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九月五号的傍晚,无风亦无云。没想到过了处暑节气,在室外操场,仍然觉得酷热难当。
闻着七年级新生跑步队形训练时,与空气不断摩擦而捎来的阵阵汗馊味儿,听着孩子们那像极了我一个星期脚不沾地,都没能理顺手中事情的嘈杂跑步声,看着眼前的这一群满脸稚嫩的娃娃们,我突然就生出了“上苍终究没有饶过谁”的悲悯。但转瞬就喂给了他们一碗“静下来虽然凉快,但跑起来就有风”的鸡汤。
我就是这么一个特别“阿Q”的人,劝慰着此时“少不更事”的他们,也安慰着“兵荒马乱”的自己。
大约六点二十分,娃娃们稍作休息的片刻,我瞥了一眼手机。怕又漏掉了各个群里发布或被消息淹盖的重要任务信息,更怕扣上“就你例外”的帽子。因为我打小就被灌输“听话才是好孩子”。
虽然不知道这种理念对不对,但事实是,没长出什么大出息,也从没有让自己轻视过自己;同时庆幸,由于听话,听的也都是为人正道的父母和老师们的“至理名言”,耳濡目染的都是身边的正能量。今天,得以缀随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民教师队伍当中,也引领着一群孩子板正地走向前方奔跑。
就在此时,一条正横躺在手机屏幕中央,又格外耀眼的红色未读消息率先映入眼帘:“明天来听你一节课,如何?”。像是询问,又似是通知。
名师要来听我的课,名师明天要来听我的课!然而,我并没有感到任何意外。此时我没有过多的犹豫,因为此刻当我看到这条消息已经过去了七分钟。“可以”“明天第三节”“上午”“706班”“欢迎朱老师前来指导”。我第一时间连发了五条没有标点符号的回复信息。
早之前我便知道,朱老师其实也忙。她经常得外出进行各种培训,总是在培训与被培训之间不停来回,在汲取与输出之间不断切换。
接下来的日子,我时刻准备着与朱老师的第一次课堂会见,甚至与办公室姐妹们也提及了相约一起听课的安排。没想到,直至上一届孩子毕业,我们也没有见过面。
图文|王兰兰
编辑|袁 颜
审核|陈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