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与降薪:将当代“佃农”逼向绝望!

文摘   文化   2024-07-06 00:42   福建  
本文约3400字
阅读需要8min
大家好,我是学堂君。
本期从历史的角度来简单聊一聊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经济与住房。
一、房奴与佃农
在古代,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这样的人称为佃农。
毛主席在《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分析》中说:“贫农是农村中的佃农,受地主的剥削。” 
他们一年下来给地主交完租子,就所剩无几,一直在生死线或者温饱线上挣扎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完全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生活过得卑微乃至凄惨。
电影《让子弹飞》中,师爷有句台词:“晚了,前几任县长,把鹅城的税收到九十年以后了,也就是TMD西历二零一零年。”
这句台词并非夸张,更不是魔幻现实,相反是写实主义。深刻了解民国历史的人,才能体会《让子弹飞》纪实性的一面。
当时社会的三座大山,对天下百姓全部都是丧心病狂的巧取豪夺,压榨吸血,没有一个在意老百姓的死活。
在电视剧《问苍茫》中,同样展现了这一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煤矿工人的吃住条件猪狗不如,农民遇到灾荒的时候饿殍遍野,地主的租子收到了十年之后。
而如今的房奴,与古代的佃农何其相似,时移世易,我们与他们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要说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前的土地变成了现在金融属性的房地产,地主变成了现在的银行和金融资本家,而以前的佃农则变成了现在的房奴。以前的地租则变成了现在的房贷,以前地主的租子收到了十年之后,如今的房贷收到了三十年之后。
佃农自古以来就有的吗,房奴是建国以来就存在的吗?非也!
中国自上古伏羲时代以来,就是以自耕农劳动为生产主体的社会形态。我们追求的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大同世界。
所以我们从上古时代开始,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土地,山泽,湖泊都是国家的,百姓具有使用权,经营权,但是不能买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孔子一直都非常怀念和向往伏羲至夏商周之前的大同社会。
若是一旦王朝的公有制逐渐破坏了,开始土地兼并,那么以自耕农劳动为生产主体的社会就会逐渐崩塌。
自耕农破产则为佃农,佃农再破产则为流民。流民要么等死,要么殊死一搏起来造反。
这又与当下的房贷与降薪何其相似,城市的工薪阶层,原来祖上多半都是自耕农,然后打着给孩子上学为了享受好的资源的名义进城打工买房。
咬咬牙心一横凑了首付,多数就成了现代版的佃农。一旦佃农破产了,失业了,裁员了,降薪了,或者遇到更严重的危机,他们走的就是流民的那条路,苟延残喘的活着,极少数绝望至极就选择做个了结。
二、经世济民与祸国殃民
既然佃农不是自古就有,房奴也不是天然诞生的,那么造成这种祸国殃民的局面的根源是什么呢?
其主要原因,是两种顶层的经济理念向下传导造成的。对于经济的而言,存在着两种大相径庭的理解。
第一种,就我国古代圣贤对“经济”一词本义的理解,即经世济民
其出自《抱朴子·审举》:“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
“经邦济世,强国富民”是历代中国士人所追求的崇高思想境界,这是华夏文化中士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有时候也叫:治国安邦、经世致用。
所以我们古代的士人教育,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的目的还是导向了经世济民、平治天下。
这种经济思想其实起源于华夏文化的天道思想,他源自“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天道为公”的思想。
所以在这套经济学思想中,评价经济发展的优劣好坏,是看天下是不是安乐太平,百姓是不是都富足安康,整个天下是不是朝着既富且均的方向发展。
这是我们华夏的经济学思想,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人更好的生存和繁衍。其底层的逻辑则是古代所说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学思想。
第二种,则是一种蛮夷经济学思想,这种思想追求的是利益的增长和最大化。准确地讲,是追求一少部分人资本的增殖和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经济学追求极致的利润,其活动过程则伴随着剥削、压榨、欺骗、兼并,最终导向的则是垄断或者破产。这种经济学的思想,其目的是唯利是图,其手段则是无所不用其极。
人民的死活,百姓的安乐,并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恰恰相反,他们是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根源。
华夏经济学的思想,注重的是储蓄,我们的文化追求的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而进口的蛮夷经济学思想,注重的是高杠杆借贷,是透支未来,是寅吃卯粮。
