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篇第九(上):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大肆逐利的时候,道德就会急剧滑坡?儒家思想中的“利义之辨”!

文摘   文化   2023-05-09 21:07   福建  

本文约5300字
阅读需要13min

正文解读

第1章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时常和弟子谈及天命和仁德。

解读: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先秦儒家思想几乎都是重仁义道德,而轻物质利益的,注意这里是重道德轻物质利益,不是不要物质和利益。

2、下面就来详细讲讲这其中的理论根源。

首先,需要讲一讲“物与道”的关系。

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人为发明创造的工具装置。而沉迷于或者从事机械操作的人,成天会琢磨机械怎么使用,原理是什么,程序怎样能够改进优化,使得机械效力更高,更加智能?这些围绕机械不停琢磨的想法都称为“机心”。

道家思想认为,人们为了所谓的发明创造,优化改进,更新迭代,抢占市场先机等等而成立各种课题项目。为了达成绩效目标,人们又不得不夜以继日,苦思冥想,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渐渐的忐忑不安,忧心忡忡,导致焦虑内耗,这就是纯白不备。

随之而来的就是脱发黑眼圈,面无蜡黄,苍白无气色,甚至神经衰弱,自闭抑郁,人丢失精气神,丢失本真,这就是陷已于物,神生不定,道之不载。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有一个天平,一边是物,一边是道。重物而轻道,则会像上面那样神生不定,道之不载。重道而轻物,则会身之不存,道将焉载?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物与道相互平衡,这个平衡点就在于将物质平衡在保持维持吃喝住行这些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正欲范围内就可以了。一旦产生奇欲,则会陷已于物,天平就会失衡,道德将难以载负。道家的小国寡民就是这一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型。

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修为很高的人,大都隐自山林?为什么我们机乎看不到富甲一方的人,还能成为道德修为高深的哲人,思想家?原因就在于此: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第二,说完了“物与道”的关系,再来说说“物与利”的关系。《道德经》讲:“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用物,在于物能给人带来便利,而人在使用物的时候,又大多是用其空虚之处。

所以,人追物逐利,要么用物之有以为利,要么以利换物后,再用物之利。也就是说要么直接追逐物质用其利,要么追逐钱财转换成物再用其利,本质上都是用物之利。

没有人追逐财富只是为了收藏,财富不流通,就是废纸。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就是逐利之人,本质上都是贪求有物之利。

我有财富之后,可以有更好的手机,电脑,车子,别墅,游轮,私人飞机等等。追逐这些利巧之物,就会想着怎么用,怎么玩。这就回到上面讲的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一个人如果过于追逐利益,贪求物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神生不定,道之不载。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一旦道之不载,就会走上这条仁义礼尽失的不归路。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仁义,礼仪,廉耻,那将与禽兽无异。一个国家,如果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道德仁义的深层原因。

3、《盐铁论》中说:“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风俗可移也。”

意思是,听说治理百姓的方法,应该是防止产生放纵享乐的根源,发扬人们固有的道德基础。不要过分强调财利,而应该以仁义为主;更不要宣扬引导人们追求财利。这样人性的教化才能恢复,当今的风俗才能改变。

过分谈利,破坏了人们忠厚的品质,才形成了现在贪婪卑劣的风气。导致务农、老实本分的少了,追求财利的人非常多。

“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追求外表华丽的物质外在,就会使本质道德仁义衰败。过分追逐财利,则会形成财富差距,使百姓产生攀比心理而追求奢侈。

夯实农业基础,百姓就会诚实朴素;百姓只要变得诚朴,安分务农,所得到的家资,就都基本上都够用,国家安定,且没有逐利之风,没有剥削,时间一长,自然家家都会富足。

百姓之所以饥寒穷困,更多的是社会逐利之风太过,导致奢侈攀比成风,更有甚者极少的富人会垄断,绝大多数的穷人会破产,最终引起社会财富不均导致的。

如何面对这一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不均,所以需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患不安,所以要搞“两弹一星,为国铸剑”。

按照共同铸造经济长城,军事长城,文化长城,道德长城这个思路,才是比较理想的思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又想让全民都拥有道德,这本身就存在内在的矛盾。

4、我们看建国的第一个三十年到第二个三十年,就会发现,第二个三十年,我们确实富起来了,但我们的生活依然不好过,住房,医疗,教育三坐大山重压在百姓头上。

一个只顾“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必然是道德水平的急剧下滑。我们放眼西方也会发现,一个完全放任的逐利的自由经济,势必终将导致垄断和破产,以及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历史总是会惊人的验证着圣贤说过的话。

5、另外,孔子为什么喜欢讲天命?因为孔子是一个“强行者有志”的人,他认准了的事,就会义无反顾,不遗余力的去践行,在“尽人事”之后,如果人力无法改变,宁可“听天命”,也不会扯一些“怪力乱神”。

庄子说:“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意思是,内心修养境界很高的人,不管什么境遇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境;如果尽力而为之后事情还是不能如人意不能尽人愿,他们总能安于天命,这是德性修养的极点。

孔子,就是那个道德仁义修为到了高点的人,所以他才有资格谈论天命。凡人,仁义道德都不修,天天自苦自怜,自怨自艾,本就不是一个“强行者有志”的人,“人事都未尽”,怎么配有资格谈天命呢?

