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赵东等|“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促进还是抑制??

财经   2024-08-30 08:30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

“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促进还是抑制

作者简介

赵东(1987—),男,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走出去”企业的资本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上市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缓解公司的投融资期限错配,该抑制效应在国有产权、主要节点城市的公司更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有助于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改善投资效率。研究结论为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优化公司投融资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期限错配;债务期限结构;短贷长投;经营风险;投资效率

引用格式

赵东.“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促进还是抑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26(4):83-98.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 论文体例、参考文献格式等请参见本刊官网和公众号,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一、问题提出

为了深化对外开放政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探索、新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寻求投资利益的契合点和贸易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得到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

在双赢共享的基础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和贸易往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引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然而,随着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融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使得融资问题成为影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无论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到丝路基金,还是从《“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到《“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多元、稳定且可持续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那么,“一带一路”倡议能否解决中国企业的融资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从融资的单一视角较多地关注融资约束、融资规模和资本成本,而且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融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但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思考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企业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对外投资的需要,那么,随着中国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企业的投融资能否匹配?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全面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成效,对于新时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创新之处

本文的边际贡献可能在于:第一,本文把对“一带一路”倡议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延伸到投融资关系的视角,发现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明显变化,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能否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提供了融资期限结构方面的直接证据,也为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完善政策与制度框架设计,保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资金融通提供了经验参考。第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企业长期存在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是中国防范债务危机、达到“去杠杆”目标的实质内容。已有研究分别从货币政策适度水平、利率市场化、社保制度改革、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会计政策变化等宏观政策方面对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探索,本文则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角度为考察公司的投融资期限结构安排进行了有益补充,对于公司合理配置资本要素,加强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中国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相对于其他公司,受到政策支持公司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明显下降;经过缓解非平行趋势、样本选择偏差、核心变量衡量偏误、排除其他可能性解释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截面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产权、主要节点城市的公司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随着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的下降,公司的经营风险明显下降,投资效率明显提高。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健康发展,防范化解“走出去”企业的债务风险,缓解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首先,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已经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空间和条件。国内企业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在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走深走实与深化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导力量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资源,促进自身投融资的有效配置,防止产生严重的财务危机和经营风险,避免非效率投资。

其次,更多的长期债务资金、权益资金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因此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同时,政府要为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合作的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推动企业合理安排资金配置,促进对外投资和贸易合作的稳定增长。

最后,政府仍需实质性减轻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税费负担,通过深化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合作,以及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专项补贴、转移支付等的引导作用,平抑资本市场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短缺,从而提高“走出去”企业的投融资效率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第83—98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新增目录链接功能,敬请扫码体验!

往期回顾

· 2024年第1期

· 2024年第2期

· 2024年第3期

· 2024年第4期

· 2024年重点选题

· 2023年总目次


欢迎关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市重点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以经济管理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本刊选题突出学术性和创新性,注重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研究方法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