后一种经济学思想落地到房地产,则直接导致了当下庞大房奴队伍的诞生。我们的房地产之路,并不是全球首创,我们也不是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只是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偏离了天道这个航线了,高杠杆债务地产经济,并不是为了人更好的生存和繁衍。
恰恰相反,这种人类发展史上的畸形经济发展,掏空了百姓的购买力,丧失了繁衍的动力,与经世济民的天职背道而驰久矣。
三、国富民强的双重奔赴
其实经济的本质并不复杂,其核心就是两个方面:物质的生产和交换。
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资源的短缺问题之后,只要是物质生产远大于人口生存繁衍的基本需求,物品的交换就逐渐开始了。
例如,上古时期有的部落学会制作陶器,有的部落擅长制作漆器,有的部落善于纺丝织布。如果陶器、漆器、布帛多得整个部落用不完,就会拿去与别的部落进行交换。
集中交换的地方就叫“市”,随着交易的频率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于是就干脆在集市建城邑而居,这即是“城市”的由来。
先有市,才能有城,有市的前提是先有物质生产的富余,生产富余的前提是先人及其劳动。
早期的交换其实并不需要货币,都是在一个集市交换,并没有周流天下的需求,于是早期物物交换就能满足不同部落之间的生存需求,并不需要便携式的货币。
人们普遍的认知是货币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于是便诞生的。实际上,货币的诞生离不开统一中央王权的信用体系做支撑。
货币,一定是不同部落进行了一定的兼并和统一之后才开始诞生的,不论这个中央王权的规模有多大。
因为用什么做货币,不是那几个部落、方国的臣民私下商议决定的,这种统一认可的货币,一定出自中央王权的信用输出。
为什么说货币一定是在统一王权的诞生之后才有的?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的朝贡体系。《尚书·禹贡》有云:“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当初大禹在画定九州的同时,让被征服的部落根据其土地的肥沃程度,制定缴纳贡赋的品种和数量,这就叫“任土作贡”。
各个部落方国根据当地的特点和产量交上来的东西并不相同,于是就形成了面积大,人口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部落就上交得多,那些面积小,人口少,土地贫瘠,物资匮乏的地区就上缴的少。
这些东西并不是单纯的给中央享用,而是在中央王权这里施行调配转移。
将一些富余的物质调配给匮乏的地区,实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种调配尤其在部分地区遇到天灾的时候尤为重要和明显,而且这种中央的调配赈济职能一直保留到如今。
同样,从不同方国部落朝贡上来的物质,也是需要评价量化的,不同的物资之间也需要等价转换,于是有了大规模长距离的流通,这才有了中央王权发布的货币来对这种大规模的交换和流通做支撑。
这种中央王权体制下的经济模式,货币的发布多少,也是根据天下物产的多寡来调节的。并不会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泡沫和杠杆。这种经济模式一直延续到春秋,西汉,乃至后世。
《管子》一书中说:“唯官山海为可耳。”意思是可由国家控制山林川泽之利。西汉的桑弘羊说“食湖池,管山海”,与管仲一样,也认为山林川泽之利要由国家来经营管理。
特别是盐,铁,为百姓必需的消费品,加工方便,本廉利丰。这样国家来经营,既能打击商贾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伤害百姓;也能充盈国库,均衡物价,兼济天下。
在这种国家经济治理下,货币的发行是和一个国家的生产总量相锚定的。物资多货币就发行的多,物资少货币就发行的少,这就是管仲说的“轻重之术”。
管仲认为,国家需要利用市场供求和价格规律,对内调控经济运行。
例如,当齐国市面上的布匹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时,国家就抛售储备,平抑物价;相反,当布匹供大于求,大幅贬值时,就动用国家财政大量购买,以“轻重之术”保证齐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通过“轻重之术”,齐国的称雄几乎很少使用当时流行的兵车战、步兵战和骑兵战等战争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设计巧妙的财税手段,走出了一条“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国富民强的崛起之路。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定是需要下达至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的,一定是国富民强的双重奔赴的。
最为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定是要以经世济民为本义和天职的!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如果喜欢,请帮忙转发,点个在看,点个赞,谢谢!

作者:慎承

编辑:继之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慎承学堂,助力中华文化复兴,带你一起了解华夏文化!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支持!

慎承学堂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