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请接住来自我们华夏族早期圣贤传递过来的思想文化接力棒!

文摘   文化   2024-05-16 07:52   美国  
本文约7000字
阅读需要10min

大家好,我是学堂君。

本篇接着上两篇:

14亿中国人,不可不知的上古华夏族的故事!

14亿中国人,请记住我们华夏族为何能避免走上装神弄鬼的生存道路?

继续讲一下早期华夏文化中,由易道思想衍生出来的诸多思想流派的源流关系。

一、见证圣“王”的诞生

首先,诞生于天文的易,是一门讲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学问。

易,是华夏文化的第一笔,是群经之首。

易的出发点和支撑点是天文天象,易的中心点是天地阴阳四时,其落脚点是人类生存的地理气候,其服务对象是人事生活。

所以《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段话分了几个层次:

第一,上古时期,华夏族的圣王伏羲氏,通过日以继夜的观察日月星辰运转等天文天象,发现了一些客观的规律。

例如,一个回归年的周期,一个朔望月的周期,一年四时的划分等等。

到这里还没完,这只是第一步:通天。

第二,圣王伏羲发现天文天象规律之后,同时继续考察地上的地理气候与天文天象规律性变化的紧密联系,发现了天地与万物的运行规律存在非常强的相关性。

天文天象运行到什么状态,地上的地理气候时令节律就会随之切换到什么状态。

这是第二步,彻地,相当于把天地打通了。

但是这还没有完,到了这里也只是一个“工”,而不是“王”,因为还没有和人挂上钩。

第三,伏羲既然发现掌握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他就可以运用这些规律预测未来,看见未来。

这种寻求宇宙自然规律和法则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一直都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

说我们华夏族没有科学精神,圣王伏羲氏第一个不同意,我们的科学精神在上古时期就确立了,写在了易经八卦之中。

伏羲发现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就势必需要将其付诸实践,以指导百姓的生产生活。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把这个规律表达出来,让大家都看得明白,容易理解,这是伏羲需要攻克的第三步。

为了便于百姓理解,就必须要用他们日常接触的事物来表达,这样的信息才能得以有效地传递。

因此,伏羲需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才敢开始作八卦。

所以,八卦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种卦象,分别代指天、泽、火、雷、风、水、山、地这八种自然界之物。

伏羲的一画开天,也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一长表示阳,两短表示阴,自然界除了河图洛书的圈和点,没有比这更加精炼的表达了。

表达就是这样,思维太抽象众人理解不了,思维太繁复理解起来也费劲,抓不住重点和精髓。

完成了以上三步,八卦既成,就可以实现“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自此,天地人三者,就彻底连接打通了,因此“工”中间的“一”划也就竣工了,连接天地人的圣“王”,从此就诞生了。

二、华夏文化大厦的毛坯与装修

下面继续讲易和道的关系。

首先讲易:易的核心是搞清楚不易和变易。

不易,是天地阴阳运动规律的稳定性,确定性,规律性;变易,是在周期性,规律性,稳定性条件下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如果宇宙万物都是静态的,都是永远固定不动的,那就不需要研究变易的思想,也不可能诞生变易的思想。

如果宇宙万物都是动态且杂乱无章的,毫无规律可循的,那也不需要研究变易的思想,因为研究不出来,没有确定性,规律性。

正是因为宇宙万物的演生与运化规律,是既变化又稳定,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才能诞生易的思想。

天体的运行周而复始,地上的草木反复荣枯,这种变易与不易的法则,大到宇宙天体的运行,小到地球上个体生命的遗传,都是完全一致的。

例如,生物遗传学上,遗传物质的传递,既需要稳定性,也需要变异性。可见,在天、地、人上,这个法则都是相通的。

下面来说一下道和易的关系,这就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三皇之学的集大成者,老子。

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即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除了守护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图文典籍之外,老子也是周天子的老师,即天师,和广成子,岐伯、姜尚一样的人物。

老子管理的那些图文典籍大部分都是从夏商两代流传下来,而夏商又承自五帝,五帝承自三皇,最早追溯至伏羲。

夏商周的历史上,有过太史集体战略大转移的现象,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周朝王子朝之乱时,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

