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
“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促进还是抑制?
作者简介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走出去”企业的资本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上市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缓解公司的投融资期限错配,该抑制效应在国有产权、主要节点城市的公司更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有助于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改善投资效率。研究结论为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优化公司投融资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期限错配;债务期限结构;短贷长投;经营风险;投资效率
引用格式
赵东.“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促进还是抑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26(4):83-98.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 论文体例、参考文献格式等请参见本刊官网和公众号,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为了深化对外开放政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探索、新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寻求投资利益的契合点和贸易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得到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
二、创新之处
本文的边际贡献可能在于:第一,本文把对“一带一路”倡议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延伸到投融资关系的视角,发现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明显变化,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能否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提供了融资期限结构方面的直接证据,也为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完善政策与制度框架设计,保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资金融通提供了经验参考。第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企业长期存在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是中国防范债务危机、达到“去杠杆”目标的实质内容。已有研究分别从货币政策适度水平、利率市场化、社保制度改革、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会计政策变化等宏观政策方面对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探索,本文则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角度为考察公司的投融资期限结构安排进行了有益补充,对于公司合理配置资本要素,加强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基于中国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相对于其他公司,受到政策支持公司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明显下降;经过缓解非平行趋势、样本选择偏差、核心变量衡量偏误、排除其他可能性解释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截面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产权、主要节点城市的公司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随着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的下降,公司的经营风险明显下降,投资效率明显提高。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健康发展,防范化解“走出去”企业的债务风险,缓解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其次,更多的长期债务资金、权益资金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因此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同时,政府要为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合作的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推动企业合理安排资金配置,促进对外投资和贸易合作的稳定增长。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第83—98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新增目录链接功能,敬请扫码体验!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