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李涛、徐运保|数字金融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财经   2024-09-29 12:00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

数字金融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涛(1990—),男,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徐运保(1969—),男,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教授,通信作者

摘要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会产生不利影响。(2)受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层次的影响,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数字金融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3)消费需求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是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中,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为此,要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金融的步伐,避免“数字金融鸿沟”扩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

关键词

数字金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鸿沟;空间溢出

引用格式

李涛,徐运保.数字金融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26(5):17-31.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 论文体例、参考文献格式等请参见本刊官网和公众号,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一、研究背景

金融发展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作用渠道改变资金存量和资金流量,能够使金融资源在不同产业间流动,在此过程中,有利于缓解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形成“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产业素质与效率,这将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大数据与金融相结合的新业态,数字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金融的发展路径,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降低了资金流向欠发达地区的成本,这有助于缓解这些地区的融资约束。同时,随着移动支付、网络理财等应用的日趋成熟,数字金融以强调用户体验、提供精准化服务等为特征,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金融服务潜在的信贷资源错配问题,提升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准确评估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相较于传统金融,数字金融的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数字技术的使用对创新要素流动和技术扩散产生了巨大冲击,也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数字金融极大提升了支付便利性,降低消费者流动性约束,而消费需求增长有利于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二是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数字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改善金融资源匹配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为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提供了技术扶持。三是数字金融通过提供底层技术支持和金融资源安排,促进绿色创新行为,进而加快产业绿色化发展。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日益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全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讨论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同作用路径,对理解数字金融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之处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从本地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包含多维度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系统分析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以丰富数字金融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二是揭示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消费需求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三条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三是从空间区位和城市规模异质性视角,分别实证检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金融之间的关系,拓展两者关系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为不同城市发展数字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 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2011—2021 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数字金融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会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原因在于,数字金融改变了金融资本的原有配置方式,通过缓解企业和居民的资金流动性约束,促进创新创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最终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数字金融的发展可能也会导致资源进一步向发展较好的城市集中,对邻近城市产生虹吸效应,导致空间溢出效应为负。通过对比不同距离标准的空间权重矩阵,该结论仍然成立。
第二,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区位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受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层次的影响,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数字金融在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邻近城市数字金融发展产生的负向空间效应降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原因在于,广大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数字金融发展虽然改变了资本配置方式,但这些地区和城市的有效需求较低,数字金融未与产业进行有效融合,导致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
第三,消费需求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是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路径。消费需求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均在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同。具体而言,产业结构优化在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效应最大,高于消费需求增长和节能减排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金融应用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在引导数字金融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资本有序通过数字金融流向实体经济,进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加快建设和普及移动支付、货币基金业务等数字金融行业基础设施,不断增强消费、贷款、理财等多种应用场景体验,促进数字化技术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与金融资本结合,加快金融领域数字化,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方式,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第二,探索“数字金融+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城市地方政府应基于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探索“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模式,发挥数字化技术在配置金融资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数字化技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特别是实现绿色金融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惠及更多的企业,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金融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高数字金融产业人力资本水平,不断增强数字金融与产业的融合水平。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而言,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还相对较低,而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因此,应当加强这些地区和城市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整体布局,引导东部和大城市金融资源向中西部和中小城市流动,通过创新“数字金融+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发展数字金融,避免数字金融鸿沟扩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各城市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因地制宜制定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策略,推动城市间形成良性互动和竞合关系,促进数字金融在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层次较高的东部和大城市而言,重点加强数字金融人才培养,提高数字金融领域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层次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而言,充分发挥各城市在制造业某些领域的比较优势,增强与邻近大城市的互动,推动数字金融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提高产业生产率,加快某些产业的技术创新,降低邻近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第17—31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新增目录链接功能,敬请扫码体验!

往期回顾

· 2024年第1期

· 2024年第2期

· 2024年第3期

· 2024年第4期

· 2024年第5期

· 2024年重点选题

· 2023年总目次


欢迎关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市重点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以经济管理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本刊选题突出学术性和创新性,注重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研究方法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