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盈盈《往事依依》课后反思

文化   2024-10-23 14:51   河南  




往事依依》课后反思


在接到924日新教材培训的观摩课任务后,我内心很忐忑。我是完美主义者,每次讲课都想尽善尽美,所以,一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准备。由于今年我担任九年级班主任,琐事多,很多时候身不由己,所以,我的规划一次又一次搁浅。周四突然接到送教下乡的任务,周五又接到周末出去学习的任务。于是,背着电脑上火车,几次欲打开电脑,但最近几天的疲惫不堪还是席卷而来,最终意识败给了现实。等我两天后再回到新县,已是凌晨1点多。

感悟


01
感悟

只有一天时间!焦虑、不安是难免的。但我还是告诉自己,要静下来,静能生慧!读了几遍课文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往事依依》这篇课文会选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呢?我想一方面是由于这篇散文旨在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高尚的志趣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它在写作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思考


02
思考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思考,于是我将整节课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初读课文,感知往事;3.精读课文,体味往事;4.悟读课文,探寻秘诀5.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感知往事。万事开头难,切入点很重要!读了几遍课文,发现最后一句耐人寻味。于是,我果断的把文章最后一句作为切入点——“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引导学生初步梳理课文的几件往事,然后,根据单元导读的要求,进行默读训练,结合文本,挖掘这几件往事对于作者的特殊意义。

精读课文,体味往事。解读题目中“依依”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品味体现“依依”之情的句子。

悟读课文,探寻秘诀。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探究美文的写作者——于漪老师成长的秘诀。让学生追寻于漪老师的脚步,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浸染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里,坚守文化自信,且行且珍惜


亮点


03
亮点

这本节课我做到了什么呢?

  一、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运用。于漪老师不愧为人民教育家,在用词方面非常讲究。如:“稍一回忆”“注满情思的眼睛”“生活情趣浓浓郁郁”等等这些词语的运用非常微妙,巧妙传达出作者对往事无限怀恋。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言表达的细微之处和讲究之处,并迁移到日常写作中用课文作为例子,让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二、紧扣单元目标。默读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本节课给学生充分的默读空间,不走形式,只为真阅读。

三、赏识教育贯穿始终。由于不是本班学生,学生对我很陌生,所以上课伊始,学生很胆怯课堂气氛沉闷,但我一直坚持给学生输入自信的力量,在我不断的鼓励下,一个角落的小男生高高的举起了手

反思

这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1.对语言的品析不够深入。于漪的这篇美文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太多,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只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范畴。

2.写作借鉴意义没有呈现。以读促写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意图,这篇文章可供写作借鉴的地方太多太多,如:领起句选材上的典型性、详略安排等等,对于学生写作都有很大的启发。但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放在第二课时,非常遗憾。

3.课前没有与学生进行磨合。由于我课前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课堂上,当我请学生给发言同学鼓掌时,学生非常默契的齐鼓掌,我在制止这种整齐划一的掌声时,随口一句“不是我的亲学生”瞬间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远。由此可见,我的能量不守恒,课堂上我一直坚持用正能量的语言滋养学生,但却因为随口一句,将学生推开。

虽然这次讲课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知道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一场修行,教无止境,研无止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坚持在暗处执着生长,坚信终有一日必馥郁传香。











编辑:彭赛赛

图文:胡盈盈

审核:王荷花



朱小四名师工作室
生活的方式是打开 教育的目的是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