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的终极答案:大学之道在于经世济民,治国安邦,平治天下!(《大学》解读·经文篇(一))

文摘   文化   2024-07-14 00:02   福建  
本文约5000字
阅读需要10min

大家好,我是学堂君。

从本期开始解读儒学经典《大学》的正文内容。

经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大人之学的终极目标

理解这句经文,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大学?在说大学之前先提及一个人:清代名医徐大椿。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自叙中,对古代学医做了精准的评价。

他说:“医,小道也,精义也,重任也,贱工也。”

医生,治病救人,在徐大椿这里只是小道,贱工,但这个思想不是徐大椿的独创。因为在古代,流传着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早在春秋时期,《国语·晋语》中就说:“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到了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也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因此,古代读书人中,混得不算太好的才出来行医治病救人。读书人的最高追求,还是医国,也就是经世济民,平治天下。

所以,徐大椿接着在自叙中说:“古者大人之学,将以治天下国家,使无一夫不被其泽,甚者天地位而万物育,斯学者之极功也。”

意思是,古代的士人,修习大人之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四个字:平治天下。

俗话讲:“救人一难,胜造七级浮屠。”

医生救死扶伤,已经是功德无量的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但在古代,读书人有着比治病救人还要更加豪情万丈,气吞八荒的宏伟目标。那就是:平治天下,福泽万民。

相比于大学而言,像声韵,解字、句读、训诂,考据这些学习内容都属于小学。还有礼仪、音乐、射箭、驾车、写字、数学等君子六艺相关的基础内容。

古人在八到十五岁左右就要把这些小学内容学完,然后再来学大人之学。

大人之学侧重的是经学和义理,这是关于经世济民,治国安邦,平治天下的学问。

二、大人之学的核心内容

说清楚了古代士人修习大人之学的终极目标,我们接着讲一下不同时期大学的核心内容。其中重点讲一下儒家大人之学的核心内容。

首先,讲一下周以前的官学内容。

正能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在早期都是易道儒法医兵各家混元一体的。他们并不是割裂独立的关系,而是一个大道的不同侧面,都是易道学术体系下的应用分支

我们看黄帝和老子就能发现,他们两个的学术源头都是三皇之学。

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例,这些典籍里面几乎无所不包,不仅讲治国理政的内容,更讲养生摄生的医家内容,还讲如何用兵戡乱的军事思想。

三皇之学相当于治国安邦的总工具箱,有的讲治国原则,有的讲实现路径,有的讲技术手段,甚至有的讲纠偏措施。

其次,讲一下儒家的大人之学。

后人评价孔子,说他“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这里说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就是当时大人之学的核心内容。

这六部典籍并非孔子的原创,它们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只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因为当时礼崩乐坏,天下逐渐失序,前后犬戎攻破镐京周平王东迁,后有周王室内乱王子朝入楚。文化道统的传承,文脉学术的守卫,都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孔子在当时,其实就是一个华夏文化的抢救工作者。抗战时期西迁的西南联大和孔子的工作性质有些类似。

战火动乱,国破家亡,但是华夏文化的文脉传承不能断。如果没有西南联大,中国的文化学术思想的传承可能会中断一些年头,人才估计也会存在一定的断层。

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天下大乱,人头翻滚,一乱就是几百年。如果没有他出来挽救文化领域的危亡,很多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周朝官学典籍,我们现在想看估计也难以看到了。

事实上《乐经》在后世之中,就已经随着动乱而失传了。反过来再看孔子当时的文化抢救和文脉传承工作,对于我们这个华夏民族而言,是多么的伟大。

从这一点上讲,即使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累累若丧家之犬,即使他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宏愿并没有获得世俗的成功。

但是,单从他删述六经,整理抢救古籍文献,收受门徒,传承华夏文化的火种于后世这些功绩来看,他就足以德配天地,光耀千古。

孔子在当时,相当于开创了一个国家干部培训班,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大人之学。

大人之学以儒家经典为核心,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礼仪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广博知识和卓越领导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后世数千年的士人教育,都是以孔子定下的这个教育内容作为范本在传承的。

在周及后世至新文化运动之前,大人之学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思想学术体系。例如,后世朱熹将四书也纳进来,与五经一起作为士人教育的官方指定教材。

