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中华儿科杂志, 2024, 62(11): 1116-1118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40619-00410
作者:颜丹 王嘉丽 赵宁宁 黄轲 吴蔚 董关萍 王金玲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通信作者:王金玲,Email:wangjinling@zju.edu.cn
封面图:海天印象 作者:马子喻 女,11岁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
摘要
例1 女,11岁1月龄,因“生长迟缓8年余”入院,患儿8年余前出现生长迟缓,每年身高增长3~4 cm。患儿既往曾因“注意力不集中伴好动数年”于外院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当地予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口服1年治疗,治疗效果欠佳,学习成绩改善不明显。患儿为其母亲第2胎第2产,胎龄38周经剖宫产出生,出生身长50 cm,出生体重2.50 kg,生后无抢救窒息史,运动和智力发育无明显异常。患儿父母及兄长均健康且无特殊面容,否认近亲婚配,父亲身高163.0 cm,母亲身高158.0 cm,兄长(22岁)身高174.0 cm。
体格检查:身高136.4 cm(-2~-1 s),体重27.0 kg(-2~-1 s),体质指数14.5 kg/m 2(-2~-1 s),头围52 cm,腰围54 cm,臀围68 cm,双乳B2期,有腋毛,阴毛Ph1期,神志清,精神可,身材匀称,牙列不齐,无特殊面容,双眼散光100~300度,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全身未见明显皮疹及色素沉着。
辅助检查:可乐定联合精氨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提示生长激素峰值4.63 μg/L,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225.0 μg/L,骨龄为10岁2月龄(TW3法)。全脊柱X线正(侧)位片拼接提示脊柱胸腰段Cobb角约8°,颈椎曲度反弓,L5骶化、隐性脊柱裂可能。腹部超声提示左肾未探及,右肾代偿性增大,右肾肾盂分离,染色体报告46,XX正常女性核型。垂体磁共振成像提示垂体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灶。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性激素、心脏超声等检查均未提示异常。
基因检测及诊断:征得患儿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儿及其父母血样进行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Sanger测序验证( 图1 ),结果提示锌指MYM型(Zinc finger MYM-type containing,ZMYM)2基因26号外显子上存在1处错义变异(c.3977A>G),该变异会引起第1 326位氨基酸由酪氨酸变为半胱氨酸(p.Tyr1326Cys),且该变异为新发变异,根据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制订的指南评级为可能致病性 [ 1 ] 。结合其临床表现及遗传学检查结果,考虑患儿为ZMYM2基因杂合变异引起的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和心脏异常的神经发育-颅面(neurodevelopmental-craniofacial syndrome with variable renal and cardiac abnormalities,NECRC)综合征(MIM#619522)。
注:箭头处为变异位点
ZMYM2基因变异相关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和心脏异常的神经发育-颅面综合征患儿(例1)及其父母ZMYM2基因Sanger测序图 患儿c.3977A>G(p.Tyr1326Cys)杂合变异,患儿父母该位点无变异
讨论
NECRC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于2020年正式报道。在一项针对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患儿开展的全外显子测序研究中,人们首次发现ZMYM2基因变异可能会引起NECRC综合征 [ 2 ] ,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儿常有特殊面容,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先天性肾脏或尿路畸形、先天性心脏缺陷以及神经系统表现,如小头畸形、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 [ 2 , 3 ] 。ZMYM2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2.11上,包含25个外显子,编码由1 377个氨基酸组成的ZMYM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作为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蛋白结合的致癌融合蛋白的一部分被首次报道,该致癌融合蛋白主要与骨髓增生性疾病相关 [ 4 ] 。Connaughton等 [ 2 ] 发现ZMYM2基因敲低会引起非洲爪蟾幼虫肾脏及颅面部发育异常,利用小鼠模型重现某一患儿的ZMYM2基因移位变异,发现携带该变异的小鼠表现出一系列类似于CAKUT的缺陷,包括肾积水、重复肾和肾囊肿等,以上均证实ZMYM2基因与肾脏发育密切相关。后续的研究也证实ZMYM2蛋白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该蛋白在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早期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 5 ] ,在小鼠体内能促进干细胞从全能性向多能性过渡 [ 6 ] 。此外,人们还发现ZMYM2蛋白作为一种转录抑制因子,是早期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的重要作用因子 [ 7 ] 。例2患儿母亲与患儿携带相同的变异位点,但暂未发现其有表型异常。首先考虑可能是由于变异不完全外显引起的,但由于缺乏对该基因变异外显率相关讨论的文献,故无法得出结论。例1患儿临床表型较例2患儿轻,可能与变异位点相关。通过SWISS-MODEL软件预测,例1患儿变异位于ZMYM2蛋白的末端,且为错义变异,对蛋白结构的影响较小。而例2患儿变异位于蛋白中段,可以引起ZMYM2蛋白截短,可能对蛋白功能影响较大。鉴于仅根据患儿的临床表型及软件评估结果对ZMYM2基因变异进行致病性评级,无法判断变异对蛋白质功能的实际影响,因此后续亟需进一步验证。汇总全球病例后发现NECRC综合征无明显性别倾向,遗传方式多为新发变异,少数为母源遗传 [ 2 , 3 ] 。针对该综合征尚无根治手段,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NECRC综合征患儿中生长迟缓及矮小是常见临床表现,现有的ZMYM2基因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发育领域,缺乏对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相关探索。国际上尚无针对生长迟缓的NECRC综合征患儿开展生长激素治疗的报道,本组2例患儿经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发现生长激素分泌低下,予生长激素探索性治疗,仍待长时间随诊以评估疗效及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