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志祥
01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58岁的大明首辅张居正病将不起,万历皇帝频频来问候。"闻先生糜饮不进,朕心忧虑。国家大事,当一一为朕言之。"
万历皇帝言语恳切,张居正力疾疏谢,并上密奏,举荐礼部尚书潘晟,吏部左侍郎余有丁入阁。赋闲在家的潘晟随即启程赴京,但事与愿违,张居正因病逝世仅仅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这位准备接手大明首辅的老臣未及上任,即被罢免。
就在这时,有人揭发张居正贪污过抄没财产,于是贪财的万历皇帝便命刑部右侍郎左橓和太监张诚,前往荆州,抄张居正的家。
说到这里,我们要问一下,到底我们的首辅张居正贪了多少银子呢?其实这个事在《明史》张居正传中早有记载;朝廷派去的司礼太监张诚、刑部侍郎邱橓等查抄张居正的兄弟及几个儿子的所有家财,共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
这个数字显然达不到万历皇帝、张诚以及刑部侍郎邱橓的要求,尤其是抄冯保的家时,发现冯保家“金银珠宝钜万计”,眼前的这个数字还不人家的二十分之一,回去不好交差,于是两人就对张居正的家属严加拷讯,逼迫招认分散寄存银钱200万两。
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被逼自诬,以至株连亲友,荆州等地张居正亲朋好友人人惶惶不可终日。长子张敬修最终不堪严刑追逼,留下一张血书鸣冤,然后自缢身死。
三子张懋修投井自杀未遂,又绝食未死。张氏子孙家属饿死及自杀者数十人,凄惨到极致,这个数字依旧没有增加。
02
从今天来看,“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这个数字多么,听起来似乎并不多,因为这里面包括很多赏赐,以及张家自身的底蕴都在里面,可要细算这个数字似乎也不少,所以你说张居正贪么?人情往来肯定有,你说他不贪么?好像底气也没那么足,毕竟没有于谦、海瑞那么清廉。
处在不中不下的位置,但就抄家抄出的这个数字而言,这个已经不算高了。
张居正23岁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来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皇帝登基后代高拱为内阁首辅,可以说张居正开局就是王炸,正儿八经的高位者,这些身份光是每年领俸禄就不是一笔小钱,更别说张家还有些底蕴(其祖上张镇辽王府护卫)算个小康之家问题不大。
我们很容易受到各种史料数字地打扰,然后想当然的认为,明朝的俸禄相比历朝历代是最低的,这个看法是没毛病,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从和尚、讨饭的叫花子一路消灭各路诸侯,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朱元璋的出身,让他在底层见识了太多的贪官污吏,看着庞大的大元帝国就是因为官员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弄得老百姓都没了活路,最终走上了造反这条路。
基于这个经验教训,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痛恨贪官污吏,所以他上位以后,定工资的标准基本上是保证官员的日常生活(洪武二十五年的规定,正一品官员的月俸为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为二十六石,正四品为二十四石,从四品为二十一石,正五品为十六石,从五品为十四石,正六品为十石,从六品为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则递减五斗,至五石为止)。
03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发,我们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即便是一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想过一个不错的生活还是可以办得到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朝的俸禄支付条件。
洪武初年,朝廷发给官员的俸禄是按照大米来算的,而且是足额支付的,只是这个支付条件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久,只在朱元璋时代维持过一段时间后,就彻底崩溃了。
到了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制定了"文武官吏俸、军士月粮,以米麦钞兼给之"的制度,官员俸禄中的大米比率就没那么好了,很多时候都是丝、棉等实物,以及朝廷颁发的"大明宝钞"(一种面额较大的纸币)。
丝、棉还可以接受,毕竟这两样是生活必需品,流通上没多大问题,可问题是这两样放在市场上按当时市场比率一算就大打折扣,换句话说,明朝官员拿到手的俸禄就不是足额的。
这还不算朝廷颁发的"大明宝钞",这种纸币是一种信用货币,能够折算多少,完全看市场流通数量,洪武初年市场还不够发达,"大明宝钞"在发行不久后,就因为难以维持它与金银及铜钱之间的官定比价,加上购买力上也不够稳定,"大明宝钞"开始疯狂的贬值,宝钞发行还不到十年,朱元璋就下令不让制造了,以当时的眼光来看,原因无非是"国用既充欲纾匠力也"。这话只是说得好听而已,实际并非如此,"大明宝钞"的大量发行造成了价格断崖式的下降。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米一石准宝钞一贯,这个折算比率还可以接受的,时间只是往前推了九年,即我们熟悉的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每钞二贯五百文代米一石,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就更低了,“两浙市民有以钞一贯折钱二百五十文者。”(原本可兑换一千文铜钱的每贯纸钞,在民间只能兑换二百五十文铜钱了),时间再向前推了四年,“时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至有以钱百六十文折钞一贯者,福建两广江西诸处大率皆然”。(每贯纸钞已贬值到只能兑换一百六十文铜钱)折算比率可谓是低得吓人了,算上人为的那点因素,让人期待的"大明宝钞"就和废纸差不多了,官员到手的俸禄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点就连撰写《明史》的作者也看不下去,发出了:“自古官俸之薄,未有弱此者!”这样的感慨了。
