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中华儿科杂志, 2024, 62(12): 1223-1226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40711-00480
作者:孙留玉 王芳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
通信作者:王芳,Email:wangfangped@163.com
封面图:海天印象 作者:马子喻 女,11岁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
摘要
原发性辅酶Q10缺陷相关肾小球病是COQ2 、COQ6、COQ8B及PDSS2基因致病性变异所致的表型以肾小球足细胞受累为主的一类原发性线粒体病,可表现为激素耐药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蛋白尿,其中COQ8B是导致中国儿童激素耐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此类疾病的诊断依赖于基因检测分析,然而分子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以及诸多致病意义未明的变异限制了此类疾病的精准诊断。病例报道显示该病足细胞线粒体存在增生、肿胀、畸形或嵴异常,然而此类病理改变能否为该病诊断提供线索尚不明确。大剂量辅酶Q10补充可改善COQ2、COQ6及COQ8B基因相关肾小球病的蛋白尿和肾功能。
原发性辅酶Q10缺陷(primary coenzyme Q10 deficiency,PCOQ10D)是一类线粒体呼吸链紊乱的疾病,因细胞核DNA致病性变异致辅酶Q10生物合成障碍。已知导致人类PCOQ10D的致病基因至少有11个,遵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中COQ8B 、COQ2、COQ6和PDSS2基因致病性变异常累及肾脏。在韩国激素耐药肾病综合征(steroid 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SRNS)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ar sclerosis,FSGS)患儿中,PCOQ10D占7%,占基因诊断明确者的16% [ 1 ] 。来自中国的多中心SRNS患儿的研究显示COQ8B基因致病性变异占5.7%~6.7% [ 2 , 3 ] 。一项纳入了来自1 783个家庭共2 016例SRNS患者的国际队列中,526个家庭(30%)检测到致病病因,其中仅9个家庭为PCOQ10D [ 4 ] ,提示该病分布具有种族差异。PCOQ10D相关肾小球病常表现为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如能早期发现并开始大剂量辅酶Q10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否则预后不佳,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kidney disease,ESKD)。因此及时识别此类疾病对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
一、参与辅酶Q10生物合成的基因及过程
二、PCOQ10D相关肾小球病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