大人之学,则是学习如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如何管理和组织社会百工创造财富,并且有效合理的保卫财富、管理财富和分配财富,最终使天下百姓都安定富足的学问。

管子说,圣人者,善于分民也。

分民就是管理天下百姓,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他的岗位,让其做他喜欢并且擅长的工作。

如果天下没有一批优秀的管理者,那么“分民”的工作就会混乱,把一些不合适的人放在他们不喜欢又不擅长的岗位,天下就会出现动乱。

最后,说一下当下的大学内容。

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后,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我们的教育从士人的教育,切换成了技术工匠的教育。

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大人之学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土木,养殖,农学,纺织,医学,材料,环境等等。

这些学习内容,在性质上属于《考工记》、《齐民要术》、《农政全书》、《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记载的科学技术的范畴,学出来相当于古代的百工。

没有士人的基础教育,都是技术工匠的教育,只顾着一己之私,而没有经世济民和治国安邦的宏愿,学到头也只能是个高级技术工程师。

传统文化被抛弃和冷落,从此,我们的教育再难出大师,这也是钱学森之问的终极答案。

以上就把周以前的学术思想体系,儒家的大人之学,以及当下的大学的核心内容都简单地讲完了。

三、什么是儒家的德?

我们接着讲“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彰显,弘扬,发扬的意思。第二个“明”修饰后面的“德”,意思是光明正大的意思。

理解这一句,关键在于理解这个“德”字,而要讲德,就不得不讲道,因为道是德的前提和基础。

道家主要是围绕道和德展开的,而儒家主要是围绕仁、义、礼展开的。儒家继承和发扬了道和德,因此,道儒两家的道和德的架构有相同之处,但其内含也有所不同。

先说一下道,《尔雅·释宫》中讲:“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

也就是说,一条没有分叉的路,我们将其成为道,有分叉的道路称为歧旁,三个方向的叫剧旁,南来北往四个方向的叫衢。

道家,用没有分叉的具体的道路,代指抽象的天地自然的大道。

因为天地自然之道不可能有两个及以上的版本,还同时都是对的,所以道家思想中,经常将道和一混用。道就是一,一就是道。

《庄子·刻意》中讲:“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伦。”

《道德经》中讲:“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这里的一,都是在讲道。德就是人走在这条没有分叉的大道上的样子。

“德”字左边是“彳”,含义是道路或者方向。中间一只眼睛,而且有一条笔直向前的直线,表示目光直视前方。

在金文中,将“心”字增添在“目”的下方,意思是走在大道上不光要眼睛正、心也要正,即小步慢慢的走,内心坦然镇定,眼睛直视正前方,行于大道之上。

所以,道是在讲一条什么样的路,德是在讲的如何去走那条路。道就是交通设施,德就是交通规则。

心中有一条明确的道路,叫有道,反之看不清或者视而不见,则为无道。

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走这条路,就叫有德,不按照交通规则走这个路,逆行,闯红灯,超载,超速都是缺德。

所以,尊道贵德,同道合德,其结果就是善,是吉;失道无德,逆道背德,其结果就是不善,就是凶。

道家建设的交通设施就是天道自然无为,其交通规则就是:返璞归真,常德不离,见素抱朴,绝圣弃智,绝学无忧。

儒家建设的关于这个交通设施就是仁、义、礼,其交通规则就是追求仁义,克己复礼。做到仁,义,礼,就是有德。

说一个帝王是仁义之君,相当于说他有德。反之,说一个帝王是残暴昏庸之君,不仁不义,相当于说他无德、缺德,或者无道。

《礼记》讲:“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吕氏春秋·适威》也讲:“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

所以这里的明德,就是关于仁,义,礼的契合程度。

大学之道,其目的就是需要将古圣先贤制定的关于遵守仁义礼乐这样的光明正大的高尚德行彰显出来,弘扬出来。

四、亲民的最终目的

道家的治国主张是自然无为,道家是不讲对百姓的改造革新的,也不会去强调对百姓的亲近和仁爱。道家没有刻意的爱和恨,也没有刻意的亲近和疏远。

道家思想中的圣王效法天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家将天下的百姓都当作婴儿。母亲对待婴儿,不用刻意地去说教,只是让他顺其自然地成长。