夏商周历代的太史,都有守道卫道的职责。如果见天子无道,天下混乱,则它们会将图文典籍这些国之重器带到有道的地方,重新正道,使天下重归太平

很显然,老子看了历代的图文典籍,才输出《道德经》,所以《道德经》中的思想,就是三代及以前的道术的集大成。

《道德经》不是对易的解读,而是对易的全面继承和强有力地升华和发扬。相当于把华夏文明的易道思想又整体性的全面丰富和提升了一个层级。

易经,通过天文地理人文的相同相连,相当于给华夏民族的生存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为华夏族的发展开拓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只不过这个大道还不够宽敞,不够平整,绿化,辅路,人行道,盲道等还没有齐全。

而三皇之学到老子这里,历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诸代华夏先贤,已经把这条道路修整完善得宽敞平整靓丽。这里不仅有天文历法,还有帝王之术,典章制度等。

是圣王伏羲开了一个头,相当于给这个华夏文明的工程奠基,搭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历经一代又一代的圣王继续接力,不断添砖加瓦,最后这项工程是由老子面向大众宣布竣工的。当,然,若不是传承上的动乱,庶人是看不到这些国家官学的思想文化的。

老子之所以愿意传出来,估计也是希望后人能传下去,有一天能以此火种复兴天道。

道家思想中,不仅阐述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还进一步回答了世界本源的问题。

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的思想,涉及整个宇宙循环往复规律,而且阐述得那么完美和自洽。

除此之外,道家思想还详细阐述了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而推演映射出来的圣王与天下百姓的关系。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推演出人之道需要“天下为公”。

这种“公天下”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印刻在华夏族的精神血脉中。

“公天下”的思想,也奠定了《道德经》为圣王之学的地位。统御天下不为公而为私,是不可以长久的,是德不配位的,是不配以道临天下的。

道家思想还涉及了包括现在所谓的自然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军事学、美学、医学等方面。

中国先秦的所有典籍里,能在广度、深度、凝练度方面,很难找出来一本能与《道德经》其匹敌的。

儒家、法家、兵家等都能在这里找到源头,后来老学传承为五派,鬼谷子、苏秦张仪一派,申不害、韩非一派, 杨朱一派, 庄子、 列子一派,尹文一派 。

孔子就不只一次去周都洛邑拜见老子,除了请教礼乐问题,还有抄书。

老子可能想把大道传给孔子,可惜,孔子只对礼乐感兴趣,这一点上讲,孔子从大道那里接过了仁义礼乐的衣钵,也算是老子的学生。

三、孔子做梦都想着周公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韩非子·显学》中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可见当时争来争去,儒、墨两家比较吃香。

其实,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不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景象,本质上是天下大乱,道术失守,而导致的思想和文化混乱。

因为混乱,所以才会争论得喋喋不休。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次文化高峰,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高峰是民国时期。

恰恰说反了,这两个时期都是因为乱世导致的思想文化大混乱时期。

民国时期为何文化名人辈出?当时政界,教育界,文化界的人多数有留学欧美日本的背景,一时间西方的各种思想大量涌入,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一样,因多种思想文化的并存而异常尖锐、激烈和错综复杂。

其实这些思想文化几乎都不是他们的原创,不是贩卖欧美的,就是兜售日俄的。本质上,大多数人就是政治文化思想的二道贩子。

百家争鸣,也并非各家的独立原创,都是天下大乱,道术崩裂,往而不返的结果。

大道原本为一,只是因为周王室传承上的动乱,导致华夏文化的早期道术传承没有交接好。诸子各家都得到一点,都以为自己学派的思想能救天下,这才争鸣不休。

所以,后来有诸多圣贤在试图捏合还原道术的整体性。例如,《素书》中就说: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这是在努力的捏合,尽力的挽回道术崩裂。

如果说,老子是三皇之学的集大成者。那么,儒家也不是孔子创立的,孔子只是儒家的继承者,弘扬者。

孔子的精神导师是周公,孔子连做梦都经常梦见周公,而周朝的典章制度又是承袭商,商又是承袭夏的,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有所损益。

如果继续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黄帝这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衣冠服饰,音律典籍这些都是礼乐文明的重要载体。

孔子苦苦追寻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源自道家的“天道为公”。

儒家是效法天道,制定人道,效法天伦,制定人伦,之所以需要制定人伦人道,都是天下失道,往而不返的结果。

当时的天下战乱征伐不断、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这就相当于天下发生了火灾。百姓,最渴望的就是和平、安宁,最希望的就是有人站出来救火。

