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志祥
01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十一月,有个叫田尔耕的左都督抓了一个僧人本福,罪名是这和尚私下和京城的官绅多有往来,是“东林渊薮”。(不愧是文化人,这罪名用得很高级,一般人还真看不懂)。
巧的是扬州知府刘铎和本福和尚的关系很不错,偶尔还有些诗词往来,田尔耕在调查中发现了不少刘铎的诗,就说后者的诗是“语多讥刺”这是对魏公公(魏忠贤)不满,于是就抓了刘铎,并将其丢入了臭名昭著的诏狱。
这个地方是锦衣卫独有的监狱,称诏狱,或是"锦衣狱",由北镇抚司署理,可直接拷掠刑讯,取旨行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三法司均无权过问,狱中"水火不入,疫疠之气充斥囹圄",堪称大明最恐怖的地方。
但凡关进诏狱的人,只要是脑袋足够清醒,基本上都知道,这意味着自己已经提前被宣判了死刑,执行只是时间问题。
但事情并无绝对,比如万历年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有个叫钱若赓的读书人,一度将官做到了临江(今江西省清江县西临江镇)知府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钱若赓算是颇有些政绩,其时,有乡下人提四只鹅上市赶集,因有事寄存在客店中,后来店主抵赖说:"群鹅我鹅耳",乡下人一状告上衙门。
钱若赓从鹅粪中判断鹅是乡下养大的,于是店主认罪。
就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好官,因在万历皇帝选妃一事上得罪了万历皇帝,被怒气冲冲的万历皇帝投入诏狱达三十七年之久,终不得释。
进锦衣卫诏狱时,其子钱敬忠年仅一岁。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钱敬忠考中了进士,想起了自己的老爹,上疏皇帝说:"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气血尽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谓之未死,实与死一间耳",明熹宗朱由校下旨"汝不负父,将来必不负朕。"终将他释放。
02
钱若赓的事毕竟是特例,不能当做常态来看,诏狱这地方在明朝后期,基本上只有活人进,没有活人出的地方,除了运气好到爆的,还真没有人能活着出来。
不巧,刘铎就在这里迎来了自己的好运气。
在臭气熏天的诏狱里,他遇到了一个人,魏忠贤的亲侄儿魏良卿(这名字取得水平很高),单看这个名字,还以为这老兄是文化人,实则不然,此人原是河间肃宁(今天河北)的农民,大字都识几个,只因魏忠贤的关系,先做了肃宁伯,后来档次更高一级,一路做到了宁国公,食禄如魏国公例(明朝开国名将徐达俸禄是4000石)。
魏良卿在这里看到了好友刘铎很是惊讶,忙问:“兄弟这是犯了何事?竟被人关到了这里头来?”
刘铎叹了口气说:“也没多大事,就是闲暇之余给本福和尚题了几次扇面,录了一首诗人欧阳晖的句子,里面有那么一句“阴霾国是非”。
“就这么简单?”魏良卿颇有几分不信的神色。
刘铎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自己唯一活命的机会,连忙解释说:“就这么简单,魏老弟不信的话,可以亲自去查一查。”
魏良卿一查,事情确实就是那么一回事,这下魏良卿就放心了,对刘铎说:“刘兄放心,这是一件小事,回头我与我叔叔(魏忠贤)解释一下,就说这事儿与你无关,是他们抓错了人,你啊等着回去继续做你的扬州知府好了。”
刘铎自然知道魏良卿这番话的份量,忙拱手千恩万谢。
03
大概是想好人做到底的意思,临走时,魏良卿想了想,又多问了一句:“老兄可是被锦衣卫抓的?”
刘铎点了点头,表示是的。
“那锦衣卫抓你,勒索了你多少银子?”(曩锦衣往逮,索金几何?)熟悉此中门道的魏良卿询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刘铎道:“不少,足足三千两!”(三千金耳)
“这帮家伙,连我兄弟的银子都敢收,当真没王法了。”魏良卿骂骂咧咧了几句就走了,没多久,刑部就结案了,刘铎的罪名是“依不应得为而为之事”,罚鞭笞四十,并官复原职。
抓他的锦衣卫不光把人给放了,还将勒索的银子原数退还。
这下,刘铎算是活着走出了锦衣卫的诏狱了,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魏良卿这一波操作,惹怒了众人,尤其是锦衣卫,说到底魏良卿只是魏忠贤的侄儿,强加在他身上的各种荣誉和权利全都来自魏忠贤本人。
没了魏忠贤,魏良卿不过是一个河北种地的老农民,仅此而已。
事情很快就闹大了,魏忠贤很不满意,于是,刚刚走出诏狱的刘铎重新被抓了回来,这次,他没那么好的运气,没碰上什么好友,在诏狱苦熬了几个月后,刑部尚书薛贞将刘铎判处死刑,罪名是:诅咒魏忠贤。
…………
注释:这里绕着弯说一下魏良卿这个人,他是坏人么,我搜素了一下史料,加在身上的罪名不少,我相信魏良卿肯定是干过,而且干过不少,但事情并无绝对,这个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天启年间,他还能干点好事,虽然少了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但已经十分难得了。
据史料记载,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十一月,魏忠贤自杀,魏良卿说:“吾生长田舍,得负耒耜足矣,何知富贵?今曰称功,明日颂德,功德巍巍,自当封拜,吾不合为珰侄,遂以袍册加身,是称功颂德者,以富贵逼我,我何罪也!”——《天爵堂文集》
一个“逼”字用的堪称神来之笔,让人忍不住一叹,谁说这小子没读书,不识字,这话除了他谁能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呢?
参考文献:《明熹宗实录》《天爵堂文集》《明史》《明朝那些事儿》《大明的拐点:天启党争》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