《道德经》讲:“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说的就是道家圣王需要做的就是像母亲一样时刻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治理天下,就是使天下百姓都成为一个婴儿的集合体,大家都淳朴,天真,自然。

《道德经》讲:“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说的是不能让他们处于危险的境地,不能让他们被坏人拐骗走了,一定要及时解救他们。

《道德经》讲:敢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说的是如果一旦有无道的现象发生,挽救无果后,一定要坚决及时地铲除和禁绝奸邪。

道家治国,需要教育百姓吗?需要去教他们如何吃饭,睡觉,运动吗?其实都不需要,只要让他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够了。

道家之所以给出这样的自然无为的治理方案,主要是上古时期的人心淳朴,器物并不像后来裂变式地发展,物质财富的创造,及其需求以及分配也不像后来那样开始逐渐失衡。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正是因为道家那套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守不住了,人越来越多,资源相对越来越少,社会从大同滑落至小康。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淳朴的民心逐渐丢失,天真自然的社会逐渐成为回忆。社会的滑坡又不能视而不见,弃之不管,所以才有儒家的仁义,礼乐,忠孝,智信这些思想来救世。

本质上是希望将一个不再天真自然淳朴的社会,将一个充满伪诈,智巧,奸邪,私心,争斗,倾轧,攻讦的社会,通过道德仁义的教化,将其塑造形成一个人人都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的社会。

将天下塑造成一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美好社会。

一个天下都是正人君子的社会,相处起来大家才都会感觉像是如沐春风,社会的发展才会和谐、可持续。

这就是儒家道德教化的根本目的,本质上在于教化民心,重塑社会。

所以,大学之道,不仅上至天子圣王,也要下达黎民百姓。

其旨在重塑天下的君王和百姓,使之洗心革面,不断自省改过,为学日益,不断精进修习君子圣人之道,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五、止于至善

儒家大学之道讲的至善,不是说自己成为一个正人君子就可以了,而是要修己以安人,内圣而外王,需要最终实现天下人尽尧舜的美好社会。

这里的善,和前面讲的道和德相呼应。如果说道是标准操作规程,德就是按照说明书的实操,善则是对实操之于标准符合程度的高度评价。

首先,需要有道,也就是先要有接受规程。再次,要有教,也即是课堂培训,再次,要有修习,也就是实操应用,最后要有考核,也就是善恶吉凶。

而在道的前面,一定要有圣的诞生和出现,没有圣,则无以体察大道,无道,则德之不存。无道无德,教化则不存,教化不存则民心难改,民心难改,则社会难塑。

先有真人,后有真言,先有圣人,后有教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圣人出现,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们把华夏的圣王称太昊,少昊,意思就是说他们像光明的太阳一样照耀华夏,“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如果一个民族有圣人,但是百姓不珍爱自己的圣人,听信妖妄之言,随意糟践辱没自己的圣人,则是这个民族堕落的开始。

因为关于这个宇宙和天地万物的答案,客观上讲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多个相互冲突的答案,还都说自己是唯一正确的。

我们的圣贤,将天地万物的接受标准和操作说明书找到了,并且将这个标准答案交给我们如何运用。

我们和说明书的契合程度越高,其德越厚,其结果越善。反之,越是偏离操作说明书,其德越薄,其结果越不善。

关于这个说明书,道家撰写了1.0版,儒家撰写了2.0版,法家撰写了3.0版。在说明书文件上,是一脉相承的,并不是起草新的三分不同的文件,而是同一份文件的不断与时俱进的修订和升版

因为这三个版本的文件,其最终目的,适用范围,遵循的原则基本都是一致的,只是在实现路径和方法手段上有所区别。

而关于2.0版的儒家说明书,最好的结果,就是天下人人都按照说明书来操作,就是人人都考满分的结果,这就是大学之道追求的至善。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如果喜欢,请帮忙转发,点个在看,点个赞,谢谢!

作者:慎承

编辑:继之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慎承学堂,助力中华文化复兴,带你一起了解华夏文化!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支持!

慎承学堂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