第2章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解读:

1、韩愈的《师说》中,有提及“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我们就来看一下孔子的这些老师都是什么级别的人物。

第一位,郯子:孔子的这个老师就极其不简单,春秋时期郯(tán)国君主,相当于国家主席。郯国虽是区区小国,却颇有名气,这其中主原因是国君郯子的政绩、才华和仁孝之德,赢得了人心。

郯子治郯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持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孔子主要向其学习官制,应该也不乏学习从政为官之道 

第二位,苌弘:这个人有多牛呢?他博闻强识,涉猎广泛,通晓天文、历法、数术,且精于音律乐理,是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

苌弘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天象、推演历法、占卜凶吉,对周王室的出行起居、祭礼战事等做预测,对自然变迁、天象变化进行预报和解释。

司马迁把他写进《史记·天官书》,作为天文学家录入该书。苌弘当时在周王室做事,为王室效力达五十年。这相当于是一位两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宝级人才,国士无双。孔子曾向他学习乐,也就是音律乐理。

第三位,老聃:这位不用多说,周天子国家图书馆馆长,上古三皇之学的集大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算是末代天师,是和岐伯、广成子一样的人物。孔子曾到周都向他学习礼。

第四位,师襄:也称师襄子,春秋时期音乐大师,鲁国宫廷乐官,也就类似于鲁国国家首席音乐总监,擅击磬,也擅长弹琴。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

2、以上只是列了4为孔子的老师,有国家主席级别的,有天师级别的,有国家级音乐总监级别的,有两院院士级别的,孔子的老师都是这样一些人,再加上孔子自己勤奋好学,成为圣贤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孔子还向挽父学习驾车技术,挽父就是“驾车老人”的意思,这一听就是有着三五十年经验的老司机。除此之外,还有射箭,算账等等,尤其是孔子年少的时候,学习驾车能够给他谋口饭吃,所以孔子说他的第一个正经职业是驾车。

第3章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解读:

1、孔子讲“吾从众”,百姓都用麻布改成丝织制作礼帽,丝织成本比较贵,但是在手工上比较简约,也没有什么其它的流弊,所以孔子随俗,这说明孔子的不拘一格,儒者也并不是像世人说的那么执拗古板之人。君子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也。

第4章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第一、没有证据,不主观猜疑,这属于实事求是;第二、没有必定要怎样的想法,不抱有绝对的态度,这属于因时而动,通于权变;第三、不固执拘泥,没有固执己见之举,这属于从善如流;第四、没有自私之心、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属于豁达开明。

解读:

1、孔子述古而不自作,处群萃而不自异,唯道是从,故不有其身。孔子立身处世,进退均以古圣先王之道为准绳。

第5章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解读:

1、这段话是孔子周游列国时,从卫国到陈国时经过匡地说的。在孔子来匡地之前,鲁国季氏家的家臣阳虎曾经入侵匡城,每次来匡地都来暴虐百姓,所以匡地的百姓对阳虎深恶痛绝。

不巧的是孔子的相貌跟阳虎很相似,当时有没有什么面部识别技术。匡人都看孔子是阳虎的样子,就以为阳虎又来了。所以匡人带着恨意就把孔子抓起来拘禁了五天,要不是后面救出来了,估计差点就死在匡地了。这就是孔子匡地蒙难的故事。

2、孔子周游列国弘扬圣人之道,其实异常凶险,缺水断粮,受冻挨饿,走散围困,这对孔子来说也不是一次两次。

孔子觉得自己是周朝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每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总是想起自己的使命。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让他几乎从不害怕,相反他有着强烈的自信。

圣贤以双肩承担天命,承载圣贤之道,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让孔子拥有着强大的超乎常人的历史使命感,经常焕发出一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丈夫气概。无论身处顺境或者逆境,都处变不惊,一往无前。

也就是圣人的“弥天大勇”,圣人之道,以道德仁义修养浩然正气,以正气充体,故能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6章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解读:

1、《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俎豆,古代祭器。当时鲁国都城曲阜每年都举行郊祭活动,摆上整猪整羊,旗幡招展,锣鼓喧天,十分热闹。

就是说,大约在孔丘六岁时,他还是个孩子时就喜欢游戏玩耍,常常摆上俎、豆等祭器,穿上礼服,模仿主祭官进行祭祀活动。

2、因为是普通人家,所以孔子玩的这些礼器祭品估计都是泥巴捏的,礼服也可能是树叶子或者野花编制的。但无论如何这说明孔子从小就爱学习,喜欢模仿。

因为孔子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孔子一直是个单亲家庭,到他十七岁的时候,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这就是孔子穷苦的少年。为了谋生,再加上孔子爱学习的这个好习惯,孔子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学会干很多粗活累活。

第7章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第8章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第9章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第10章

子见齐衰zī cuī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解读:

1、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毅力相待。孔子极其尊崇“礼”,并能够身体力行。

这也说明先秦儒者立身处世以道义为准绳,不会因为你是有钱人,高贵的人就对你异常友好客气,看着你是穷人,地位卑微的人,就另眼相看。

后世官场的读书人,自称学孔孟之道,但是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圆滑世故为荣,以此为情商高,会来事。

《礼记》讲,“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由此来看,这些曲意逢迎之人,皆不是孔孟的精神传人,而是顶着读书人头衔只为一己之私的小人儒,是彻头彻尾的贱儒。

作者:慎承

编辑:继之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支持!

慎承学堂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