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做人,如何封神

文摘   2024-12-05 08:57   浙江  

文/景志祥

01

我们知道,西汉名将卫青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年轻的时候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能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一方面固然是卫青的过人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卫青拥有过人的人品和高情商的原因。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有个叫苏建的将士以一个校尉的身份第一次跟随车骑将军卫青攻打匈奴苏建是哪一年出生历史没有准确的记载((生卒年不详),唯一知晓的他是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打仗还有几把刷子,敢于在乱军之中,博取功名。

这一点和年轻的卫青很像,两个秉性相同的人走上战场,其结果可想而知了,据史书记载,这一战,这个叫苏建的人表现很出色,颇有些战功,和卫青一起收复了黄河以南今内蒙古伊克昭盟、河套一带地区,回来后,被朝廷封为平陵侯,食邑一千一百户。

这一战让苏建忘记了一点,战场是个瞬息万变的所在,一时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永远辉。

时间仅仅往前推进了四年,即我们熟悉的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四月,汉朝再一次派遣卫青出兵从定襄出兵攻打匈奴,出于谨慎,这次汉武帝还用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苏建也参加了这次战事,其身份上略有提高,从当初的校尉变成了右将军,并且亲自领三千多骑兵出战。

相比前几次出征而言,这一次苏建的运气不太好,他碰上了匈奴的大队人马,双方交战一天多,军队即将全军覆没,唯独苏建只身一人逃回,来到卫青那里。

面对这个只身逃回的右将军,卫青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就以苏建的罪责征询军正闳(姓氏不详,名闳)、长史安(姓氏不详,名安)和议郎周霸等人意见:大意是苏建这么逃了回来,应该定什么罪责?”

周霸主张给苏建定重罪,理由是: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大将军(卫青)出征以来,还未杀过副将,现在苏建弃军而逃,可以斩苏建以表明大将军的威严。)仔细去看,这个理由有毛病么,答案是否定的。

但卫青沉吟后,并没有答应。

这时,闳和安都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咱们不能这样。兵法说:'两军交战,兵力少的一方即使坚决拼搏,也要被兵力多的一方打败。'这次苏建以几千军队抵挡匈奴单于的几万人马,奋战一天多,军队伤亡殆尽,也不敢对朝廷有背叛之心,自动归来。回来而被杀掉,这不是告诉将士们如果打了败仗不可返回汉朝吗。不应当杀苏建。)

难题重新回到了卫青的手中,杀与不杀,全在一线之间。

杀了,好像也没人说什么,毕竟是战败了,不杀,似乎也说得过去。

在杀与不杀之间,卫青选择了后者。

02

他说了一句十分出名的话: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我侥幸以皇亲身份在军中当官,不愁没有威严,而周霸劝说我树立个人的威严,大失作为人臣的本意。何况即使我的职权允许我斩杀有罪的将军,凭我尊宠的地位也不敢在国境外擅自诛杀,而应将情况呈报天子,让天子自己裁决,以此表示做臣子的不敢专权,不也是可以的吗?)

因卫青的一锤定音,苏建得以活命,苏建回来后,汉武帝并没有杀他,赦免了他的罪过,交了赎金,成为平民百姓,后来又任其为代郡太守,天子信任犹在。

如果当时卫青斩杀了苏建,那么历史就不会有什么“苏武牧羊”了。(注;苏建是苏武的父亲,后来苏武在塞外被扣留十几年仍不变节归汉)。

如此看,历史颇具有戏剧性。

如果你去深究,你会发现,在历史的缝隙里还藏着很多戏剧性的一面。

我们知道,卫青的一生基本上都在攻打匈奴的路上,追随他的名将不计其数,除了上文所说的苏建,名将李广是跟着他出征次数最多的武将。

李广是三朝老将,年过六十,平日里以英雄善战而闻名,却因为治军散漫,行不列阵,宿不屯营,人人自便,以致多年苦战无功,久久不能封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一次发动了匈奴之战,以步骑数十万远征匈奴,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在军队分配上,卫青决定自率部队正面袭击单于,而命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夹击。

但李广希望做为先锋正面对抗单于,好借此机会获取战功,大概也是知道自己的年纪到了,能不能获得封侯的功勋,就在此一举了,然而李广不知道的是,卫青大军出发前,汉武帝认为李广年老又命数不好,出征时总是遇到各种状况,暗地里嘱咐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单于正面对阵,事实证明,汉武帝地认知是对的,在这场空前绝后的战略大决战中,名将卫青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而后令5000骑兵出击匈奴,最终汉军追击200余里,俘斩敌军1.9万余名,其匈奴单于“视汉兵多面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遂趁夜幕降临,跨上一匹善于奔跑的精骑,率领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去。

相比之下,李广因迷失了道路,落在大军后面,耽误了约定的军期,致使单于逃走,回军时,卫青的大军和李广的军队相遇了,出于主帅的责任,卫青派了一个长史带酒食送给李广,并询问这次迷失方向的原因,好给汉武帝上书作战过程。

毫无疑问这是个正常的流程,不存在幸灾乐祸的意思,然而,李广却沉默未答。

或许是顾忌了李广的内心,卫青对于李广不配合的态度并没有计较,而是贴心的让自己的长史去和李广的幕僚人员对接一下,这时,李广表示过错都在自己一身,不愿前去受辱,竟拔剑自刎。

李广愤而自杀出乎卫青的意料之外,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卫青也不能解释自己是受了汉武帝暗中嘱托,只能默默承受将士带来地非议,这其中包括李广的儿子李敢。

03

过了不久,李敢心怨卫青对父亲不公,击伤了卫青,差点把卫青殴打致死。李敢身为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按照汉朝律法的规定,以下犯上那是违反朝禁的,如要查究,他会成为犯罪之人,前途算是彻底毁了。

面对这样报复性的打击,卫青大概觉得李敢不过是出于一时地愤怒,才做出了这等不合法理的事情,虽不可取,却也不是罪无可恕,所以他选择了隐瞒这件事,既没有让人去追究,也没有向汉武帝汇报,算是间接保护了李敢。

只可惜,李敢碰上了爱舅心切的霍去病,相比舅舅卫青地隐忍,霍去病显得锋芒毕露,在甘泉宫狩猎上,霍去病趁打猎之时,射死了李敢。因为霍去病正得宠,汉武帝声称“李敢狩猎时被鹿撞死”。而霍去病也并未受到汉武帝的惩罚。

卫青出于奴虏,尤善骑射,才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兵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才。每次出去,都有大功。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理对卫青的评价,可以说,司马光的眼光是独到的,短短几句话就说明了一切。

在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卫青能成为帝国的双壁,除了过硬的关系外(汉武帝的小舅子),其良好的人品也是他走向成功关键的因素之一了,只不过我们早惊叹他的赫赫战功时,自动忽略了这一点而已。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 / 校注 韩兆琦 评  / 校注 韩兆琦 《史记》岳麓书社2004年
《东汉》班固《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中华书局2012年
《晋寿(撰)/[宋] 裴松之 (注)《三国志 魏书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 中华书局200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

一景之月
散文、随笔、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