不知道温峤这是试探自己,想了想。一脸认真地说:"现在是战乱,首先的问题是活着,一家人能活下去就足以告慰我的后半生了,哪里敢奢望找一个你这样的人呢?"

温峤是个聪明人,堂姑刘氏这几句话说得轻描谈写,但有一点信息很重要,那就是对自己很满意,若能做一个女婿倒也不是不可以。

有了这个信息,一直按兵不动的温峤就开始行动了。

几天过后,准备妥当的温峤找到堂姑刘氏说:"前些天,您托我找的人家,现在已经找到了,据我了解,这女婿人选还是可以的,家世地位也不错,女婿的名声职位都不比我差。"说完,笑嘻嘻地让人送来了一个玉镜台(一种玉制的镜台,在东晋很值钱)作为聘礼。

不久,堂姑刘氏的女儿顺利结婚了,行礼过后,新娘拨开团扇,看了一眼,就掩着小嘴笑道:"我早就怀疑是你,今天一见,果然不出我所料!"

这个小姑娘也是个妙人了。

温峤活得并不长,在苏峻之乱结束后,晋成帝司马衍本来想留其在朝中继续辅佐,可温峤并没有这个意思,这个个性上洒脱活泼的人选择了返回江州。(东晋时包括今天的江西、福建等地)

在返回武昌,经过牛渚矶(今安徽采石矶)时,见水深不可测,当地的人告诉他,水里有很多怪物。温峤很疑惑,亲自点燃了犀牛角来照看,看见水下灯火通明,水怪奇形怪状,有乘马车的,有穿红衣的,来来回回走动,很是热闹。

当夜,温峤就总了一个梦,在梦里有一个人愤怒的对他说“我和你幽明有别,各不相扰,为什么要来照我们呢?”

成语“燃犀温峤”的由来,其意为能敏锐地洞察事物。

就在当夜,温峤中风,回到武昌后没有几天就去世了,年仅42岁。江州百姓听到消息后,无不相对而泣,此时离平叛仅过了两个月而已。

05

消息传到朝堂,晋成帝下册书说:“朕以卑微之身,继承大位,不能弘扬大道,使天下太平,致使狂贼滔天,社稷不稳。只有公英明深识,抚民经世,担心朝纲紊乱,痛恨奸寇的暴行,倡导举义,五州响应,首启征讨,消灭贼寇,王室危而复安。三光暗而复明。功垂宇宙,勋盖天地。正要依靠栋梁以拯救华夏,天不怜惜我,使公英年早逝,朕心中万分悲痛。褒扬美德铭记功勋,是先王的典则,今追赠为侍中、大将军、持节、都督、刺史,郡公如故,赐钱百万,布千匹,谥为忠武,祠以太牢。”——《晋书·温峤传》

读这些文字,我们可以说在那个颖悟、旷达、真率的时代,这样有趣的人物并不少,温峤却能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为人有才之外,还和他天真烂漫,率性而行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有这样的人在朝堂,必然有趣得多了。

参考文献: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七《温峤列传》中华书局1996年04月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08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2009年01月

《现代》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05月


一景之月
散文、随笔、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