04
朱元璋的局限性在于他忘记了一点,或者说在朱元璋眼里,明朝的官员维持基本上日常生活外,其他业余活动,人情往来都不应该有,在这个认知下,导致了明朝初期官员的俸禄普遍很低。
这里举个例子,明朝初年,江西南昌有一个名叫曾秉正的官员,此人因直言好谏而受到朱元璋的赏识被重用,但这人忘记了一点,朱元璋不是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是宋太祖赵匡胤,宽厚仁慈,善于纳谏。
朱元璋个性多疑,高兴的时候怎么都好说,可不高兴了,是会翻脸不认人的,不巧,曾秉正就碰上了。
洪武初年的某一天,曾秉正上书提意见的时候,刚开始还面带微笑的朱元璋,转眼间就翻脸了,直接给曾秉正定了一个“寻竟以忤旨罢”的罪名,将其罢官了。
曾秉正没想到自己只是提了一次意见而已,竟把好好的铁饭碗给混没了。
既然没有官了,那就得回老家了,京城这地方开销太大了,活不起。
按说曾秉正也算是为官数年的,多少应该有点积蓄的,可是刚失去了饭碗,就生活不下去了,这位直肠子的清官竟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可人总得要回去,不然就得饿死在京城了。
思来想去,曾秉正就将四岁的女儿卖了,凑齐回家的路费。
事情到了这儿似乎也就结束了,但他低估了朱元璋对官员的要求,回家卖女儿做路费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这可是啪啪啪打朝廷的脸面,于是不等曾秉正回家踹口气,朱元璋的人马就到了,将其带回京城,处以腐刑。
另一个例子就是万历年间的清官海瑞了,我们知道海瑞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从一个从七品到正儿八经的二品,除了张居正当首辅那几年,海瑞闲赋在家外,其他的时间都在做官。
可海瑞的生活依旧苦不堪言,最严重的时候,家里根本就揭不开锅,以至于海瑞去了一趟菜市场买肉为母亲贺寿,结果迅速成了当地的重大新闻,这件新闻事件甚至被载入了史册(《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十四日 ,海瑞病故于南京任上。他没有儿子,所以去世后,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丧事,看见海瑞住处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凑钱为海瑞办理了丧事。
我们读这段历史时,难免觉得明朝官员活得太过凄惨了些,俸禄本来就不高,还要打折扣,搞什么折色,到手的钱也没几个,最最最关键的是还不能有任何捞钱的途径,结果是朱元璋逼着自己的官员个个做海瑞,到头来这些官员全都做了严嵩,说起来是莫大的讽刺。
05
相比朱元璋时代的曾秉正,清官海瑞是自我要求完成了朱元璋的指标,他曾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但不是所有大明官员都愿意做海瑞这种清官,朱元璋后期,因为不合理的俸禄制度就让许多官员的活不下去了,不满的情绪就越来越高了,万历年间内阁大臣于慎行就公开说:“至北汉刘崇以太原一道正位建国,宰相月律止百缗,节度使止三十缗,较之唐末已为太减矣。乃今一统之盛,宰相月俸犹不能半此,则近代之俸可谓至薄矣。”(我大明官员的俸禄,连北汉小朝廷都比不上了,实在太低了)。
这种不满的情绪随着次数的提高,各种智慧也就层出不穷了。
虽然朱元璋时代制定的俸禄制度还保留着,但朝廷中各种陋规就涌现出来了,最常见的就是“常例钱”。换个说法就是火耗钱。
清官海瑞在浙江淳安任知县时,就详细地记载了前任知县每年所收的常例钱、物种类,算起来竟有有21项之多,有好事者曾经详细地统计过,在明朝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即便是伸手不太很,一年下来也有2700两银子,相当于工资的60倍,这还不算到任时的“接风钱”、离任时的“饯别钱”,每笔都在千两银子以上,这么一算下来,收入是相当的客观了。
而且,最大的好处在于这些“常例钱”都是法外“合法”收入,已蔚然成风了。
以至于到了嘉靖年间,首辅张璁忍不住发出感慨:“顷来部院诸臣,有志者难行,无志者令听,是部院为内阁之府库矣。今之监司,苞苴公行,称为常例,簠簋不饬,恬然成风,是监司又为部院之府库矣!”
由此可见,到了明朝中后期,明朝官员的俸禄上已经不再停留纸面上的低了,算上明朝除了原定的俸禄外,还有各种我们难以想象的乱七八糟的头衔虚衔,这些头衔固然没什么实权,可到手的实惠却不少,俸禄会增加,“常例钱”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如此一看,明朝官员的俸禄还低么?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首辅张居正位极人臣,生前就被授予上柱国、太傅、太师的头衔,其头衔绝对是大明文臣之中最高的,算上万历皇帝在他生前给出的各种赏赐、基本俸禄,堂堂大明首辅带上江陵张氏全族的积蓄,不过十万零四百四十两白银及六千余两黄金,这个数字很多么?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二》《食货六》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
《明》李东阳《大明会典》广陵书社出版2007年
《明》王世贞《弁山堂别集》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9《月俸》中华书局出版1997年
《明》吴甡《柴庵疏集》卷15《按臣辩疏涉欺巡方举动可骇疏》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1989年
《明》谢肇淛《五杂组》卷14《事部二》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2001年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出版1997年
《现代》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
《现代》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7年
《现代》朱东润 《张居正大传》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