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
摘要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当今中国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命题。在构建城市创新质量新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提升城市创新质量,并能通过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城市科技投入水平和吸引研发人员流入三个渠道促进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协同集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创新质量有促进作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能促进城市创新质量提升。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够推动新企业注册量的递增,进而提升城市的创业积极性与创业活跃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具有促进城市创新质量和创业活力两大功能,可以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增长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城市创新质量;专利复杂度;创业活力
引用格式
陈晓华,周琼,刘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26(2):48-63.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 论文体例、参考文献格式等请参见本刊官网和公众号,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近年来,因产业链高端环节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频频遭遇发达国家断供技术或产品的威胁,甚至被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使中国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科技创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更是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必要手段。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城市是国家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人口与经济活动的中心,各类资源与生产要素向城市不断聚集,城市是经济的载体,更是企业创新的载体。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是优化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释放城市创新活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的关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是核心要义更是必由之路。由此,产业与创新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中国的两大重要支柱产业。作为制造大国,中国正处于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日益增强。生产性服务业贯穿制造业的上、中、下游,与制造业相辅相成,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演进,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而产业协同集聚这种新兴产业组织发展形态正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会对创新质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较少有研究深入剖析上述问题,尤其是剖析二者协同集聚对创业活动的影响。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第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城市科技投入水平以及吸引研发人员流入三个渠道促进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第三,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促进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且东部地区作用效果更强,而西部地区协同集聚未发挥促进作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能促进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第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够激发城市创业活力。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得出如下政策启示:
第一,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步伐。应加大对产业协同集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优惠政策、资金支持和设立产业集聚区等方式,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集聚,促进城市创新创业全方位发展。此外还需加大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提升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水平,为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打造更好的硬件条件。
第二,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政府应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并以此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与此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扶持创新创业,以创造更多适应高端科技人才需求的就业岗位,并加快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和住房等方面,为高端人才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保障。积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支持和培育高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和高附加值产出。由此能够更好更快地发挥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投入水平以及研发人员流入的渠道作用,以推动城市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和质量提升。
第三,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能够为创新者和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资源和支持,进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如可通过为创新主体提供风险投资、创业贷款和融资保障等措施,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建设,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加强科技成果的可获益性,以此带动科技从业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第48—63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新增目录链接功能,敬请扫码体验!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