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风记》读后感
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打开电脑,我首先想的是书名为什么叫《牵风记》。我没有像平时那样用百度查一查别人的书评或者感悟,怕思想被左右。
我读的书中写战争的书比较少。徐怀中先生的《牵风记》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却超越了传统战争文学框架的力作。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太行山腹地的传奇故事,不仅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光辉,以及战争对人的影响。
故事围绕着一位名叫汪可逾的年轻女兵展开,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才女,被派遣到前线部队,担任宣传队队员。汪可逾的出现,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战事紧张的军营,给战士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
书中汪可逾纯真又执着的个性,让这战火年代弥漫着清新又梦幻的色彩。年轻的曹水儿被时代裹挟,表现出对生命的轻视和对使命的担当,又让人体会到一种群居个体原始而朴实的气息。齐竞也不是七八十年代电影里杀伐果断、德高望重的完美首长,而是一个有情有爱、见识广博、但受传统观念负累的、令人又敬又叹的人物。
《牵风记》的魅力,在于其对于战争的另类解读。不同于常见的英雄主义叙事,徐怀中更注重展现战争环境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他笔下的战士们,虽然身处生死边缘,却依然保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如,汪可逾在战火纷飞中坚持弹奏古筝,用音乐传递希望与勇气;又如,齐竞在残酷的战场上,仍能保持一颗温柔的心,对待战友和百姓。这些细节,让读者看到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光辉,感受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光明与美好也从未远离。
小说中还穿插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不仅展现了主人公深厚的文学素养,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味,使之具有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些古典文化的元素,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提醒着读者,即便在极端环境下,文化和艺术的力量依然能够穿透硝烟,滋养人心。
我一手拿起书,另一只手打开书,让每一页从指尖划过,想找找哪怕有一页提到过“风”,印象中没有。然而我想起了“滩枣”,想起了荆条编制的“褥垫”,想起了溶洞,更想起了汪可逾的宋琴。充满不可思议的情节,但我愿意相信它的真实。它让我相信我内心深处所认为的:万物皆有灵。老军马群的“不留遗憾”与曹水儿的嬉笑赴死并无区别,他们都清楚所处境地对自己的要求,无非遵从命运、遵从自己的信仰。然而这种信仰又如同拨动古琴的空弦音,要与远古的声音和鸣、又要传至久久的未来。汪可逾抱着古琴,如同抱着自己的信仰:无论时代境遇如何,我只要按自己的意愿做事,这种意愿是不夹杂世俗欲念的、自然的,如同意愿是被风儿牵着走的、而不是经过复杂的人类思考决定的。
可悲可叹的年代、吃尽苦头的人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我从内心看不起你!”我仿佛听到一朵花、一丛草、一棵树、一匹马、一只秃鹫对人类发出的蔑视,因为它们都踏踏实实地随风随雨生息生存,因自然而生、又为自然奉献所有。又像书中的一句话:被揉皱的纸团儿,浸泡在清水中,会逐渐逐渐平展开来,直至回复为本来的一张纸。人,一生一世的全过程,亦应作如是。
读完《牵风记》,我被深深地震撼。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战争的小说,更是一曲关于人性、爱情、友情和文化的赞歌。在徐怀中先生的笔下,战争不再是简单的胜利与失败,而是人性的试炼场,是文化与文明的守护与传承。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时代的缩影,他们的选择与命运,反映了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牵风记》教会我们,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不能失去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征服多少敌人,而在在于能够保持内心的善良与纯净,能够在逆境中找到希望,用爱与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
这部作品,就像一股温暖的风,吹拂过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人在回味中感悟生命的意义,体味人间的美好。
“小吾读书会”正式有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