这些救火的人,孔子先站出来,他的那套救火工具不合时宜,没能成功。

接着孟子、荀子也站出来,尽力而为,但也没有成功。

后面,商鞅继续站出来,他知道,他手上有灭火器,能够灭火,但是灭天下之灾,救万民于水火的代价就是自己可能会葬身火海,反被吞噬,

被天下熊熊燃烧的裂火反噬,商鞅知道吗?当然知道,吴起在楚国变法,失败被乱箭射死,那些既得利益就是反噬商鞅的力量,这一点商鞅是心知肚明的。

法家变革,自古以来就是动既得利益的蛋糕,变革一旦启动,就必须贯彻执行到底,一旦中断或失败,必被反噬。但是,商鞅毅然决然的选择为天下灭火,他是那个时代的伟大逆行者。

结果也都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他被车裂,但是他自己成了灭天下之火的奠基人。这就是身怀大道,拯救万民的伟大圣人,就是老子说的“强行者有志”。

法家的商鞅、韩非、李斯救火成功了,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前面还有为我们民族赴汤蹈火的救火人和逆行者,他们就是孔子,孟子,荀子这些心系天下的大圣人。

四、霸道是如何产生的

道,可以追溯至伏羲,儒,可以追溯至黄帝。而到了唐尧至皋陶时期,才会有相对明显的司法。

皋陶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例如五刑、五教,所以皋陶也被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从整个早期的华夏历史来看,从三皇到五帝,再到三王,是从道儒法依次展开的。

而从后世的华夏历史来看,也是从三皇之学的集大成者之后,出现周公之学的集大成孔子,再出现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依次也是道,儒,法这样的源流展开的。

天下秩序,开始是天道守不住,才出现人道的儒,儒也守不住,才不得已用法。

《道德经》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一点也是完全可以和历史印证上的。

如果说,儒的源头在道,那么法的源头,也在道。

韩非自己写的《解老》、《喻老》,以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司马迁将老子与申、韩同传,也勾勒出道、法两家嬗变传承之关系。

韩非师从儒学大师荀子,荀子隆礼而重法,主张德刑并用,是儒家学者中最为重法者。这种观点与后来的法家对于法度的功能看法不无二致。

荀子是儒法两家的一个中间传承者,是一个过渡者。

为什么从儒家的孔孟,到荀子,最后切换成韩非子?

因为当时的社会礼乐崩坏,越来越乱。

韩非认为,再不用严苛点的手段来兜底,社会就会彻底失序,杀来杀去,人头翻滚,生灵涂炭,最终遭殃的还是天下黎明百姓。

于是韩非子从荀子的礼法并重,王霸并举,直接迫于当下的形势切换成强调法度,强调霸道。

最终助力秦始皇一举荡平了天下,天下这才得以久违的安宁。

五、兵者,不得已而为之

战争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吗?不是的。最开始的天下是没有战争这种东西的,尤其是天下有道的时候。

国家和人一样,人如果不尊道贵德,不知常,妄施妄为,不顺应节律作息,饮食杂乱,情志失序,就会出现灾殃,身体就会慢慢出现病症。

天下国家亦是如此,天下有道则不会有战争这种事物的存在。

战争其实就是天下国家出现了疾病,出现了邪气,所以要用兵勘乱,以正袪邪,复归于正。

有人说,兵法,就是用来打仗的,打胜仗的。

这是既不懂华夏天道文化,也不懂华夏兵法思想的言论。

用药如用兵,要求药有偏性有毒,就像要求武器锋利能伤害一样,用兵之于乱世就如用药之于病人,以毒攻毒,以邪攻邪。

华夏文化中的用兵思想,最终目的是使生病的天下,复归于正道而已。

下面就来讲一下华夏的军事学思想的源流。

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中国军事著作的精华。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兵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其中《六韬》诞生最早,出自姜太公,姜太公的道术源自早期的三皇五帝。从性质上看,姜太公和老子都是从事类似天师的职业,从道术上讲,姜太公和老子算是师兄弟的关系。

《三略》和《素书》一样,出自黄石公,黄石公的道术,是老子到文子,文子到黄石公这一脉传下来的。

文子不仅继承、发扬了老子思想,同时也对老子的道家思想做出了新的阐释。作为黄老之学的奠基者,他既是范蠡的老师,也深深地影响着黄石公的思想。

文子将德、仁、义、礼并称为治国的“四经”,指出“四经不立,是为无道”。而黄石公在《素书》中也说:“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从这个思想细节,我们可以窥见文子对黄石公在道术传承上的影响。

《孙子兵法》出自孙武,孙子的道术也是源自老子。而老子的道术,则和姜太公同源,都是出自三皇五帝之学。

《吴子兵法》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这个文武兼备的治军思想,在《六韬》《三略》《孙子兵法》中均有提及,在义理上高度相通。

《吴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

由此观之,兵家思想,也是源自易经和道家思想。

为什么《道德经》中频繁讲兵法?

