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
城市品牌建设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
作者简介
摘要
以2003—2020年中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剖析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地理区位较优、品牌依赖度较高及品牌相对稀缺的城市更加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强化环境规制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论为充分识别城市品牌建设效应及拓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城市品牌建设;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
引用格式
张明斗,张镜.城市品牌建设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26(5):47-63.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 论文体例、参考文献格式等请参见本刊官网和公众号,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运行模式引发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导致城市偏离高质量发展轨道的生态问题,制约着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为了能够深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减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力,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从顶层设计高度给予关注。值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着力找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二、创新之处
相对于已有研究,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在于:一是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构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并论证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品牌价值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研究体系,也为进一步探索城市品牌建设的绿色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二是在系统性考察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基础之上,围绕城市地理区位、品牌依赖度和品牌稀缺程度三个维度对城市品牌建设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异质性展开讨论,为城市品牌建设的有序推进与“个性化”实践提供经验证据与思考;三是从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三条路径出发,有效揭示城市品牌建设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内在机制,为地方政府积极打造城市品牌,持续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进而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
本文以2003—2020年全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并且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得到验证。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在地理区位较优、品牌依赖度较高及品牌相对稀缺的城市更加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强化环境规制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其次,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组合政策优势。政府部门应把绿色创新作为引领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完善以绿色为导向的财税政策,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认证效应;积极引进绿色投资机构,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企业,减少企业进行绿色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资金约束,进而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再次,树立绿色示范典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围绕绿色发展目标要求,加快引进培育绿色先进企业,加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传统产业建立绿色价值导向,加快实现“老字号”绿色转型,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支撑作用。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第47—63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新增目录链接功能,敬请扫码体验!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