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四:我和小潢河的二十年

文化   2024-10-06 14:53   河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河对岸的草坪改造成了一个小公园。很快,小公园成了河两岸孩子的游乐场、集聚地。吸引孩子的是草坪、沙坑、秋千架、半球形迷宫和泥塑的黄羊。


两岁的儿子每天吃完晚饭就吵着要去对面玩。有时上班一天后想躺平,就哄他明天再去。他就跑去缠着姥姥“过河玩,过河玩。”姥姥心疼外孙,不忍拒绝。我不放心这一老一小趟着不稳定的石头过河,只得拖着疲惫的身子抱着胖儿子深一脚浅一脚小心翼翼地过河。时不时提醒年老的妈妈注意看脚下:必须顺着我走过的地方走。就是这样谨慎,也掉进水坑几次。满鞋的泥水不说,那臭渣水味得在鼻孔停留几天。

那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政府能赶紧在附近两岸架一座小桥,方便我们来来往往。

有一天下午,突降大雨。一位爸爸接孩子放学,想尽快回家,就抄近路过河。孩子在前面平安过去,推着车走在后面的爸爸被暴涨的河水转走了……我们更希望有座小桥飞架东西了。


河水或多或少不停地流着,河道不停地加宽着,两岸的新房子不停地建着。两年后,桥终于架起来了。彩灯把新桥装扮得格外闪亮,远远看去,灯光和倒影形成一个合口吉祥的椭圆。我们一家三口出门走过小桥,不到三分钟就到达了小公园。儿子在三只泥塑的黄羊上爬上爬下。我和老公说新建的桥实在太方便了,应该叫便民桥。儿子说:“应该叫彩虹桥,因为这桥是五颜六色的。”我们哈哈大笑。

没想到十几天后,小公园的一个大石头赫然刻着“虹桥”二字,而且用彩色颜料点染。此后每次走过这桥,我们都逗儿子:“走,儿子,巡视巡视你的桥。”儿子呢,面露得意之色,雄赳赳走在我们前面。


一天,已经上高中的儿子回来感慨:“老妈,怪不得你们把虹桥叫便民桥。真是方便我们这些早出晚归的可怜的高中生啊。如果我们从二桥和三桥走,骑自行多要一二十分钟。”


转眼间,我们身边的小毛孩都上大学去了。几个空巢的老同学也随着人流陆续来新县游玩。夜晚三三两两到小潢河边走路消食。曾经标志小潢河改造启程的虹桥,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个拐杖,一个随到随应的好友。


十年前来过新县的杰同学不停地咂嘴:“小潢河被你们政府治理得太漂亮了。先是拓宽筑牢了河岸,又用橡胶坝截留了河水。河面广阔了,河水笼起来了。一座小城,有山有水,才能称得上是灵秀之地。”玉同学是新县人,她叫嚷着:“不瞒你们说,每次回家,就是回来洗肺洗胃去皱纹的。新县空气好,负氧离子多,被称为森林公园;食材好,各种来自大自然的野菜零污染;水质好,连这小潢河里钓起来的鱼,也能吃。看着清亮亮的水,跳下去游个泳简直爽歪歪。”我们大笑起来,鼓励她跳下去,很看重同学情的我们绝对保证去派出所看她。


诗人宏同学感叹:“俗人俗人,就记得吃呀、喝呀的。这杨柳依依,知了声声,诸位没看见、没听见?吃饱穿暖,物质生活到了一定程度,就应该追求精神享受。小潢河的治理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时代观,它其实是整个县城的一个窗口,或者是一个片段、章节。以前没怎么写作的四同学,近些年又是写诗又是写散文的。这青山绿水,这文化气息,是能滋养出文人墨客的啊!”被称作文人的我,只得出来接话:“都是我家乡好啊!侥幸登上省刊的几篇拙作都是描写家乡人文景观的。我总觉得别人是看上了新县的景,而不是我的文呢。”



近两年,夜晚从小潢河的两岸跑步或是走路已经是我的必修课。河两岸人来人往,有锻炼身体的,有带孩子玩耍的,有约伴聊天的,有搬来音响唱歌的……远处,虹桥的七彩灯光依然倒映在水里,但不再像十几年前那么耀眼夺目。因为河两岸大小不一、特色各异的花园果园,一到夜晚都亮起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灯光。它们相互辉映,点亮了小城,点亮了小潢河,几乎让天上的月亮害了羞……


我和小潢河的二十年:我在慢慢变老,它在慢慢变好。


朱小四名师工作室
生活的方式是打开 教育的目的是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