如果有些事物,实在无法通利,那么道会采取先爆破,再通利的办法。这个爆破,就是用兵思想。

什么是无法通利的?拿治国来说,天下未乱,用道;天下将乱,用儒法;天下已乱,则要用兵戡乱。

负阴抱阳为生,负阳抱阴为杀。看到没有,道家的用兵思想也是源自易的阴阳,是老子阐述了这种用兵的基本原则,是孙子发展弘扬了这种思想。

兵家思想的总原则,就是负阳抱阴,阳就是演给你看到的,都是欺骗你的。

阴就是背后的实际意图,用隐藏的看不见的奇兵奇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击必杀。

所有的天下大乱之世,用道家的自然无为是行不通的,用儒家的仁义道德教化也是行不通的,用法家的严刑峻法,循名责实也是行不通的。

只有用兵戡乱,以正压邪,最后杀到只剩下一支正义的力量,天下才会重新回归平静,平静之后再切换到用道家黄老之术,用儒家仁义礼乐,用法家的法度思路上来。

秦朝没有切换过来,所以很快亡了,汉赶紧汲取了教训,切换到黄老无为,才有了汉初几十年的元气恢复。

这即是兵家“先爆破,再通利”的功用。

在天下治理中,法家就是一个兜底的功用,如果刑法管不住,那就只能等着天下大乱,杀伐四起,人头翻滚,生灵涂炭。

如果天下大乱,还没有华夏的用兵戡乱的思想,那天下是不可能自动回归到有道之世的,只会沉浸在无尽的杀伐和无边的黑暗深渊之中。

所以,华夏思想必然会诞生用兵的思想,这是复归于正道的内在要求。就如同道给了一个操作说明书,但如果出故障了,也要给个维修说明书,用兵思想就是天下运行出故障了,给的那个说明书。

六、为什么说易医同源

医,源于易道,天地这个大的环境有阴阳二气相互运化,在这个大系统中的人,当然也受这套系统支配,所以人也有阴阳。

天地阴阳调和为正,阴阳不和为病,国家是这样,人也一样。

医,就是调和阴阳的人,既可以调和国家,也可以调和人,所以古话说,上医治国,下医治病。

既然医是调和阴阳平衡的人,所以必须要懂天地阴阳,而天地阴阳的源头,在易的思维中,在天地宇宙之中。

所以,孙思邈说:不知易,不可以为医。

中医如何治病呢?其总的思想和原则,就是把阴阳失调的而不正的人,通过诸多手段,重新调节为正的。

例如,望闻问切的手段来辨证论治,通过“治神第一,养生第二,针灸第三,汤药第四”等手段来调和。

道家思想认为,天下有道则相安,天下无道,则需要用兵戡乱,使天下复归于正道。而用兵之于国家天下,就如同用医用药之于病人。

人有道就不会生病,违逆道就会妄作凶。所以需要有医来止邪纠偏,将人体阴阳扶正。

中医,是易道思想的一个分支应用,中医的根在易经,在天地宇宙,中医治病,从来都不会脱离天地自然,所以中医讲“五运六气,五行六经”,这些都是和天地自然有关系。

这就是易与医的同源关系。

以上就是简单概述了我们华夏文化早期的源流关系。

华夏文化的根基在先秦,后世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都是在做先秦思想和文化的注脚。

虽然偶尔有汉儒和宋儒那样的思想文化复兴,但是其高度仍然有限,与先秦思想文化的相比,也难以望其项背。

时至今日,这些璀璨的华夏思想文化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仍在指引着我们这个民族前行的方向,我们每一个华夏人都有责任将其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内容,文章有点长,深度阅读需要点耐心。

如果喜欢,请帮忙转发,点个在看,点个赞,谢谢!

作者:慎承

编辑:继之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慎承学堂,助力中华文化复兴,带你一起了解华夏文化!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支持!

慎承学堂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
 最新文章