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
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诸多进展,致力于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但仍然面临创新资源分布失衡、创新能级差距过大、北京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立足和巩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成果,根据京津冀创新基础和现状格局,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新要求。
关键词
京津冀;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产业链;创新链
引用格式
李国平,吕爽.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26(3):27-37.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 论文体例、参考文献格式等请参见本刊官网和公众号,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京津冀地区作为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中应该走在前列,发挥重要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后,发展蓝图逐步清晰。
二、创新之处
三、推进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着力提升河北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同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京津冀内部创新投入、创新资源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河北近年来创新投入虽有较快增加,但占比仍然偏低,因此应努力提高河北的研发投入。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向雄安新区集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北创新资源缺乏的状况,这将有利于优化京津冀创新资源布局。
(二)构建“一心、三核、三带、多园区”的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科学布局京津雄创新“金三角”及科创走廊
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依托,以中关村、天津滨海高新区、雄安新区为重要节点,以在多地共建园区为手段,强化北京创新环节对津冀的辐射作用。通过园区共建,积极探索跨省市科技园区联合共建新机制、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推进机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协同布局重大创新资源,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平台,推动北京的高校、研究机构在各园区设立分支机构、研发平台和转化基地,在各园区重点布局中关村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环节,推动中关村与各地园区形成“研发-孵化-转化”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发展经验,科学布局京津雄创新“金三角”及科创走廊。京津雄创新“金三角”以北京为核心、津雄为支撑,依托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和雄安新区承接北京科创功能转移等创新联动优势,打通京津雄创新干线,协同发挥京津雄创新金三角的引擎作用,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先实现京津雄创新要素自由流通和创新成果共享。“科创走廊”建设依托各地产业优势,如打造京张大数据科创走廊、京雄石生物医药科技走廊、京津沧重化工业绿色科技创新走廊等。
(三)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合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是科技、产业及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话题。创新资源是北京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但创新链的传递和延伸无法脱离产业链,因此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衔接,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四)优先布局新兴重点产业链,重点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制造业产业链条较长,容易形成区域分工与合作,是城市群中心城市带动周边腹地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专业化分工来看,北京和天津在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方面都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具有分工合作和协同发展的基础,可以在仪器仪表、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等领域加强两地间的产业和创新合作,发挥京津冀协同中京津联动的主引擎作用。同时,需要打破京津冀既有的垂直分工格局,通过京津联动辐射引领河北,突破河北制造业低端锁定。河北在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电气机械、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以及医药制造业等领域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可以在这些行业推动京冀、津冀产业联动发展,建设一批发展水平和集聚能力较强的产业园区和平台,形成京津冀创新-产业新型联动发展的典型示范。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第27—37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新增目录链接功能,敬请扫码体验!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